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41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便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名称,许多原因可以引起便秘。患者对便秘的描述可以是以下三种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粪便过硬。这三种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程度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即使每天排便仍感到有便秘,另一些患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而无排便困难。1 排便的生理人体每天大约有10 0 0mL的液体从回肠进入结肠。在2 4h之内,经过结肠的液体中90 %的水分和盐被黏膜吸收。进入结肠的碳水化合物被细菌酵解成可以部分吸收的短链脂肪酸。水分被吸收后,食物中的纤维、细胞和其它不能被酵解的固体物质成为固态粪便的基质成分…  相似文献   
72.
由江绍基院士等老一辈专家创办的《中华消化杂志》已整整走过了25年,她由最初的季刊发展为现今的月刊,并出版了光盘版,创建了外文版(Chinese Joinllal 0fDigestive Diseases),至今发行量在万册以上,成为有影响的中华系列杂志之一。回顾25年的历程,《中华消化杂志》的发展离不开专家的帮助、作者的支持和读者的厚爱。因为杂志刊登的文章,反映了各个时期国内消化界在学术上的成果,  相似文献   
73.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和肝病学三个分会主办、外科学分会协办的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2004)会议于2004年10月4~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亚太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200余位代表参会,国(境)外代表800余人。这是我国首次承办的消化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演讲者包括本领域世界和亚太地区知名专家、我国各分会负责人和专家。  相似文献   
74.
2003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于2003年12月13~15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参加会议代表达670余人,既有全国知名的消化学界前辈,也有目前活跃在消化学科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内科医师,也有众多的外科医师和影像、病理科医师。同时,还邀  相似文献   
75.
胆胰管良恶性梗阻的双支架联合引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或梗阻时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了解胆、胰管狭窄或梗阻的部位、程度,并确定置入支架的外径及长度;然后胆、胰管分别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按常规分别置入胆管和胰管引流支架。术后观察血清淀粉酶变化及黄疸、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4例胆、胰管并存狭窄或梗阻患者(壶腹癌5例、胰头癌4例、乳头部癌3例及胰头部慢性炎症2例)均一次操作成功,置入胆管塑料支架14根(12例1根,1例2根),置入金属支架1根;同时还置入胰管支架14根。术后2周、1个月及3个月黄疸消失率分别为50.0%、71.0%和93.0%,术后2周上腹痛缓解率为75.0%;7例腹泻患者,术后1个月5例症状消失,2例明显减轻。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早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未发现支架移位及阻塞情况。结论 胆、胰管良恶性狭窄患者经内镜双支架联合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解除黄疸,又能减压止痛,改善胰腺外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76.
胶原含量变化在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形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组织中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16只成年健康实验犬,均分为4组,采用“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植入“Z”型食管支架,分别于术后1、2、4、8周处死动物,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经特殊染色,计算胶原纤维的体积密度,同时采用放免方法检测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含量;氨基酸成分分析法检测组织中羟脯氨酸及氨基酸总量。结果 术后1、2周,食管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局部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某些部位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羟脯氨酸及氨基酸总量较正常明显升高,术后4、8周,管腔明显狭窄,局部出现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显著减少,术后4周内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染色强度呈上升趋势,4周后胶原含量则趋向于稳定,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检测结果变化与胶原染色基本一致,术后4周组织的氨基酸含量较术后2周升高显著,术后8击与4周的氨基酸水平基本一致。结论 再狭窄主要表现为纤维化,术后4、8周随着炎性反应的减弱,纤维化过程渐趋稳定,组织中胶原纤维尤其是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在支架术后4周内呈上升趋势,4周后逐渐稳定,与再狭窄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胰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胰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胰管狭窄患者,病因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分裂症、胰头癌、胰腺假性囊肿等,分别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行内镜治疗,包括胰管支架置入、气囊扩张、探条扩张以及经内镜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同时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如腹痛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36例分别进行了胰管支架引流术、气囊扩张、探条扩张、EPS和EST,术后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随访1个月~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近期(≤3个月)腹痛缓解率为72.2%(26/36),长期(>3个月)随访显示47.2%(17/36)的患者腹痛缓解无复发,63.9%(23/36)的患者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高淀粉酶血症、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9%(5/36)和5.6%(2/36),均经一般内科治疗于3日内缓解。支架阻塞、支架脱落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24)和4.2%(1/24)。结论 经内镜治疗胰管狭窄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Z"型及网状食管支架置入后的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Z型及网状支架置入实验犬食管后局部的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年健康实验犬,均分为Z型组和网状组,采取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置入Z型或网状食管支架,分别于术后1,2,4,8 wk分批处死每组动物,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进行大体、光镜、电镜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自体阔筋膜移植固定法能有效地固定食管支架.支架术后1,2 wk局部食管粘膜炎症反应显著,成纤维细胞处于旺盛的增殖及分泌状态,有广泛肉芽组织形成及部分纤维化,食管组织开始向管腔内生长;术后4,8 wk增生组织已完全覆盖支架结构,并连接成片,管腔明显狭窄,局部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炎症反应缓解.两组实验标本病理形态基本相似,仅"网状"组于术后1,2 wk炎症反应明显,粘膜广泛出现溃疡.结论支架术后食管组织主要表现为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术后4,8 wk随着炎性反应的减弱,纤维化过程渐趋稳定.网状及Z型支架术后的病理过程基本一致,网状支架术后局部炎性反应显著加重.  相似文献   
79.
抑酸剂对脑手术应激病人的胃酸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对颅脑围手术期患者胃酸分泌的影响。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组;H2受体拮抗剂泰胃美组,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组和对照组。(2)所有病例均于手术前4小时监测胃内pH至72小时;(3)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胃内平均pH及pH〈4时间百分率。  相似文献   
80.
一氧化氮对胃粘膜微循环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调节胃肠道运动、胃肠粘膜血流量、胃肠粘膜保护、胃肠及胰腺的分泌和肝细胞功能等。MacNaughton于1989年首次证实内源性及外源性NO均可减轻70%乙醇对胃粘膜的损伤,提示NO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NO的粘膜保护作m中要是通过对胃粘膜微循环的调节而实现的。本又对此作一综述。一、生理状态下的胃粘膜血流量(GMBF)研究表明,抑制NO合成可使GMBF下降并旱剂量依赖关系,左旋精氨酸比一xrg)可逆转上述作用,人放arg(DArg)则无效。Masuda等[1]的研究发现主旋硝基精氨酸(L-NNA)可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