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形状、边界、T1WI和T2WI信号强度、均匀性、增强效果等形态学征象,总结腮腺肿瘤的MRI表现,探讨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的MRI资料,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MR平扫采用T1WI、T2WI扫描,部分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腮腺肿瘤大多位于腮腺浅叶(14/24),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13/19),MRI表现为境界清楚、信号均匀的肿块.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较多(4/5),MRI多显示为境界不清、信号不均匀的肿块.转移癌以鼻咽部来源多见(1/5).结论:腮腺肿瘤在MRI表现上有其各自特点,对绝大多数病例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2.
93.
Wnt信号通路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总结了这种通路在肾细胞癌中异常激活的可能机制。讨论Dickkopfs在调节这种通路中的作用。DKK蛋白家族由4个成员组成(DKK1~DKK4),充当Wn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并非所有成员都抑制Wnt信号通路。它们的功能意义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为DKK在肾脏癌变过程中对Wnt信号通路的调节提供新的认识。由于这种重要的致瘤作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Wnt信号通路将成为治疗肾细胞癌的潜在目标。  相似文献   
94.
95.
膀胱癌IGF-Ⅰ mR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生长因子有关 ,如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生长因子 ,与结直肠癌、肾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 ]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 ,IGF Ⅰ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 ,我们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2 7例膀胱癌及癌周组织中IGF ⅠmRNA的表达 ,并探讨IGF ⅠmRNA表达与膀胱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选择 1 999年 9月至 2 0 0…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薄层低剂量CT(LDCT)对支气管树分支显示的准确性,评价其检出早期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43例健康志愿者同时接受胸部LDCT和常规剂量CT(SDCT)薄层扫描,扫描层厚2.5~3.75mm,重建间隔1.5-2.0mm,管电流分别为20-50mA(LDCT)和250~280mA(SDCT)。并作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分析两种条件下Ⅰ~Ⅲ级支气管显示率,并作对比分析(X^2检验)。结果:薄层LDCT对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的显示率均为100%,与薄层SDCT完全一样;对段支气管的显示率为99.1%。与薄层SDCT相比两者对Ⅲ级支气管分支显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2.25,/50.05)。结论:薄层踟能准确显示支气管树分支,采用薄层LDCT筛查肺癌有望提高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构建预测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输尿管狭窄复发风险的临床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7月因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输尿管狭窄行输尿管球囊扩张的8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按照输尿管狭窄的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经由LASSO回归及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列线图,采用C指数评估列线图的辨识度,采用十折交叉验证及Bootstrap验证进行内部验证,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内部验证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1±10.5)个月,输尿管狭窄复发患者20例。临床手术成功率75%。4个重要的预测因素: 长狭窄段(长度≥10 mm)(P=0.002)、血供受损(P=0.036)、病程≥1年(P=0.012)、严重输尿管狭窄(针孔样)(P=0.039)被纳入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为0.882(95%CI: 0.806~0.958)。内部验证表明,十折交叉验证迭代200次后计算所得的平均AUC为0.837。结论狭窄段长度、血供受损、病程及狭窄程度是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四项因素构建了一个可以有效预测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后输尿管狭窄复发的列线图,这有助于确定输尿管狭窄的最佳球囊扩张患者并改善治疗效果,但是还有必要对列线图进行进一步的外部验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益母草碱对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力学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做离体实验。益母草碱组给予益母草碱生理盐水悬浊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分离肠系膜三级动脉HE染色。用微血管测定系统观察益母草碱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实验组肠系膜三级动脉环舒张效应,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抑制剂(NS-2028)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硝苯地平孵育后益母草碱对动脉环的舒张效应。 结果 益母草碱灌胃组大鼠血清中NO和血浆中ET-1含量较对照组低,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ET-1较NO降低的更快;HE染色显示益母草碱组血管壁较对照组薄,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益母草碱对内皮完整的动脉环有直接舒张作用,对去内皮和L-NAME、NS-2028、硝苯地平孵育之后的动脉环舒张效应均明显减弱。 结论 益母草碱灌胃对大鼠肠系膜动脉具有保护作用,益母草碱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的舒张效应,这种舒张效应可能与NO-sGC-cGMP信号通路及L型钙离子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CK19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30例膀胱癌组织中CK19mRNA阳性表达23例,阳性表达率为77.7%(23/30),30例癌周组织阳性表达6例,阳性表达率为20.0%(6/30),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周组织(P<0.01)。18例表浅膀胱癌组织中,11例阳性表达,而12例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全部阳性表达,浸润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100.0%),明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61.1%)(P<0.05)。19例新发性膀胱癌中阳性表达12例,而11例复发性膀胱癌全部阳性表达,复发性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100.0%)高于新发性膀胱癌(63.2%)(P<0.05)。结论(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在癌周组织,二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CK19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有可能成为膀胱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记物。(2)在表浅性膀胱癌组织和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表明CK19与膀胱癌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膀胱癌侵袭性的一个新指标。(3)在复发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新发性膀胱癌组织,提示CK19的表达与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作为预测膀胱癌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比较少见,约占脑血管畸形的7%,是一种脑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非增生性血管畸形.该病常见于20~40岁的成人,多发于大脑半球,临床症状隐匿,常见为癫痫、头痛、颅内出血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