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31.
从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我们采用了F.L.Fischer公司ZD定向仪对8例药物难治性癫患者施行了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现结合文献就相关方面的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为9~39(平均22.9...  相似文献   
132.
鞍膈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膈脑膜瘤(DSM)的分类、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12例DSM,其中6例为A型(鞍膈上垂体柄前),3例为B型(鞍膈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鞍膈下蝶鞍内),1例为D型(累及鞍膈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1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功能障碍。结论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及其手术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38例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138例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评估,实施切除性手术119例(86.2%),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1例(8.0%),切除性手术联合姑息性手术8例(5.8%).手术均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其中35例行术中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果 随访3-66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期间3例因肿瘤复发死亡,10例失访.纳入125例,对随访6个月以上的114例采取国内手术疗效标准评价,癫痫控制满意89例(78.1%),显著改善10例(8.8%),良好11例(9.7%),效果差2例(1.7%),无改善2例(1.7%).结论 手术是一种有效的癫痫治疗方法 ,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和致痫区的准确定位及显微手术技术水平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4.
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肿瘤。本文对1977年1月~199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儿童小脑星形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及处理特点。临床资料:本组患儿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14岁,平均8.5岁。首发症状:头痛、呕吐高颅压征象17例,行走不稳5例,锥体束征2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8个月。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一种或一种以上影像学检查获得定位诊断。包括脑室造影2例,脑血管造影3例,CT扫描17例,MRI检查2例。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均为星…  相似文献   
135.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占所有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的15%~20%。一些患者会出现占位性脑水肿而导致中线结构移位、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通常在症状出现后2~5d内意识水平下降和出现脑干体征而恶化。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80%,而积极手术治疗却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全麻唤醒和术中电刺激在脑功能区病灶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对11例涉及脑功能区病灶性癫痫患者术前行MRI和头皮视频脑电图检查,其中6例行fMRI检查.全麻下手术,其中7例行食道咽腔导管插管全麻唤醒.术中皮层脑电图定位痫样放电皮层,皮层电刺激定位皮质功能区,根据病灶、致痫皮层和皮层功能区关系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在切除病灶时作皮层电刺激以保护皮质下功能传导束.结果 10例病灶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2例暂时性偏瘫.随访6~24月,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Kamofsky评分平均100分,使用1种抗癫痫药物,癫痫控制满意.结论 食道咽腔导管插管全麻唤醒屉一种安全、简便的麻醉唤醒方法;术中电刺激监测能够最大限度切除病灶,妥善处理致痫皮层,有效保护脑功能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回顾性分析138例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138例手术治疗的癫痫患者,通过术前评估,实施切除性手术119例(86.2%),胼胝体前部切开术11例(8.0%),切除性手术联合姑息性手术8例(5.8%).手术均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其中35例行术中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果 随访3-66个月,平均随访22个月,期间3例因肿瘤复发死亡,10例失访.纳入125例,对随访6个月以上的114例采取国内手术疗效标准评价,癫痫控制满意89例(78.1%),显著改善10例(8.8%),良好11例(9.7%),效果差2例(1.7%),无改善2例(1.7%).结论 手术是一种有效的癫痫治疗方法 ,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和致痫区的准确定位及显微手术技术水平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总结癫痫诊疗中应用头皮脑电图偶极子定位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行偶极子源成像定位癫痫灶、17例进行手术治疗,术中与皮层脑电图、深部电极记录对比,参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无癫痫发作或偶有先兆发作12例,发作形式改变(术前大发作变为小发作)和发作次数减少75%以上3例,发作次数减少不到50%1例,无变化1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4%。结论头皮EEG偶极子的术前定位方法无创、准确,可避免创伤性检查用于癫痫病人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139.
140.
癫痫手术治疗的痫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不同皮质区与致痫区的关系 癫痫外科的目的是要完全切除致痫区,也就是要切除产生临床癫痫发作的大脑皮质。现代癫痫病学家采用各种各样的诊断工具,如临床症状分析、电生理描记、功能性检查以及神经影像学技术,从而来寻找致痫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这些诊断方法找到不同的皮层区(症状产生区、刺激区、发作起始区、功能缺失区和致痫病灶),所有这些区域都或多或少的代表了致痫灶的位置和范围。癫痫手术前评估的重点是要精确地寻找出致痫区,明确其部位和范围;手术时尽可能做到全部切除致痫区,又不致于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才能达到癫痫手术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