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我院自1996年12月起对17例月经过多患者施行热水囊子宫内膜去除术,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年龄41~53岁,平均47岁。功血11例,因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致月经过多者2例,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术后3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合并糖尿病1例。17例均经药物治疗或刮宫治疗无效。宫腔深度8~11cm,平均gcm,注入液量7~30ml,平均13.lml。本院使用的子宫内膜剥离热球和控制系统均为美国妇理公司产品。包括一根长16cm,直径3.smm的导杆,其顶端装有一个带加热器的球泡,杆的另一端有可注入膨球的溶液接口,并连接到一个监控器上。所有病…  相似文献   
22.
热水囊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月经过多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3.
重度妊高症是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其处理比较棘手,一旦延误,将危及母婴生命。本文分析了1991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并分娩的重度妊高症病例共68例,对适时分娩问题及分娩方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MA782 / 5S 810 2体外及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GINaTK载体转入包装细胞PA317。取病毒上清液感染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 / 5S 810 2 ,得到带有HSV TK基因的MA782 / 5S 810 2 /TK细胞 ,并将其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 载体HSV TK导入了PA317细胞。体外实验结果显示 ,当MA782 / 5S 810 2 /TK细胞数占混合细胞 10 %时 ,低浓度 (10 μg/ml)的GCV就可将 5 0 %左右的肿瘤细胞杀死。体内实验结果显示GCV可明显抑制MA782 / 5S 810 2 /TK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逆转录病毒可介导HSV TK基因转入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 / 5S 810 2并获稳定表达 ,HSV 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外对乳腺癌细胞均有杀伤作用 ,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25.
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  詹惠英 《江苏医药》1999,25(5):377-377
宫角妊娠较为罕见,在妊娠过程中易发生子宫角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而严重危及妇女生命,治疗多以剖腹手术为主。我院自1997年开始应用宫腔镜对5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5例均为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住院的未破裂型宫角妊娠患者。年龄20~28岁,其中初次妊娠3例,有流产史2例,有生产史1例。5例均有停经史,时间为32~60天。有2例曾先误诊为早孕,1例行药物流产后未见绒毛脱出,l例刮宫后肉眼及病理检查无绒毛组织,只见蜕膜样组织。有腹痛者4例,均为隐痛,阴道出血者《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的临床特征,以及评价CO2激光气化治疗Va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行CO2激光气化治疗的108例VaIN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1.2±9.5)岁,平均随访时间(37.0±12.7)月。108例患者中有71例(65.7%)同时或先前诊断为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宫颈癌。阴道镜下病灶中位数为3,病变呈多灶性分布的临床特点。其中接受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查的患者86人,治疗前HPV阳性率为75.6%(65/86)。经初始治疗后病灶残留率为14.8%(16/108)、初始治愈率为85.2%。随访期间病变复发9例,复发率为8.3%。病灶残留及复发患者均接受重复激光气化治疗。有2例因阴道鳞状细胞癌转至肿瘤专科医师处治疗,其余均治愈,累计治愈率为98.1%。术后发生阴道粘膜溃疡伴感染1例,性生活满意度下降3例。术后HPV转阴率为76.9%,平均转阴时间为(13.2±3.1)月。结论:VaIN的发生与外阴、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宫颈癌密切相关,阴道镜下病变呈多灶性分布的临床特点。采用CO2激光气化治疗VaIN安全有效,初始治疗后有一定的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但重复治疗效果好,可作为VaI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术后应注意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制备188Re标记丙氧鸟苷(GCV)白蛋白纳米微球(^188Re-GCV-BSA-NP)。方法通过蛋白交联固化的方法制备GCV-BSA-NP,并测定GCV-BSA-NP的体外释药特性;采用预锡化直接标记法对GCV-BSA-NP进行188Re标记,同时观察188Re-GCV-BSA-NP体外稳定性。结果GCV-BSA-NP为大小不等的规则性微球,微球直径不等,但多集中在250-290nm。GCV-BSA-NP总的标记率〉90%,放化纯〉95%,放射性比活度1.85×105MBq/μmol。标记物放置于37℃的PBS(pH7.4)溶液中,在24h时放化纯为95%。结论预锡化直接标记法简便快速,能够得到较高的标记物放化纯度,稳定性好,GCV-BSA-NP具有明显的缓释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形成肿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体内实验分Hela对照组、Hela/TK Hela(1∶9)组、Hela/TK Hela(1∶1)组和Hela/TK组。分别按实验组别要求接种3.0×106细胞/只于BALB/C小鼠的右腋窝皮下,观察各组肿瘤形成及肿瘤治疗情况。治疗结束后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ANOVA)。结果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可明显抑制Hela/TK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GCV治疗后,Hela/TK Hela(1∶9)、Hela/TK Hela(1∶1)组和Hela/TK组分别较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约11.1%、30.6%和47.2%;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对子宫颈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中HPV6/11型和HPV16/18型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7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病人官颈分泌物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FQ-PCR检测HPV6/11型和HPV16/18型阳性总检出率为88.5%(69/78),其中尖锐湿疣病人HPV6/11型阳性为100%(36/36),HPV16/18型阳性16.7%(6/36);重度官颈糜烂者HPV6/11型阳性为8.3%(1/12),HPV16/18型阳性66.7%(8/12);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Ⅰ)HPV6/11型阳性为100%(9/9),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CINⅡ、Ⅲ)级病变HPV6/11型阳性为18.2%(2/11),HPV16/18型阳性为90.9%(10/11)。官颈癌病人HPV16/18型阳性为90%(9/10)。结论 FQ-PCR对HPV的分型特异性强,可避免假阳性的发生,对临床诊断生殖道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选用3种常用且较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对其在卵巢癌治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以探讨3种标志物在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