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五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d)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d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P<0.05)。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37.5S~(-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S~(-1))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2.
轻度认知障碍或Alzheimer's病(AD)的患者容易出现癫痫发作和临床表现不明显的异常神经电活动,这可能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与年龄相匹配的认知正常人群相比,AD患者癫痫发作的患病率亦有所增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D患者发生癫痫样发作/癫痫的研究,以便临床医生警惕性提高,防止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0 0%,利培酮组为73 3%,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两组各因子分总分治疗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0 01),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显持续下降;治疗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于用药初期,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微.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84.
我们观察了箭叶淫羊霍(Epimedium sagittatum Maxim)煎剂及其多糖和粗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试管试验表明:淫羊霍多糖(2.5、5.0、7.5mg/ml PRP)可使一分钟血小板聚集率〔AGG(1)〕和五分钟血小板聚集率〔AGG(5)〕都增加,抑制率为负值,聚集速度也加快,表现  相似文献   
85.
八仙长寿汤系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治肺肾阴虚。古人以滋肾阴以治本的原则用于消渴证。实验证明有非常显著的降糖作用。八仙长寿汤对糖尿病的疗效,以及对主要并发症有何影响,未见报导。本课题观察了八仙长寿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其降糖机制作了讨论,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动物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86.
87.
正颅底凹陷症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是枕颈交界区常见的畸形,常引起神经功能损害,手术是阻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充分的减压及可靠的内固定。经典的手术方法为后路枕骨扩大减压术,但是通常造成脊髓压迫的是来自前方的齿状突,后路减压手术的疗效欠佳,多数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3])。一些学者尝试从前路将寰椎前弓及齿状突切除,手术风险较大、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4,5])。近年来,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手术技术不断发展,为颅底凹陷症患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极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7年3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XLIF治疗4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64.4±9.8(39~83)岁,手术节段共51节。临床疗效评价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腰椎JOA评分。影像学评价包括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的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后缘测量)和椎间孔面积,在术前和术后1周的MRI(T2加权)图像上测量手术节段的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侧方钢板组,21例,26个节段;后路螺钉组,20例,25个节段。比较总体的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差异以及两组的手术前后变化的差异。结果:每节段手术时间为92.12±45.95min(50~260min),每节段术中出血量56.34±58.81ml(10~225ml)。1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大腿前外侧麻木,均于术后1~6周症状减轻或消失;均无脑脊液漏,无大血管、腹腔脏器、生殖股神经等损伤。随访22.39±13.18个月(6~63个月),13例(31.7%)患者出现融合器下沉,其中11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均无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41例患者的腰腿痛VAS评分、ODI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椎管最狭窄处面积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和椎间孔面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1周手术节段的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轴位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最狭窄处面积的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侧方钢板组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与椎间孔面积丢失比后路螺钉组多,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良好的初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SVD)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SVD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药物洗脱支架(DES)组78例和药物涂层球囊(DCB)组88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管再狭窄(ISR)和不良事件。结果:DCB组治疗后最窄直径、病变长度和直径狭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DCB组:t=32.963、3.420、28.346;DES组:t=17.613、2.089、9.862,P0.05);DCB组治疗后最窄直径、病变长度和直径狭窄率改善情况均优于DES组(t=7.672、2.593、8.619,P0.05)。至随访结束时,两组均有部分病例出现病变血管ISR,其中DES组进展比例高于DCB组(χ~2=34.901,P0.05),而维持、好转比例低于DCB组(χ~2=18.769、8.448,P0.05);DE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6%)高于DCB组(14.8%),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7,P0.05)。结论:DCB治疗冠状动脉SVD的临床疗效优于DES,同时降低远期ISR,不良事件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0.
过去的几十年间,在脊柱外科治疗腰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主要的手术方法仍然为脊柱融合,其临床满意程度文献报道于65%~93%\[1~3\]不等。但是,脊柱融合牺牲了关节的活动性,并且使得邻近节段的关节退变。因此,保留关节的活动和腰椎生理运动是本病治疗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腰椎全椎间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