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国是目前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衰老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导致的健康相关损伤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将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拟通过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由专职研究人员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现场体格检查、生物样本收集、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样本数据收集,并进一步建立老年人群多模态精准医学亚队列,基于多组学方法角度,识别老年人环境、膳食、及遗传变异对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为开展老年人群老龄化相关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及疾病预防和控制相关靶点提供证据支持。可以为老年相关疾病防控、减轻疾病负担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本文对该队列的背景、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营养状况,为制定老年患者膳食计划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老年T2DM患者(60~79岁)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同时采用膳食频率调查法对其膳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70例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比例分别为50.00%、13.10%、50.59%,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5.29%。日常膳食高于推荐量比例的食物主要为盐(54.12%)和油(58.82%),低于推荐量比例的主要为奶类及其制品(100.00%)、水果类(97.65%)、蔬菜类(84.70%)等。能量摄入基本合理,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符合推荐值比例分别为50.59%、11.76%、28.82%。维生素E、铁的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比例较高,其余各种营养素达到推荐摄入量比例较低。结论门诊老年T2DM患者体重控制不理想,血糖血脂控制达标率低;膳食结构不合理,一些营养素摄入量达不到推荐摄入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收集新邵县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临床感染病例。从痰标中分离菌株,采用V因子、X因子、V+X因子卫星试验及嗜血杆菌生化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头孢硝基酚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用嗜血杆菌药敏试验卡和K-B法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呼吸内科(11株,34.4%)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内分泌科患者次之(8例,25.0%); 60岁以上感染者26例(81.2%);男27例(84.4%),女5例(15.6%)。96.9%的患有1种或1种以上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等较多。32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17株(53.1%),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5%,65.6%,40.6%);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尚未发现耐药株。 结论32例流感嗜血杆菌成人呼吸道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为主、男性高于女性,被感染者多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基础疾病,且在冬春季节感染所占病例最多;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严重耐药性,且提示一种低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在抗生素的压力之下被选择出来;亚胺培南 氨曲南可做为产酶菌株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4.
背景 动态血糖监测(CGM)在门诊患者治疗中应用较少,基于CGM进行糖尿病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对血糖谱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 基于回顾性CGM结果,对使用口服降糖药的门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评价其对患者血糖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使用口服降糖药的T2DM患者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给予CGM。入组患者给予门诊教育,即第1~3天维持原降糖治疗方案及生活习惯;第4天下载并分析CGM数据,结合患者饮食、运动等门诊教育,第6天取下CGM传感器和记录器,下载数据。比较第2天和第5天动态血糖数据[24 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结果 基于CGM结果,给予门诊教育后(第5天)T2DM患者的MBG由(8.34±1.97)mmol/L下降到(7.85±1.65)mmol/L,TIR由(78.21±24.64)%上升到(84.28±21.87)%,MAGE由(4.53±2.25)mmol/L下降到(3.80±1.80)mmol/L(P<0.05)。按糖尿病病...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孕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01/2019-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住院的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孕妇163例,按分娩结局分为VBAC组和紧急剖宫产(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ECS)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及母儿结局.结果 VBAC成功率为80.37%(131/163),产后出血发生率3.68%(6/16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45%(4/163).TOLAC孕妇的引产率为16.56%(27/163),其中引产成功19例(70.37%),引产失败8例(29.63%).无子宫破裂、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VBAC组分娩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年龄低于ECS组,既往有自然分娩史的孕妇比例高于ECS组(P<0.05).VBAC组分娩孕周、引产率低于ECS组,分娩镇痛率高于ECS组(P<0.05).结论 在严密监测下行TOLAC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时BMI、年龄、孕周、既往产次、既往阴道分娩史、分娩镇痛、引产与VBAC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生物安全是指人们对于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造成不安全的防范[1]。近年来,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现结合本院检验科实际情况和管理体会,对生物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方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敬老院老年人日常饮食习惯和认知功能状况,为探明饮食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1家各型敬老院60岁老年人230人,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调查方式,使用自编老年人营养健康情况调查表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调查.结果 有认知功能障碍者151人(65.65%),其中轻度认知损害者16.08%、中重度认知障碍者49.57%.摄入的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的平均摄人量分别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91.10%、27.88%、64.63%、33.45%.其中摄入蔬菜、水果、肉类、奶类量与认知状况的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重庆市敬老院老年人的认知状况较差,豆类、蔬菜、水果、鱼虾的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相差较大,建议敬老院调整饮食结构,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改善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分析20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MCV)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MCV抗体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例RA患者血清标本,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检测其抗MCV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计算并绘制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抗MCV抗体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86.0%和70.5%,特异性分别为92.5%和48.3%,Kappa系数分别为0.78和0.28。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置信区间为0.875~0.975)。结论抗MCV抗体是诊断RA的良好指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RF,对于辅助诊断RA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9.
部分DM患者使用胰岛素后会导致外源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EIAS),常表现为对大剂量胰岛素不敏感的血糖波动。本文报道了2例使用地特胰岛素引起EIAS的患者,在更换胰岛素并使用口服药治疗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20.
0 引言 短肠综合征(SBS)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短肠康复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我们近期诊治2例病人,其中1例为全小肠切除.肠外营养(PN)、谷氨酰胺(Gln)和生长激素(GH)在这2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