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4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5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07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IL-2活化的淋巴细胞胸腹腔输注治疗晚期癌性胸腹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白细胞介素2活化的淋巴细胞胸膜腹腔内输液治疗晚期癌性胸腹水的效果,为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离晚期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制备单核细胞来源的DC(MoDC)和IL-2活性的淋巴细胞。用患者胸腹腔积液中分离的肿瘤细胞制备冻融抗原致敏MoDC后,联合IL-2活化的淋巴细胞给患者胸腹腔输注,X线或B超监测免疫治疗后胸腹腔积液的变化,FACS分析治疗前后胸腹水中淋巴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肿瘤抗原MoDC联合IL-2活化的淋巴细胞胸瘤腔输液后,胸腹水中表达IL-2R的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表达IL-10R的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光镜下可见较多的DC对淋巴细胞黏附及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免疫治疗组完全缓解率46.9%,部分结解率53.1%,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DDP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MoDC联合IL-2活化的淋巴细胞胸腹腔内输注能显著地促进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治疗癌性胸腹水,其机制与肿瘤抗原致敏的MoDC对肿瘤抗原的有效提呈和IL-2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药物治疗对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龄老年恶性浆细胞病患者,改善内环境,纠正心功能,增强常规化疗的效果。方法应用不同比例的置换液,采用COBE Spectra(Version 6.1)血细胞分离机系统给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比较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心肌酶谱、血清蛋白、血沉、肾功能等实验指标的变化及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浆置换结束后患者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减轻,室性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清白蛋白升高,AST、LDH、CK、免疫球蛋白、血沉和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1),肌酐水平趋于正常。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去除高龄老年恶性浆细胞病患者体内的大分子病理性免疫球蛋白,降低血浆粘稠度,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减轻或纠正心、肾功能,更有效地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儿茶素对高脂饮食诱发的营养性肥胖大鼠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应用儿茶素作为干预性药物,检测大鼠体重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低密度脂蛋白-C(LDL-C)、高密度脂蛋白-C(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变化,探讨儿茶素对营养性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干预作用。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增加并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组(P<0.01),经过儿茶素处理后体重略有下降,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TG、TC、FFA、LDL-C、FBG、FINS均高于普通饮食组,而HDL-C则低于普通饮食组(P<0.01)。儿茶素处理后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TG、TC、FFA、LDL-C、FBG、FINS均有所下降(P<0.05)。而儿茶素对于正常饮食大鼠血清各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儿茶素可有效防治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营养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74.
目的:系统梳理古代文献中有关百合地黄汤的条文,以期了解百合地黄汤的历史沿革和方义演变,为其成药开发提供文献学支持,为经典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古籍数据库中以“百合地黄汤”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摘录记载了百合地黄汤的方、药、量、制、治、论等信息的古籍条文,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古籍和条文,提取朝代、书名、作者、举句、剂量、煎服法、方解、证型等关键信息,并进行文献分析,以了解百合地黄汤的组成、药材基原、炮制、剂量、功能主治、煎煮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及方义演变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古籍101本,共计165条。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由百合和地黄两味药组成,用于治疗百合病。随后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录了本方,并增加生地黄汁至两升。宋及宋之后,因度量衡制度的改变,百合地黄汤在药物剂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此外宋代在炮制和服用量上略有变化。明代在地黄炮制上略有变化,明清代文献多为注释、方解,重在阐述百合地黄汤的病因病机。结论:百合地黄汤首见于汉代,历代古籍均有记载,源远流长,但其历代变化不多,以药物剂量方面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II型胸神经阻滞(PECS-II)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7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是否联合超声引导下II型胸神经阻滞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全身麻醉+II型胸神经阻滞复合改良的前锯肌平面阻滞(GPS组)两组,G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GPS组在麻醉完成后按神经阻滞方案给予患者PECS-II复合改良的SAPB,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镇痛不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与G组相比,GPS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较短(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均较低(P<0.05),镇痛不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P<0.05),平均住院时间减少(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超声引导下的PECS-II复合改良的SAPB能够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术后急性慢性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6.
消化道息肉在军事飞行员中并不少见,虽然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息肉有癌变的可能,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20世纪80年代前常采用手术治疗,从而增加飞行员停飞率,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采用内镜下治疗息肉方法,如高频电、氩气、激光、注射、冷冻等疗法[1],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氩离子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和高频电切除治疗飞行员消化道息肉4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Walker-256肿瘤细胞融合的肿瘤疫苗对大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及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机理。方法利用50%聚乙二醇(PEG)法诱导Walker-256肿瘤细胞与成熟DC融合,制备DC-Walker-256融合瘤苗。取6~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种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建模后第7和14天各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融合瘤苗、DC-Walker-256和DC混合培养细胞、单纯DC和PBS。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肿瘤情况;收集大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法检测大鼠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蛋白表达。结果融合瘤苗组、混合培养组、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术后28 d分别存活8、5、6和3只;除融合瘤苗组外,其他3组大鼠均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少、食纳差、皮毛光泽差及腹水形成。除融合瘤苗组2只大鼠无明显肉眼肿瘤形成外,其余存活大鼠均可见肿瘤形成。①大鼠肝脏肿瘤重量:融合瘤苗组〔(32.4±9.2)g〕明显轻于混合培养组〔(67.3±5.1)g,P=0.031〕、单纯DC组〔(75.0±8.3)g,P=0.019〕和空白对照组〔(86.6±10.5)g,P=0.008〕。②CTL每孔斑点数:融合瘤苗组〔(404.51±25.34)个〕明显多于其他3组〔混合培养组:(214.54±21.45)个,P=0.019;单纯DC组:(226.52±32.55)个,P=0.025;空白对照组:(56.54±16.21)个,P=0.001〕。③MVD计数:融合瘤苗组为(24.12±2.32)个/HP,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40.34±1.29)个/HP,P=0.025〕、单纯DC组〔(42.36±3.16)个/HP,P=0.035〕和空白对照组〔(56.48±5.16)个/HP,P=0.006〕;混合培养组和单纯DC组大鼠MVD计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40和P=0.043),而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④VEGF-A蛋白表达阳性率:融合瘤苗组为23.2%,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42.5%,P=0.031)、单纯DC组(61.3%,P=0.019)和空白对照组(89.6%,P=0.003);混合培养组和单纯DC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27和P=0.038),而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89)。⑤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融合瘤苗组大鼠为43.2%,与混合培养组(46.3%,P=0.292)、单纯DC组(51.3%,P=0.183)和空白对照组(49.6%,P=0.1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P=0.242)、混合培养组与空白对照组(P=0.347)、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P=0.182)之间也无统计学意义。⑥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融合瘤苗组为19.2%,明显低于混合培养组(62.3%,P=0.007)、单纯DC组(67.3%,P=0.005)和空白对照组(71.6%,P=0.004);混合培养组与单纯DC组(P=0.634)、混合培养组与空白对照组(P=0.483)、单纯DC组和空白对照组(P=0.379)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融合瘤苗能够诱导CD8+CTL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同时下调VEGF和ANG-2的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和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的约4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不同,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