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了解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封闭抗体(BA)的水平,并观察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18例RSA患者BA水平,并对其中198例BA阴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BA,追踪BA转阳后妊娠情况,评估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18例RSA患者中BA阴性率为90.8% (198/218),198例BA阴性患者经淋巴细胞免疫治疗1个疗程后,BA阳性率为61.1%,2个疗程后阳性率为78.3%,3个疗程后阳性率为86.4%,BA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198例免疫治疗的患者中,有164例再次妊娠,其中138例获妊娠成功,26例再次发生早期自然流产,妊娠成功率为84.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SA患者BA阴性率高,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RSA患者的BA阳性率,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BA不足引起RSA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孕合并慢性子宫内膜炎(CE)患者采用宫腔灌注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32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合并CE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组(45例)、B组(166例)与C组(118例)。A组患者单纯给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宫腔灌注治疗,C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宫腔灌注联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后首次ART妊娠结局。结果A组、B组和C组治愈率分别为46.67%、46.39%和68.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8.92%和87.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浆细胞轻度浸润治愈率分别为66.67%、52.63%和8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63.16%和84.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首次ART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愈后首次ART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昆明汉族人群第21号染色体上D21S1411和IFNAR两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遗传多态性,探讨该2个STR基因座在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正常个体及2名唐氏综合征患者的静脉血,应用PCR技术扩增D21S1411和IFNAR位点的STR片段,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分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等位基因片段大小。 结果 昆明汉族人群D21S1411和IFNAR等位片段分别为6、7;2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位点杂合度分别为0.87、0.82,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062、0.8365。2例Down综合征患者,在IFNAR位点上,均出现DNA含量为2:1的2条带;在D21S1411位点上,1名出现DNA含量为1:1:1的3条带,1名出现2:1的2条带。 结论 D21S1411、IFNAR是两个多态信息含量比较高的基因座,在法医学及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基质降解酶类与胚泡着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泡着床是妊娠建立的第一步 ,须经过胚泡的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近年的研究表明 ,滋养细胞侵入子宫内膜的方式与恶性细胞相似 ,一些与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有关的酶类参与了此过程。子宫内膜基质由胶原蛋白分子构成网架 ,主要成分是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 ,内有大量星形或梭形的基质细胞。在胚胎着床的过程中 ,子宫内膜首先发生蜕膜化反应 ,内膜胶原纤维部分降解 ,排列分散而疏松 ;内膜间质的组织液增多 ,呈暂时性水肿。胚泡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一系列蛋白酶类 ,降解内膜的 ECM,使胚胎能够进入子宫内膜 ,…  相似文献   
15.
超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育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S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其妊娠率的主要临床因素。方法采用GnRHa HMG HCG短方案超促排卵,于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24、48h分别行两次IUI或于肌注HCG后31~40h行1次IUI,共327周期。结果周期妊娠率26.91%(88/327),流产率6.82%(6/88),多胎率11.36%(10/88),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0.61%(2/327)。因宫颈因素、免疫因素、男方因素或不明原因不育行IUI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妊娠与未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为三线型患者的妊娠率高于均质型内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个周期中行1次IUI的妊娠率35.37%,高于行两次IUI的妊娠率24.0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第1、2周期IUI的妊娠率分别为30.91%、21.43%,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第3周期(8.70%)。结论GnRHa HMG HCG短方案超促排卵联合IUI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安全性较好。于肌注HCG后31~40h进行1次IUI,以及行第1或2周期IUI,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昆明汉族人群第21号染色体上D21S1411和IFNAR两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的遗传多态性,探讨该2个STR基因座在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100名昆明地区无血缘关系汉族正常个体及2名唐氏综合征患者的静脉血,应用PCR技术扩增D21S1411和IFNAR位点的STR片段,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色分型,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等位基因片段大小。 结果 昆明汉族人群D21S1411和IFNAR等位片段分别为6、7;2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位点杂合度分别为0.87、0.82,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062、0.8365。2例Down综合征患者,在IFNAR位点上,均出现DNA含量为2:1的2条带;在D21S1411位点上,1名出现DNA含量为1:1:1的3条带,1名出现2:1的2条带。 结论 D21S1411、IFNAR是两个多态信息含量比较高的基因座,在法医学及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子宫内膜浆细胞检查在胚胎种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胚胎种植失败并要求再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患者共239例。根据其在下一周期前是否行宫腔镜及内膜浆细胞检查分为宫腔镜检查组、未行宫腔镜检查组(对照组)两组;并根据其宫腔镜和子宫内膜浆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将前者分为正常宫腔组和异常宫腔组。分析宫腔镜检查组患者宫腔镜及浆细胞检查情况,并比较宫腔镜检查组及对照组中再次行IVF者在重复周期中的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宫腔镜检查组患者54.29%(57例)宫腔正常,45.71%(48例)发现宫腔异常,其中31.43%(33例)为慢性子宫内膜炎;宫腔镜检查组在重复周期临床妊娠率(39.05%)及胚胎着床率(22.22%)均较对照组(20.15%,11.6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异常宫腔组患者妊娠率(47.92%)及胚胎着床率(26.42%)虽较正常宫腔组(31.58%,18.49%)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P=0.153)。结论宫腔镜联合子宫内膜浆细胞检查可以发现存在于宫腔内的病变,尤其可以提高子宫内膜炎的检出率;建议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应放宽宫腔镜检查指征,以提高重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  相似文献   
18.
IGF-I和IGF-I受体在早孕期大鼠子宫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IGF- 1 )和 IGF- I受体 (IGF- IR)在围着床期大鼠子宫内膜和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孕激素 (P)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然交配的孕 3~ 1 0 d大鼠的血清及子宫组织 ,以动情期雌鼠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 P水平 ;免疫组化Ls AB法检测 IGF- I、IGF- IR及孕激素受体 (PR)在孕早期大鼠子宫内膜及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 ,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结果 :IGF- I及其受体在大鼠内膜腺、腔上皮 ,蜕膜细胞及滋养层细胞中均有表达。IGF- I在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逐渐升高 ,孕 5~ 7d达到最强 ,此后降到动情期水平 ,与 P及 PR无显著性相关。IGF- IR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降低 ,孕 5~ 6 d达到最小值 ,孕 8~ 1 0 d又上升到动情期水平 ,与 P及 PR均呈显著性负相关 (P<0 .0 5 )。IGF- I和 IGF-IR在孕 8~ 1 0 d大鼠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逐渐升高 ,与血 P及 PR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IGF- I与 IGF- IR在围着床期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出现分离 ,既抑制了 IGF- I对子宫内膜过强的促生长作用 ,使之蜕膜化 ;同时又满足了孕早期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较高 IGF- I水平 ,此效应主要受 P调节。 P和 IGF- I对胚胎滋养层细胞功能的调节可能是独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患女,44岁,侗族,农民,因阴道漏尿13年干2004年2月30日入院。患19岁结婚,孕6产4,剖宫产2次,平产2次。13年前末次妊娠在家分娩未果,2天后在县医院剖宫产1死婴,产后即出现阴道漏尿,未治。5年前在当地县医院行膀胱切开取石并修补瘘孔,无效。绝经2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