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通过RNA激活(RNA activation,RNAa)技术上调E-cadherin基因的表达而影响人膀胱癌563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方法 将与E-cadherin基因启动子DNA序列互补的双链RNA分子(dsEcad)转染人5637细胞中,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法检测RNAa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自在细胞内的重新分布结果.结果 dsEcad转染5637细胞72 h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RNAa有效;5637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明显下降.β-catenin在胞核及细胞质的水平明显下降并重新再分布至细胞膜上.结论 RNAa技术激活E-cadherin基因表达并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等恶性行为,可作为膀胱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总结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肿瘤死亡率.方法 对2000年2月~2005年4月间238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指检、经直肠前列腺超声作为一线诊断方法.系统前列腺穿刺作为病理诊断选取组织标本方法.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激素治疗、姑息性前列腺切除或激素治疗联合姑息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病例数据由同一医生采集,数据由软件SPSS13.0统计分析,并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骨骼转移发生之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47.9%)例患者直肠指检阳性,130(54.6%)例患者经直肠超声阳性.仅有71(29.8%)例患者进行Gleason评分分析.43例局限性肿瘤患者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175例患者接受双侧睾九切除,其中82例联合姑息性前列腺切除,20例偶发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单纯前列腺切除.结论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患者为老龄且诊断时已为晚期肿瘤,这也导致了治疗方法上的区别.双侧睾丸切除是内分泌治疗的主流.早期发现肿瘤是治愈肿瘤提高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大蒜提取物二烯丙基化三硫(dially trisulfide,DATS)于体外对T24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TS对T24细胞黏附纤连蛋白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进行人工重组基膜侵袭实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应用划痕愈合试验检测DATS对T24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DATS作用后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黏附试验表明DATS作用24h后,能有效抑制T24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呈剂量依赖性。划痕试验显示DATS作用不同时间对T24细胞迁移力的影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侵袭试验表明DATS作用于T24细胞24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T24细胞的侵袭力逐渐降低。DATS可减少T24细胞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论:DATS能显著抑制T24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DATS的侵袭转移抑制能力可能与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4.
设计性动物实验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实验室开放,探索性地建立外科手术学设计性动物实验课的基础教学方案,并对其在实践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方法 结果 在实验室开放中,拟定的外科手术学几种常见典型病例(阑尾炎、小肠破裂、脾切除、胃大切等)的手术,全部按计划顺利完成,教学效果和基本技能考核,优于对照组(正常教学开课学生).结论 自行设计并实施手术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外科手术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设计性动物实验教学方案,在五年制临床医疗专业外科手术学的教学过程开设设计性实验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65.
一直以来,泌尿外科医师在经人体自然孔道进行手术操作方面走在外科的前列.经尿道电切、输尿管镜下取石等手术在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手术所带来的创伤.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作为一项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应运而生.经自然孔道肾切除术及肾盂成形术等手术也逐渐从动物模型研究走向临床.本文将介绍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与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接受腹腔镜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这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7例接受腹腔镜术的患者,除1例因肾周脂肪层过厚、分离困难而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均获得成功。10例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均获得成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28.3±49.6)min和(140.5±43.9)min,(53.3±57.1)ml和(145.5±110.5)ml,(2.1±0.7)天和(2.9±0.7)天,(5.6±1.0)天和(10.7±4.9)天。结论:腹腔镜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开放手术,可作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外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是目前前列腺癌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 ,如化疗、放疗等都未能有效地将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而目前随着对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基因治疗正逐步应用于其中.本文就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现状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将来.  相似文献   
68.
膀胱癌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膀胱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除膀胱癌的分级分期之外,目前环境暴露对于膀胱癌进展复发及预后的影响还知之甚少.明确并控制膀胱癌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提高膀胱癌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腹膜后和经腹腔镜下治疗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30例.B超检查偶然发现19例、血压升高6例、腰腹部酸痛5例.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升高2例.30例均行B超及CT检查,28例行MRI检查.肿瘤位于左侧肾上腺15例、右侧肾上腺13例、左侧腹主动脉旁及右侧下腔静脉后方各1例.结果 30例均获成功.腹膜后途径组24例,肿瘤直径2.5~5.5 cm,平均3.9 cm;手术时间35~110 min,平均55min;出血量20~100 ml,平均55 ml.经腹腔途径组6例,肿瘤均位于左侧,肿瘤直径4.5~6.0 cm,平均5.2 cm;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82 min;出血量40~140 ml,平均75 ml.1例经腹膜后途径者因术中胸膜损伤而放置胸腔引流,无后遗症.术后随访2~67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切除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创伤小,恢复快,短期随访效果满意.对于左侧较大或影像学提示有血管包绕推移的节细胞神经瘤,经腹腔途径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0.
卫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制作卫气虚模型和卫气虚变态反应性鼻炎证病复合模型的方法.并采用具有益卫固表作用的“加味苍耳子丸”进行治疗.试图探寻卫气虚体质与变态反应性鼻炎发病的内在联系。在实验中.分别采用健康豚鼠和卫气虚豚鼠(用高温发汗加风寒刺激方法造模.从行为外观,壳温与核温变化、耗氧量变化三方面观察).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致敏原.对豚鼠行鼻内给药法建立了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观察其鼻部症状、鼻粘膜表面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两组动物均有典型的鼻超敏反应出现.鼻粘膜出现大量噬酸性细胞及肥大细胞,而且气虚动物上述情况的出现较健康动物显著提前,显示卫气虚动物更易于造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并用加味苍耳子丸对卫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动物进行鼻粘膜激发试验.发现治疗组鼻部症状较对照组轻.血EOS计数两组有显著差异,显示加味苍耳子丸对卫气虚变应性鼻炎模型有一定治疗效应。建立卫气虚变应性鼻炎证病复合模型.从症状表现及免疫学角度探讨卫气虚与变应性鼻炎发病之同的相关性.一方面把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纳入中医基础研究,另方面为中医进一步研究变应性鼻炎,为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理学、药效学打下基础。可以说.本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均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