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90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鼻窦解剖及其变异与鼻窦炎和手术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鼻窦解剖及其变异对鼻窦炎和手术的治疗。方法 观察100具颅骨、10个尸头,复习750例鼻窦炎鼻窦冠状CT和1000例内窥镜鼻窦手术记录,研究中鼻甲、钩突、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囟门(含上颌窦骨性裂口)、前鼻颅底、筛蝶区域和鼻中隔的解剖学和影像解剖学,分析解剖、变异与鼻窦炎和手术的关系。结果 ①中鼻甲、钩突、前鼻颅底、筛蝶区域和鼻中隔均存在解剖变异;②中鼻甲、钩突和鼻中隔的变异在有鼻窦炎侧明显多  相似文献   
112.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注意力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合性治疗倾斜。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是由一整套完整的综合性治疗过程组成,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重手术前、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但是在许多医院至今还不具备或还未能执行正规的手术前、后处理计划和措施,影响了治愈率。为此,我们提出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的概念以及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的处理原则供临床参考。这对提高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 一.手术前期 手术前期实际上就是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13.
红霉素对离体人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红霉素对离体人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鼻息肉组织 +红霉素 (10 -4mol/L)按外植块培养法培养 1、3、5d后作连续切片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法 )原位检测凋亡细胞 ,与相邻连续的HE染色片对位对照观察 ,鉴别凋亡细胞中的嗜酸粒细胞 ,并与不加红霉素培养的鼻息肉组织标本对照。结果 红霉素组培养 1、3和 5d的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31 77± 9 5 2 ) %、(32 6 7± 9 4 4 ) %和 (5 0 34± 8 78) % ,不加红霉素对照组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2 9 18± 7 31) %、(2 9 82± 12 0 3) %和 (42 2 5± 8 0 8) % ,培养 5d 2组间嗜酸粒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红霉素对离体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有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总结脑脊液鼻漏治疗的临床经验,评价不同的治疗方法,提出脑脊液鼻漏外科治疗的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3月~2001年11月83例脑脊液鼻漏.共有5种治疗形式,保守治疗17例,开颅手术修补8例, 鼻外入路修补术2例,显微镜下鼻内入路修补术3例,鼻内镜下修补术54例.分析保守治疗的时间及外科治疗各组病例的病因、伴发病、漏口部位及修补材料等.讨论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和术中的关键问题.结果随访6个月~9年.17例保守治疗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 d.开颅手术8例、鼻外入路的2例和显微镜下鼻内入路的3例均治愈.54例鼻内镜下修补术者1次手术治愈49例(90.1%);2次手术治愈2例(2/4),3次手术治愈1例,4次手术治愈1例,最终成功率98%,1例额窦漏口者第一次手术失败后改为鼻外入路修补成功.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术式,其他术式可依病情需要适当选择.外伤性或手术并发的脑脊液鼻漏保守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4周,个别病例可达6~8周.  相似文献   
115.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外科治疗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分析52例(53眼)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53眼)和眶尖减压术(8眼)的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3年。结果 21眼获视力改善(39.6%),其中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进而采取手术者14眼有效(14/37,37.8%),未经激素治疗即手术者7眼有效(7/16,43.8%);无光感者18眼获视力改善(18/49,36.7%),术前有残余视力者3眼有效(3/4,75.0%)。结论 外科治疗对提高TON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及其延伸的发展关键在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研读韩德民教授的“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及其延伸”[1] 与张小伯教授的“如何理解内窥镜鼻窦手术 (与《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及其延伸》一文商榷 )”[2 ] (以下分别简称《延伸》、《商榷》)两篇文章 ,提出以下观点和意见 ,供二位作者和同道们参考指正。1.《商榷》作者首先对《延伸》作者的“基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理生理学研究结果 ,学者们提出了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概念”这句话提出质疑 ,认为《延伸》作者对功能性鼻窦手术概念的前提有不恰当的理解。其依据为 :国外学者提出功能性手术的含义是基于对慢性炎症性鼻窦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7.
力不集中、要擤鼻涕、鼻涕流向咽喉、夜间睡眠质量等症状显著改善(P值均<0.01);⑤持续治疗12周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比治疗4周更显著.结论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可显著改善PNAR患者的鼻塞症状、鼻充血状态、鼻腔阻力,以及由鼻塞引起的其他相关症状和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8.
自Messerldinger 1972年开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至今已近40年[1],在我国也已经有20年的历史.1995年Kennedy将其命名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2].时至今日,FESS仍然是慢性鼻窦炎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9.
120.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间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996年5月~1999年1月接受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完成随访1年以上、有完整病历记录的儿童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FESS-97海口疗效评定标准,31例中治愈12例(38.7%),好转15例(48.4%),无效4例(12.9%),总有效率为87.1%,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