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断成熟,手术时间也逐渐缩短,这使得表面麻醉成为可能。我院选择89例(100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456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眼出现后囊破裂,其中水分离时5眼,吸取皮质时20眼。术后视力≥0.3者22眼。术后角膜水肿11眼;2眼后囊破裂较大,植入前房型晶状体;5眼眼压增高,用药后眼压得以控制。结论晶状体后囊破裂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诸多步骤,谨慎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病因诱发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的预后情况。 方法观察2015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和北京朝阳医院眼科确诊为CMVR患者32例(52只眼)。其中,男性27例(44只眼),女性5例(8只眼),平均年龄(25.4±7.8)岁。根据常见病因,分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组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组两组。全部患者均行更昔洛韦和(或)膦甲酸钠玻璃体腔注药联合全身治疗,随访6个月。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彩色照相、房水中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含量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眼压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以t检验进行比较。BCVA、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房水CMV-DNA含量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描述,以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注药次数用频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治疗前AIDS组患者和HSCT术后组患者BCVA分别为0.36(0.02,1.00)和0.21(0.01,0.60);治疗后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BCVA分别为0.53(0.05,1.00)和0.36(0.02,0.80)。经秩和检验,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P>0.05);治疗后AIDS组患者BCVA高于HSCT术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5,P<0.05)。治疗前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1.9±2.8)mmHg(1 mmHg=0.133 kPa)和(12.8±2.2)mmHg;治疗后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3.4±2.7)mmHg和(13.9±3.5)mmHg。经t检验,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54;P>0.05)。治疗前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4(0,213)个/μl和47(2,87)个/μl;治疗后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39(32,371)个/μl和76(21,212)个/μl。经秩和检验,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P>0.05)。治疗后AIDS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HSCT术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治疗前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房水中CMV-DNA含量分别为2.74×104(1.59×103,5.14×105)拷贝/ml和7.18×103(3.17×103,5.89×105)拷贝/ml;治疗后AIDS组和HSCT术后组患者房水中CMV-DNA含量分别为1.24×10(0,2.23×102)拷贝/ml和2.01×10(0,3.45×102)拷贝/ml。经秩和检验,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房水中CMV-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0.27;P>0.05)。HSCT术后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内有3只眼出现CMVR复发,AIDS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6个月内有1只眼出现CMVR复发。HSCT术后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次数≥4次者占55%(11只眼/20只眼),AIDS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次数≥4次者占18.8%(6只眼/32只眼)。经卡方检验,HSCT术后组和AIDS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次数≥4次者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1,P<0.05)。 结论较之于AIDS诱发的CMVR,HSCT术后诱发的CMVR局部联合全身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慢,视功能较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眼内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的疾病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并经感染科专科医师确诊的AIDS患者145例,其中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者75例为微血管病变组,合并CMVR者70例为CMVR组。所有患者均进行AIDS相关病史询问,同时行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载量和CD4+T细胞检测,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等眼科检查。对全身情况允许的微血管病变组25例、CMVR组70例进行血液和房水CMV-DNA检测。结果 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为0.91±0.16,13例(17.33%)患者已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CD4+T细胞数为22(0~506)个·μL-1,8例(10.67%)患者有眼前节反应;CMVR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63±0.37,34例(48.57%)患者已开始HAART,CD4+T细胞数为13(1~48)个·μL-1,23例(32.85%)患者有眼前节反应,上述指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微血管病变组25例中房水CMV-DNA阳性0例,血液CMV-DNA阳性8例(32.00%);CMVR组70例中房水CMV-DNA阳性60例(85.71%),血液CMV-DNA阳性33例(47.14%);两组血液中CMV-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但房水中阳性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IDS合并CMVR患者比AIDS合并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视力更差,CD4+T细胞计数更低,眼前节反应及房水CMV-DNA阳性率更高,且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患者未接受HAART的人数明显高于CMVR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PORN)的全身情况、眼底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4月-201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AIDS合并PORN患者6例(11眼)。方法 分析其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及房水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脱氧核糖核酸(VZV-DNA)含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载量。3 眼行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玻璃体注射联合全身治疗。随诊3~26个月。主要指标 AIDS合并PORN的眼底变化、房水中VZV-DNA值、玻璃体注药前后眼底变化、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7.6±3.2)岁。11眼均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9眼(81.8%)初诊BCVA均≤0.2。眼底表现为进行性周边环形视网膜坏死,多灶性边界清楚的黄白色坏死灶向心性进展,无或轻微玻璃体反应。6眼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早期病变OCT仅累及视网膜外层,后期出现外层视网膜变薄。11眼房水VZV-DNA含量均阳性,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10.8±2.5)个/μl, HIV病毒载量平均(246289±462.7)拷贝/ml。3眼更昔洛韦和(或)膦甲酸钠玻璃体注射联合全身抗病毒治疗周期72~123天,病灶控制,视力好转(1眼由光感到手动,1眼由指数到0.1,1眼保持0.5)。结论 PORN是AIDS患者严重的眼部机会性感染,病变累及视网膜外层,前房及玻璃体反应无或轻微,病情进展速度快,预后差。眼内液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诊断。(眼科, 2020, 29: 375-37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30例(456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5眼出现后囊破裂,其中水分离时5眼,吸取皮质时20眼。术后视力≥0.3者22眼。术后角膜水肿11眼;2眼后囊破裂较大,植入前房型晶状体;5眼眼压增高,用药后眼压得以控制。结论晶状体后囊破裂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诸多步骤,谨慎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探讨更适合基层的手术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共完成51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难度小,对眼球损伤小,视力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散光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孔文君  陈超  谢连永  杜葵芳  魏文斌 《北京医学》2021,43(10):1043-1044
随着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针对传染性疾病相关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由于传染病专科医院的眼科比综合医院薄弱,所以在国内对于传染性疾病相关眼病的诊治和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较之于感染科专业学生,眼科专业的学生往往隔离防护观念较差,暴露和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增大,特殊人群的诊疗也使传染性疾病相关眼病的学习曲线和学习难度增加.通过以模拟教学为主,多种综合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见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消除学生恐惧,培养临床思维,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发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分别就其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NPDR组及PDR组的病程、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NDR组(P〈0.01),各组年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R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高血压对DR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预防上述危险因素,可减少D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48岁男性AIDS患者骨髓移植后发生双眼慢性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双眼结膜炎性增生性病变。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促进愈合类药物局部点眼后眼部症状好转,结膜增生性病变完整切除后眼表情况稳定。(眼科,2023,32:7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