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联合营养团队的程序化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专科随访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应用联合营养团队的程序化随访进行前瞻性观察,完成2年随访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基线、第12个月、第24个月患者肥胖、血糖、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结果最终141例患者完成2年随访,第24个月时141例患者BMI(21.73±1.89)kg/m2,腰围(77.57±1.68)cm,腰臀比(0.87±0.04),空腹血糖(5.14±0.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5.27±0.73)%,总胆固醇(3.92±1.67)mmol/L,甘油三酯(1.94±0.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1.04±0.31)mmol/L,干预后第24个月、第12个月、基线3个时间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629、5.556、5.640、89.734、122.451、43.373、74.888、35.887;P<0.05)。第24个月时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饮食(20.33±3.09)分、运动(11.13±1.54)分、血糖监测(11.78±1.99)分,足部护理(10.42±1.91)分,与基线和第12个月比较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276、72.250、74.503、37.928;P<0.01)。结论联合营养团队的程序化随访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血糖、血脂相关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对合并鼻部和口咽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量综合征,同时完成改良鄂咽成形手术(H-UPPP)和鼻内窥镜手术,探讨一次完成多平面手术对OSAHS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OSAHS的患者,年龄23~45岁,平均34.3岁,其中男30例,女2例,体重指数为21.8~35.7 kg/m2,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15.4~39.7次/h,平均25.7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67~87,平均77术前鼻咽镜检查阻塞平面均位于鼻腔和口咽部,舌根和会厌均无狭窄。术前均行CT断层扫描鼻腔和口咽部明确诊断狭窄平面以确定个性化术士,手术全麻鼻腔插管现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硅胶管压迫支撑,再行H-UPPP手术。结果术后一周、两个月、六个月复查PTT睡眠监测,32例患者总有效100%。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主要是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变性质、严重程度与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87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血浆ET-1浓度并与42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与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脑梗塞组血浆ET-1浓度比脑出血组升高,但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血管病重型者比轻型者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1),合并高血压者血浆ET-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而与血压正常组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ET-1浓度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血压升高有一定关系,与病变性质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脑梗死者也较脑出血组升高,表明ET-1作为一种内源性血管活性肽在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和发病机制方面是一种有害的介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颗粒凝集法(TPP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红细胞凝集法(TPHA)4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血站献血者血液梅毒筛查的模式。方法以RPR和TP-ELISA法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TP感染的初筛检测,再采用TPHA或TPPA微量血凝法进行复检确认,分析初复检试剂检测效果。结果RPR与TPHA检测58586份标本,结果显示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267/331),RPR法漏检64例,漏检率0.11%,出现假阳性22例,假阳性率0.04%,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TPPA检测18206份标本,二者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8.2%(1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有2例漏检,漏检率为0.01%,出现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0.027%;TPHA和TPP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ELISA初筛,TPHA或TPPA复检模式对血液TP感染进行筛查,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ELISA检测血清标本HBsAg结果在临界值附近(S/CO值0.8~2.5)的体检者感染HBV的风险。方法选用CLIA复检结果一致的127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胶体金法、PCR、ELISA两种试剂检测。结果 CLIA检出阳性106份,HBsAg ELISA试剂①(检出阳性92份)、试剂②(检出阳性89份)阳性率与CLI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出阳性109份,与CL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金法检出阳性标本2份,与CLI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检测HBsAg结果在临界值的体检者存在HBV感染的可能,对可疑标本应联合应用PCR或CLIA进一步检测。  相似文献   
46.
将人“O”型血浆致敏聚苯乙烯胶乳;与葡萄球菌被检菌株(No1800、Z5、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凝集效果观察。结果表明:1:4聚苯乙烯胶乳加等量1:10人血浆制成的乳胶试剂;其凝集效果最佳;金黄色葡萄球菌胶孔凝集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而表皮葡萄球萌则为阴性。乳胶凝集试验的准确性如同血浆凝固酶,耐热DNA酶,甘露醇分解等试验。  相似文献   
47.
谢秀华  吴庆荣 《新疆医学》2006,36(4):190-192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老年人口增加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心血管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相当比例,国外有不少报道心血管病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国内梁志坚等调查也显示冠心病患者心理反应,其多表现为情绪障碍,尤其以焦虑为最常见,其中93.75%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严重焦虑约16%,抑郁约34%,中度抑郁占4%。也有研究显示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前仍有60%患者存在肯定的焦虑,52.5%存在轻中度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维、汉族心血管病患者抑郁、焦虑状况,使临床心理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维、汉族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各100例进行调查.结果 汉族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维族患者(均P<0.01).结论 新疆地区汉族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抑郁、焦虑状况显著高于维族患者,应根据民族差异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深圳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和血液在EIA筛查后经血传播HIV感染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EIA方法筛查献血者血液抗-HIV-1/2,罗氏诊断公司COBAs AmpliScreens NAT血筛系统ELA检测"合格"标本中mV-1 RNA,聚合酶链反应(PCR)分离阳性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IV前病毒DNA,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共筛查2002~2008期间的献血者标本152 081人份,发现抗-HIV阳性17人份,阳性率为0.011%;对EIA检测"合格"的113 639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NAT检测,检测出1份HIV-1 RNA阳性但EIA阴性的血清转换窗口期感染漏检的献血者血液,HIV残余风险高达1/113 639.15例HIV-1分离株基因分型显示,4例为HIV-1 B'亚型,11例HIV-1 E亚型,与本地区早期献血者中流行的HIV-1亚型相似.[结论]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深圳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IV残余风险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PSQI总均分为10.74±3.46;SAS总分为37.64±8.47,SDS总分为35.22±8.44,SAS与SDS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51,P<0.01)。PSQI总分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控制负性情绪改善睡眠可增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