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64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888篇
预防医学   358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97篇
  3篇
中国医学   352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使用排龈线对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楔状缺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唇颊面牙颈部楔状缺损的患者49例,共215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05颗纳入实验组,110颗纳入对照组,实验组在排龈线排龈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对照组直接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追踪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后充填物悬突的发生率及充填物脱落的情况。结果 充填后2周复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悬突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3.91,P<0.01)。充填治疗1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5)。结论 楔状缺损在充填治疗中应用排龈线排龈能有效降低充填物悬突的发生率和有效提高充填物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腹腔镜治疗原发性精囊腺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3例,术前判断早期未侵犯前列腺2例,肿瘤侵犯前列腺1例,手术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单纯精囊腺切除术或精囊腺加前列腺切除术并行膀胱尿道吻合术。结果3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20~200min,出血量50~300ml,术中无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为精囊腺癌,2例侵犯前列腺,切缘无阳性。随访8~25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入路行精囊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小,可根据肿瘤的范围、周围器官受累情况,选择单纯精囊及肿瘤切除、前列腺精囊及肿瘤切除或盆腔其他受侵犯脏器切除,术中应注意直肠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3.
病原菌4 944株耐药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监测和分析2007年我院感染患者的细菌分离、鉴定情况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2007年我院细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 结果4944株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效果较好,但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已出现少数耐药菌株,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耐药率达45%以上。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72.54%和55.69%。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高度敏感。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0.80%和79.60%。结论 2007年我院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及时总结和监测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自动生化仪测定细胞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MTT法和化学方法分别观察Sal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内一氧化氮(NO)水平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活性的影响。结果:Sal可有效降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5),还能明显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P0.01),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内NO水平(P0.01),提高e NOS的活性(P0.05)。结论:Sal具有抗OX-LDL诱导的AS内皮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5.
背景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也是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和其作用机制的良好模型,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和诱导分化的探讨是这些研究的重要基础.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脑神经干细胞. 设计和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人胚胎脑皮质分离和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 地点和材料实验在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实施.实验材料为自然流产的孕龄 6~ 8周的人胚胎脑组织. 主要观察指标人脑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中的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经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结论从人胚胎脑皮质成功分离培养出的神经干细胞,是研究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究ZnxNi1-xS@DOX纳米结构在肿瘤光热-化学疗法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为肿瘤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ZnxNi1-xS纳米结构进行表征测试;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探究光热性能;通过荧光光谱仪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ZnxNi1-xS@DOX纳米结构的药物释放情况;通过MTT实验探究ZnxNi1-xS纳米结构的生物安全性及ZnxNi1-xS@DOX纳米结构的体外抗肿瘤性能。结果 所制备的ZnxNi1-xS纳米结构分散性良好且尺寸均一;光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ZnxNi1-xS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光热升温效果;ZnxNi1-xS@DOX纳米结构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温度和pH响应性;细胞实验表明,Zn  相似文献   
127.
利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结合蔗糖密度梯度速率区带离心(DGC)对Sindbis(SIN)病毒进行浓缩提纯。经纯化后病毒的感染性及血凝活性明显增强。应用纯化抗原可提高补体结合、血凝抑制及酶联免疫吸附等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膀胱癌细胞株T24中是否存在侧群(SP)细胞及其比例,并鉴定其功能.方法 利用双波长流氏细胞仪(FACS)检测T24中SP细胞的比例,并证实这些SP细胞是否具有癌干细胞的特点.结果 T24中SP细胞占34.7%;与非侧群(NSP)细胞比较,SP细胞有更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P<0.05),表达更高的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和干性基因,对放化疗有更强的抵抗能力,有更多的细胞处于G_0/G_1期(87.4%比63.3%,P<0.05);分选后的sP和NSP细胞经过约10 d的常规培养,SP细胞中NSP的比例占76.2%,而NSP细胞中SP的比例只占2.6%.结论 膀胱癌细胞株T24中存在很高比例的SP细胞,而且这些SP细胞有癌干细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9.
目的研究已发现的前列腺癌中L-plastin启动子一个多态性位点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和意义。方法扩增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L-plastin启动子序列,发现在距离转录起始点-1751上存在多态性位点T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文献报道的启动子序列质粒(-1751C),测定含-1751T质粒和含-1751C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用巢式PCR扩增前列腺癌细胞株和癌组织中该位点序列,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L-plastin启动子,并发现一个位于-1751的多态性位点(C/T);成功构建启动子序列含-1751C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表明(-1751C)质粒启动子转录活性为(-1751T)质粒的4~5倍,2者受到雄激素刺激后活性均升高;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性普遍存在于前列腺癌患者和细胞株。结论鉴定了一个普遍存在于前列腺癌的L-plastin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位点,含有不同碱基位点的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Trizol法抽提9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标本总RNA,分离与富集miRNA,随机选取2组miRNA标本与miRNA表达谱芯片杂交,采用LuxScan 3.0和SAM 2.1软件对芯片结果 进行图像数据分析.在差异性表达的miRNA中筛选出感兴趣的let-7基因,采用印迹杂交技术对9组miRNA标本中let-7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差异性表达有显著性意义的miRNA 71个,其中表达上调33个,表达下调38个;差异性表达有极显著性意义的miRNA(上调或下调≥4倍)26个,其中显著上调12个,显著下调14个.let-7基因验证结果 与芯片表达结果 一致,癌组织let-7基因表达吸光度值为479.6±228.2,正常膀胱组织为694.6±1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let-7基因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