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1.
22.
目的分析5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抗-HCV结果的差异,为血站血液筛查试剂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多中心评估项目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检测的数据,选取5种试剂进行评估,计算每种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Youden指数、准确度和漏检率,比较试剂的检测性能。结果 1 074份标本经检测,确证结果阳性242份,阴性832份。5个实验室各自使用的2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A、B、C、D实验室2种试剂的检测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E实验室采用的试剂5和试剂4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B、C、D、E实验室各自采用的2种试剂初筛反应性标本的准确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实验室采用的试剂2的准确度优于试剂1(P0.05)。A、B、C、E实验室采用的2种试剂初筛非反应性标本的漏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D实验室采用的试剂5的漏检率低于试剂2(P0.05)。结论 5个实验室各自使用的2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综合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Youden指数、准确度和漏检率得知,A实验室试剂2优于试剂1、B实验室试剂3优于试剂1、C实验室试剂3优于试剂4、D实验室试剂5优于试剂2、E实验室试剂5优于试剂4。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O)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及BSSRO术前1周内(T1)、术后1周内(T2)、术后3个月(T3)及术后6~14个月(T4),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在经过轴位断面上髁突最大内外径中点并与髁突最大内外径垂直的斜矢状断面上,按照Kamelchuk法测量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计算髁突位置参数,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位于前位、中位及后位等3种不同相对位置的分布比例,并对不同时期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时期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右侧:(2.78±1.23)mm、(2.47±0.89)mm、(3.07±0.85)mm;左侧:(2.93±0.83)mm、(2.69±1.14)mm、(3.44±1.16)mm]分别与T1[右侧:(1.81±0.95)mm、(1.65±0.55)mm、(2.13±0.52)mm;左侧:(2.12±1.05)mm、(1.79±0.59)mm、(2.15±0.93)mm]、T3[右侧:(2.08±1.25)mm、(1.79±0.68)mm、(1.80±0.76)mm;左侧:(2.05±0.75)mm、(1.99±0.94)mm、(2.14±0.71)mm]及T4[右侧:(1.94±0.77)mm、(1.81±0.69)mm、(2.05±0.69)mm;左侧:(1.89±0.69)mm、(1.80±0.61)mm、(2.19±0.75)mm)]时期比较,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及T4期双侧关节各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位置参数及髁突相对位置分布比例在各时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T2时期髁突向下移动,但在T3时期髁突位置恢复至与术前一致的位置,并在T4时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行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BSSRO术后,短期内髁突的位置可发生显著改变,但可逐渐恢复至术前髁突的位置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4.
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5-07/2007-07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49例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外阴白色病变患者49例。年龄25~55岁。病变部位位于大小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和后联合,外阴活检为外阴皮肤慢性炎症改变,3个月内均未进行其他物理治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伯基特白血病(Burkitt leukemia,B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技术检测17例初诊BL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同时应用三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其中t(8;14)(q24;q32)的发生率,并与CC作比较.结果 17例BL中CC检出7例核型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1.2%.包括单纯t(8;14)(q24;q32)、伴有t(8;14)(q24;q32)的复杂异常、t(8;22)(q24;q11)、t(12;22)(?;?)、t(2;13)(?;?)和+12、复杂核型异常及附加两条标记染色体各1例.FISH检测8例为t(8;14)(q24;q32),其中2例检测结果与CC一致,有6例为CC未检出,检测阳性率高于CC;8例中5例为2A1G102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两黄信号),3例为2A1G101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一黄信号).结论 8q24上c-Myc基因断裂点在散发性BL中有两种不同的位置.间期FISH检测t(8;14)(q24;q32)的敏感性高于常规核型分析,对CC是一个重要补充,应作为BL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9-08—2012-08我院诊治31例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DVT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综合治疗和护理2~3周后,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26例,部分再通5例,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结论应重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应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防止血栓继续滋长和新血栓形成,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掌握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与水资源状况等,将病区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类型,在每个生态类型区抽取病区村,用Dean氏法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根据地方性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WS192-2001),检查并诊断30岁以上成人的临床氟骨症,对诊断的患者进行X线氟骨症检查;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儿童及成人的尿氟含量。结果 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河西走廊戈壁区<陇南秦岭山区<黄土高原丘陵区<荒漠区<黄土高原沟壑区,氟斑牙流行强度黄土高原沟壑区、荒漠区中等流行,黄土高原丘陵区轻微流行,陇南秦岭山区是边缘,河西走廊戈壁区阴性;30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陇南秦岭山区<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区<黄土高原沟壑区<河西走廊戈壁区;氟骨症X线检出率结果显示,陇南秦岭山区和荒漠区未检出阳性患者,黄土高原丘陵区<河西走廊戈壁区<黄土高原沟壑区;儿童尿氟几何均值黄土高原丘陵区,大于正常参考值,余各生态区几何均值均在1.5 mg/L以下;成人尿氟含量几何均值除黄土高原沟壑区大于1.5 mg/L,其余均小于1.5 mg/L。结论随着改水降氟工程的实施,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明显减轻,改水降氟措施发挥了明显的防病作用,各个生态区病情不同,应针对不同生态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在传统的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基础上,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VS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者均随机分成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亚组(IHUT)和IHUT加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亚组(IHUT NI)进行试验。结果IHUT NI组的敏感性为81.25%,而IHUT组的敏感性为62.71%,差异有显著性(X2=4.66,P<0.05);两组的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X2=0.45,P>0.05);加用硝酸甘油组的总时程(24.8±5.8min)短于传统组(35.8±3.8min)(t=16.87,P<0.001)。结论IHUT NI提高了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的敏感性,保持了较强的特异性,同时又缩短了试验总时程,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结合造影及涎腺内镜表现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进行分类,分析内镜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43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内镜检查与治疗,分析造影与内镜图像特点.43例中累及双侧腮腺21例,单侧22例.根据病变程度,采取普通灌洗、机械扩张或球囊扩张等治疗,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43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可分为3种,①轻度,主导管存在狭窄和扩张,但1.1 mm内镜可通过;②中度,主导管存在一处重度狭窄,内镜不能直接通过;③重度,主导管存在2处以上重度狭窄或弥漫性狭窄.经3 ~ 17个月的随访,效果评价为显效33侧,缓解18侧,无效11侧,失访2侧;总有效率82% (51/62).结论 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具有重要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