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端粒、端粒酶、端粒酶抑制剂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兰涛  孙延庆  张玉萍 《临床荟萃》2000,15(22):1051-1052
肿瘤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顽症 ,它的形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原癌基因的激活 ,抑癌基因的突变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正常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 ,转变为恶性细胞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形成肿瘤 ,哺乳动物体内有一套精细的调节机制控制着细胞的分裂次数 ,使细胞分裂达到一定程度后死亡。可见肿瘤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特性 -永生性 ,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Muller和Mcclintock就认识到 ,染色体末端存在一种维持染色体完整和稳定的特殊结构 -端粒 (telomele) ,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  相似文献   
12.
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urvivin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作用。方法:用ASODN与人胃癌细胞SGC7901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PCR检测ASODN处理后肿瘤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倒置显微镜、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肿瘤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顽症 ,原癌基因的激活 ,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肿瘤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特性—永生性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为 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延长端粒的一种 RNA依赖性 DNA聚合酶。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被激活 ,所以端粒酶活性将成为肿瘤检测的新指标。端粒酶抑制剂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发生发展与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 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相关蛋白质是否相关.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组和假手术(sham-operated,SO)组模型,分别在制模后3、6、12h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MN,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比率,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并对大鼠制模后12h的PMN裂解,应用Labelfree技术对两组PMN进行蛋白定量差异分析,进一步鉴定出与凋亡有关的差异蛋白质.同时收集我院2008-06/2012-06收治的2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腹痛持续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死亡率.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质的抗凋亡机制及生长抑素在治疗SAP中的诱导凋亡作用,推断SAP的发生发展是否与凋亡相关蛋白质有关.结果:ANP组PMN凋亡延迟,与SO组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鉴定出与PMN凋亡有关的4种蛋白质:78kDa葡萄糖调节蛋白、RhoGTPases、L-乳酸脱氢酶A链和血红蛋白α2链(ANP组与SO组的比值分别为1.953614、3.526625、1.766764、0.609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腹痛持续时间、淀粉酶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01、0.000).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29,0.029).结论:ANP时,PMN凋亡延迟,与凋亡有关的差异蛋白质可能参与了ANP外周血PMN凋亡延迟;应用生长抑素治疗SAP,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SA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许兰涛 《实用新医学》2000,2(7):577-579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肝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肝癌细胞株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观察细胞DNA含量的分布,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G1期前出现亚2倍体凋亡峰;端粒酶活性抑制。结论: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端粒合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人胃癌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分布,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G1期前出现亚2倍体凋亡峰;端粒酶活性抑制。结论: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端合成,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肝癌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应用药物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改善肿瘤的预后[1].染色体端粒(Telomere)是位于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人体细胞中,端粒由串联的短片段重复序列(TTAGGG)n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在染色体的定位、复制、保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寿命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2].端粒酶 (Telomerase)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它通过不断合成端粒重复序列添加至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稳定.Bcl-2(B-cell lymphoma/leukemia-2)基因是一种癌基因,可抑制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Bcl-2蛋白高表达是端粒酶激活的途径之一[3].我们旨在探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ASDDN-t)诱导肝癌细胞凋亡[4],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人肝癌细胞株共同孵育一定时间后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观察细胞 DNA含量的分布 ,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 ;电泳呈凋亡特征性 Ladder带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在 G1期前出现亚 2倍体凋亡峰 ;端粒酶活性抑制。结论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抑制端粒酶活性 ,抑制端粒成 ,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印片法及擦拭法快速WG染色与普通HE染色细胞学检查诊断上消化道癌的应用价值苏继忠,裴芳君,马力,苏东平,许兰涛,马晓燕,谈耕我科从1980年9月至1990年8月同时做印片法及擦拭法细胞学检查诊断上消化道癌肿687例,包括食管癌92例,贲门胃底癌18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