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支配膀胱、直肠等器官的神经纤维,从而减少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阐述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2.
子宫畸形包括一组女性生殖系统苗勒氏管的先天异常,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生率为4.3%,不孕妇女中的发生率为3.5%,复发性流产女性中为13%。纵隔子宫的胚胎存活率很低,约为5%~27%,不孕率很高,高达36%,反复流产率甚至65%以上。因此认为不良妊娠结局与异常宫腔或者异常的子宫血管相关,手术治疗这些解剖学缺陷是治疗的基础。本文从纵隔子宫对妊娠的不良影响、治疗指征及方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3.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纪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第七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议于2000年5月14~1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内容涉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机理、诊断、手术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现简要介绍如下。 发病机理研究 一、血管形成 血管形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几种血管形成分子。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关键的血管形成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两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宫颈癌细胞血管形成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HeLa和Caski细胞,分别给予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处理。采用ELISA法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定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浓度;72h后留取经双氢青蒿素处理的细胞,提取其总RNA进行RT-PCR,测定VEGF和TSP.1的mRNA水平。原代培养HUVEC,分别给予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处理,72h后MTT法检测HUVEC的增殖情况;将HUVEC与双氢青蒿素混匀后接种于管样结构形成模型,12h后观察管样结构形成情况。结果: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VEGF和TSP-1浓度无影响;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VEGFmRNA的表达无影响,但可促进TSP-1mRNA的表达。两种青蒿素衍生物对HUVEC体外增殖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双氢青蒿素对HUVEC管样结构形成能力有抑制作用。结论:青蒿素衍生物可能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而发挥抗肿瘤血管形成效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用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2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光谱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愈率90.4%,总有效率100%。结论 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该法操作简单,无烟无味,患者无痛舌。  相似文献   
56.
        谭先杰教授:郎大夫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委托我对您的专访。听您讲过《从易经到数字医学》的课,您能简单谈谈数字与医学吗?  相似文献   
57.
谭先杰教授:郎院士您好,感谢从2012年以来,您每年1次接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的专访.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进入5G时代之后,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已经是直奔主题了,与时俱进,您能先给读者勾画一下该报告的重点吗?  相似文献   
58.
改良普通电刀宫颈锥形切除术2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进操作步骤后,利用普通电刀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切)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和手术要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开展的210例改良普通电刀宫颈锥切(电刀锥切组)的手术步骤、切除范围、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随机选取同期180例冷刀宫颈锥切(冷刀锥切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7±9.2分钟和29.2±11.6分钟(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8.2 ml和25.5±14.2ml(P<0.01);②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的锥高分别为19.7±5.1 mm和19.3±4.8 mm(P>0.05),分别有12例(5.7%)和10例(5.6%)患者宫颈内口切缘阳性(P>0.05);③电刀锥切组出现术后发热(超过38.5℃)者11例(5.2%),冷刀锥切组术后发热情况不详;电刀锥切组和冷刀锥切组分别有1例(0.5%)和4例(2.2%)患者术后发生宫颈残端出血,分别有1例(0.5%)和3例(1.7%)患者术后发生宫颈管粘连.结论:经过对操作步骤进行改进后,普通电刀宫颈锥切不影响切缘完整性,能获得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相当的切除和宫颈成型效果,同时操作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9.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外周型PNET属于尤文肉瘤家族肿瘤,其发生是由于基因调控失常,原始干细胞向神经上皮各不同阶段分化,成为形态上类似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其组织学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类似于骨外的尤文肉瘤。卵巢原发PNET为外周型PNET,属于卵巢单胚层畸胎瘤,极为罕见,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容易复发,预后极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以腹痛、腹胀、盆腔包块就诊,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无明确诊治指南,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1975—2017年英文文献报道的原发于卵巢的PNET仅17例。本文报道4例我院诊治的卵巢原发PNET,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描述此种罕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例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因发生的器官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极具挑战,主要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可见两种成分间过渡区。治疗主要采用相应部位的肿瘤手术原则,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该类肿瘤极其罕见且明确诊断的病例较少,预后尚不明确。结论: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罕见,侵袭性强,治疗方案无统一,预后情况不确切,尚需进一步临床经验的积累及研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具不同表现但有着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AFP及CA125可能是女性生殖系统该肿瘤随访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