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恶性血液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多见,但相关恶性血液病并发DVT的临床报道鲜见。现就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恶性血液病并发DVT的14例患者做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2.
去甲万古霉素为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力。临床主要用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治疗。但其肾毒性使该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本文观察了54例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时继发感染的病例,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探讨尿特种蛋白与肾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3.
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静脉滴注联合三联药物[MTX,阿糖胞苷(Ara-C),地塞米松(DXM)]鞘内注射(三联鞘注)是预防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989年12月~1997年6月我们使用该方法于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白血病化疗所致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所致腹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液、口服蒙脱石散、静脉营养支持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2次/d,温开水溶解后口服。对照组除不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外余处理与观察组完全相同。治疗3 d后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ET)、降钙素原(PC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 d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ET、PCT和TNF-α水平[(0.35±0.09)EU/m L、(7.67±1.25)μg/L、(173.67±36.48)pg/m L,(0.29±0.07)EU/m L、(5.18±0.73)μg/L、(138.34±30.42)pg/m L]较前[(0.42±0.14)EU/m L、(10.19±2.76)μg/L、(215.47±40.23)pg/m L,(0.44±0.11)EU/m L、(9.95±2.97)μg/L、(219.95±38.17)pg/m L]均明显下降(t=2.27、2.42、2.34、2.87、3.42、2.99,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2.13、2.39、2.17,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佳(91.89%比72.97%)(χ2=4.57,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直接补充白血病化疗后腹泻患者的肠道益生菌的数量,纠正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重建肠黏膜菌群生物屏障,促进肠黏膜上皮修复,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功能,降低血清ET、PCT和TNF-α水平,保护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5.
沙立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有较好疗效,多数学者认为沙立度胺治疗MM与其抗血管作用有关,但其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我们观察了沙立度胺单药治疗难治或复发MM(RRMM)的疗效,并同时测定了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老年复发/难治性AML患者(69-8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地西他滨,15 mg/m~2,d 1;阿克拉霉素,10 mg/m~2,d 3-6;注射用阿糖胞苷,10 mg/m~2,d 1-14;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d 1-14)。对照组采用标准CAG方案(阿克拉霉素20 mg/m~2,d 1-4;注射用阿糖胞苷,15 mg/m~2,d 1-14;G-CSF400μg/(m~2·d),d 1-14)。2周1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1年生存率,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CR 55.00%(11/20),OR 85.00%(17/20)(P 0.05);CAG组CR 30.00%(6/20),OR50.00%(10/20)。截止至2018年2月,40例患者中17例存活,20例死亡,3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12(2-35)个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13(2-35)个月,1年OS率为70.00%;CAG组中位生存时间10(2-31)个月,1年OS率为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WBC、Plt数高于CAG组,Hb水平低于C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AG组(65.00%vs 25.00%,50.00%vs 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CAG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AML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并无差异,但不良反应增加,在临床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给予预防性处理。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泊沙康唑口服悬液初级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后发生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所有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初诊AML患者206例(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后接受静脉抗真菌或诱导化疗前1个月发生IFD、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年龄>65岁),其中诱导化疗期间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悬液进行初级预防IFD的患者47例(泊沙康唑组),使用伏立康唑片进行初级预防IFD的患者61例(伏立康唑组),未进行初级预防IFD的患者98例(对照组)。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诱导化疗期间IFD的发生率及泊沙康唑口服悬液、伏立康唑片的药物安全性。结果(1)泊沙康唑组出现5例(10.6%)IFD,均为拟诊病例;伏立康唑组出现11例(18.0%)IFD,其中拟诊7例,临床诊断3例,确诊1例;对照组出现35例(35.7%)IFD,其中拟诊19例,临床诊断11例,确诊5例。泊沙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IFD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泊沙康唑组IFD的发生率低于伏立康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泊沙康唑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伏立康唑组[12.8%(6/47)比32.8%(20/61),P<0.05]。结论(1)AML诱导化疗期间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悬液或伏立康唑片进行初级预防,可以明显减少IFD的发生率;(2)AML诱导化疗期间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悬液和伏立康唑片进行初级预防IFD的疗效相当,但泊沙康唑口服悬液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auto-HSCT治疗的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非特指型12例,NK/T细胞淋巴瘤6例,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4例,其他类型2例。预处理均采用SEAM方案(司莫司汀-足叶乙甙-阿糖胞苷-马法兰)。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auto-HSCT,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2)d、12(7~44)d。中位随访22.3(4.1~77.1)个月,2年预计总生存(OS)率为(77.6±6.9)%,2年预计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7.0±7.4)%,中位OS、PFS时间均未达到,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1%。移植前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uto-HSCT治疗是经慎重选择的老年NHL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的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患者16例,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动员,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MNC分离,对每份采集物计数MNC和流式细胞仪计数CD34+细胞,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的MNC为0.10×108~2.62×108/kg,CD34+细胞为0.50×106~35.25×106/kg,移植物中的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94,P<0.001). 结论 MNC计数和CD34+细胞计数均能可靠预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