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婴幼儿血管瘤中周细胞的分布、表型及其演变。方法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应用α-SMA作为标记抗原观察血管瘤中周细胞的分布,应用透射电镜和TUNEL染色观察周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增生早期和中期,血管瘤细胞团中有大量周细胞,周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同进行微血管发生;增生晚期,血管瘤周细胞大量凋亡;消退早期,微血管周围有少数周细胞;此后微血管逐渐闭塞,血管瘤周细胞也逐渐消失。结论周细胞是血管瘤的主要组成细胞之一,血管瘤周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同进行微血管发生和发展而主导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2.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各阶段婴幼儿血管瘤标本52例、海绵状静脉畸形25例、动静脉畸形9例、毛细血管畸形2例、正常皮肤软组织5例。应用En 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lut1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结果增生早期,较多血管瘤内皮细胞表达Glut1;增生中期,绝大部分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散在分布的内皮细胞表达Glut1;增生晚期,Glut1表达迅速减弱;消退期血管瘤微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Glut1。所有海绵状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正常皮肤软组织中的小动静脉和微血管均不表达Glut1。结论Glut1是血管瘤内皮细胞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型,而不是其固有特征,Glut1表达是血管瘤内皮细胞适应代谢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104.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为儿童最常见的体表软组织肿瘤之一。亚洲儿童的发病率接近1%,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有自行消退倾向,但由于增生期的IH也可能发生溃疡、坏死等并发症,少数体积巨大的IH甚至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力衰竭[1-3],  相似文献   
105.
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微创手术矫正足拇外翻畸形.方法 应用自制手术器械,经皮肤小切口锉除第一跖骨远端及趾骨近端的骨赘,用3-0可吸收性强生薇乔缝线在切口两侧真皮组织内,纵向褥式缝合牵引固定跖趾关节.术后给予绷带"8"字形包扎.结果 共治疗40例患者,74足.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足拇外翻畸形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至5年,优良率为98.6%.结论 本微创手术效果可靠,简单易行,可作为矫正拇外翻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究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辅助脂肪颗粒移植(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在填充面部软组织凹陷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经笔者医院诊治的面部软组织凹陷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局部肿胀吸脂术于下腹部抽取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研究组经分离、纯化后获取的ADSCs与脂肪颗粒混合均匀后以填充面部软组织凹陷;对照组单纯采用脂肪颗粒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并调查其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43/43)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34/4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1%(1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L可通过提高自体脂肪颗粒存活率以达到较好的面部软组织凹陷填充效果,对患者面部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在面部软组织凹陷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踝关节以下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缺损的部位、形状、面积设计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转移修复踝关节以下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皮瓣今部成活,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随访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结论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面积大,成活率高,不损伤踝关节以下的主要血管,修复踝关节以下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8.
综合治疗巨大神经纤维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纤维瘤是一种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但也可有阶段性生长加速。神经纤维瘤病是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和皮肤^[1,2],其治疗较为困难。应首选手术切除治疗。但对于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切除面临着失血过多的风险及瘤体切除后创面修复两大难题^[3]。如何减少术中出血,是切除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9.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病理结构观察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病理结构,探讨其畸形的病理机制。方法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42例,正常中型静脉、小静脉各12例,HE染色观察病理结构,测量海绵状静脉畸形、中小静脉的血窦(管)半径、血窦(管)壁厚度,计算血窦(管)半径与血窦(管)壁厚度的比值。结果 海绵状静脉畸形的血窦壁很薄、平滑肌细胞少,血窦半径与血窦壁厚度的比例明显大于正常中小静脉;海绵状静脉畸形的病理结构可分为蜂窝型、沟渠型和混合型3种类型。结论 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血窦的发育过程中存在血管塑型障碍,血窦壁张力减低,这是畸形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中央楔形切除及非对称性Z形切口小阴唇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借鉴Giraldo术式基础上,提出了数值化的切口设计和组织切除;改变Z形切口为不对称的矩形瓣加斜行切口;小阴唇内外侧面反向设计.整形后的小阴唇近游离缘为两个矩形瓣相嵌合,其再与近小阴唇基底部的一斜行切口线相接.小阴唇内外两侧面的切口分别为反向设计.使之两侧面的切口相互错开,没有明显重叠.结果 应用治疗11例小阴唇肥大患者,小阴唇游离缘弧度自然、切口两侧无明显色差.结论 本术式定点准确,设计规则,掌握容易,适应证广,对不同程度的小阴唇肥大均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