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8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2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余建兴 赖圣杰 王鑫 廖巧红 冯录召 冉陆 许文波 邱燕子 张子科 黎孟枫 吴建国 刘玮 袁正宏 陈瑜 赵世文 王新华 赵卓 余宏杰 景怀琦 李中杰 杨维中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3):199-204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173家医院的门/急诊中开展腹泻监测,收集腹泻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同时采集病例粪便标本,送58家网络实验室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并分析2009-2013年不同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诺如病毒检出率。结果 在34 031名腹泻监测病例中,有11.6%的病例检出诺如病毒。其中6~23月龄儿童和>45岁人群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3.7%和12.4%。一年中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诺如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7%和11.6%;而亚热带地区,以秋季检出率最高(14.3%)。诺如病毒检出的主要型别为GⅡ组(89.9%)。结论 诺如病毒对我国各年龄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和中老年门诊腹泻病例中较为常见,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征,且不同气候带地区的流行高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2.
43.
庚型肝炎病毒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情况及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HD患者血清HGV RNA,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输血、肝功能损害及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HD患者HGV感染率达14%,远高于正常对照人群。HG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提示: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输血次数的增加,HG 相似文献
45.
46.
新型甲型H1N1流感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9年5月24日至7月1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68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6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1)不同性别和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和发病,但主要见于青少年,女性患者偏多.(2)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大多数为中低热,发热持续时间为1~4 d;主要症状包括发热(98.5%)、咳嗽(83.8%)、咽痛(52.9%);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95.6%)、扁桃体肿大(54.4%);少数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3)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和前白蛋白下降比较常见.(4)在奥司他韦治疗的前提下,患者病毒转阴时间1~7 d,中位时间4 d.结论: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在不同国家扩散.该次流行期间的感染者大多表现出轻微的症状,患者很快痊愈. 相似文献
48.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3′NCR),以促进对HCV基因组复制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两种方法,从上海地区感染HCV的病人血清中,扩增获得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一是用套式PCR直接扩增,二是先分别获得HCV3′NCR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再将两片段进行融合PCR。PCR产物进行测序后作同源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3′端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并与基于5′端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检测HCVRN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结果序列分析表明,中国丙型肝炎病人HCV基因组3′非编码区由4部分组成:高度变异区、Poly(U)区、Poly(U/C)区和98碱基区。同源性分析显示,98碱基区在不同分离株间高度保守并与国外报道株一致,而Poly(UUC)区存在较大差异。3′端非编码区和5′非编码区RTPCR检测血清HCVRNA有较高符合率(95%)。结论HCV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3′末端(98碱基),在不同分离株间的高度保守性提示,该区在HCV基因复制中起重要作用。基于3′非编码区的RTPCR方法,将有助于HCV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49.
丙型肝炎病毒全长cDNA模板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具有功能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全长cDNA克隆。方法 应用长模板RTPCR法扩增1份上海地区HCV感染者血清的RNA(基因型为1b),分段扩增、融合拼接成9.2kb的基因片段,克隆人含有HCV基因两端非编码区序列的载体作为模板。为检测此过程是否发生对特定变异株的选择,分析4个独立克隆的HVRl序列。对原核细胞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NS3蛋白酶及解旋酶,以蛋白印迹实验确证其免疫反应性。并构建NS3/4A-SEAP表达系统检验NS3的蛋白酶活性。结果 获得丙型肝炎病毒全长cDNA模板。不同克隆间HVR1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提示长模板RT-PCR所制备HCVcDNA具有HCV基因准种(quasispecies)的特性。该模板编码基因在原核细胞内得到高效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在NS3/4A-SEAP表达系统内,NS3可切割、释放其下游的SEAP,具有蛋白酶活性。结论 本工作为构建全长功能性HCV cDNA模板及感染性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嗜肝 DNA 病毒核衣壳装配是病毒复制周期的一个中心环节,需要3种病毒成分(前基因组 RNA、核心蛋白、多聚酶蛋白)特异和有次序地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核心蛋白的氨基端具有自我组装核壳的能力,而羧基端具有结合核酸、稳定核壳的作用;多聚酶蛋白的4个区域均为介导前基因组 RNA 包装所需:前基因组 RNA 上存在的包装信号决定其选择性包装。本文最后讨论了嗜肝 DNA 病毒核衣壳装配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