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IL-10 对尾加压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对血管活性肽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上,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参入测定VSMC DNA合成速率,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法测定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nsion kinase,FAK)的表达及活性.结果:IL-10(10-10~10-8g@ml-1)呈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UⅡ(10-8mol@L-1)诱导的VSMC3H-TdR参入增加(P<0.05或P<0.01)和FAK的活性上调(P<0.05),但各组间FAK的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10可能通过抑制FAK活性的上调,而拮抗UⅡ刺激的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42.
薛源  薛林  张铭  李伟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109-109
病例男,48岁,因发现双下肢蚯蚓状团块20余年,双小腿胀痛不适1年入院。查体双小腿浅表静脉迂曲、扩张;双下肢胫前至足背部皮肤色素沉着;局部表皮无破溃;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双下肢血管彩超: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右下肢明显)。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术后2 w伤口拆线后,出现右小腿中下段切口少量溢液,伤口局部渗液,细菌培养阴性。给予伤口换药、盐水纱条引流,引流较清亮液体量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3例盆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imentin,CD34,Bcl-2,CD99,CK,SMA,S-100,EMA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3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光镜下肿瘤细胞由长梭形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束状结构,瘤细胞间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无特殊的组织构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entin、CD34、CD99、Bcl-2呈阳性,S-100、EMA、SMA、CK均为阴性。结论 SFT是一组可发生全身各部位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其特殊的免疫表型,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本病多呈良性经过,少数病例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潜伏期妊娠梅毒患者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36例潜伏期妊娠梅毒患者分成治疗组与不接受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检测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并在产后和新生儿做相同的检测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后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血浆梅毒螺旋体DNA阳性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引产、死胎、早产和宫外孕4种严重不良妊娠结局者及新生儿梅毒螺旋体抗原颗粒凝集试验和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同时阳性者发生率随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值增高而增高。结论潜伏期妊娠梅毒患者血浆梅毒螺旋体DNA定量对不良妊娠发病率有重要的影响,潜伏期梅毒的孕妇应早期足量正规治疗以防止胎儿感染,有效减少妊娠不良结局,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及炎症相关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体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于2002-122003-09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16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加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质量浓度。结果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者和冠脉三支病变的比例显著增多。与肾动脉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肾动脉狭窄者血清hs-CRP和IL-6质量浓度较高。结论肾动脉狭窄与严重冠脉病变相关,炎症状态可能是这一联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与术前抗栓治疗关系密切,但至今还没有理想的临床指标评价PCI术前的抗栓治疗效果。Sonoclot是一种以血液黏度为基础体外实时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方法。本研究拟入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前进行Sonoclot检测,评价Sonoclot指标与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的相关性,寻找可以评价PCI术前抗栓疗效的指标。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收住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心肌标记物升高至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与否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使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Sonoclot coagulation&platelet function analyzer,SCA,SIENCO,Inc,USA)完成ACT(activited clotting time,激活凝血时间)、CR(clot rate,凝血速率)、PF(platelet function,血小板功能)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共入组患者246例,其中,男性163例(66.3%),女性83例(33.7%),年龄分布于27~87岁之间,平均(64.3±11.2)岁。其中119例(48.4%)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与未发生者相比,性别、术中肝素用量、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Sonoclot测得的肝素化前CR(gbCR)在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1.32比19.83,t=-2.000,P<0.05)。进一步按照gbCR的75%分位数(gbCR=24)将患者分为两组,结果显示,gbCR高于四分位数患者围手术期心梗风险明显增加(OR:1.94,95%CI:1.05~3.59,P=0.04)。对性别、年龄、BMI、多支血管病变、肝素用量、PT值、FIB值、gbCR等多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bCR是PCI围手术期心梗的独立预测因素(OR=2.36,95%CI:1.05~5.28)。结论肝素化前CR值与PCI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对该指标的监测可能会预测PCI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7.
患者 ,女 ,6岁 ,因面色苍白半年 ,加重伴发热 1个月余 ,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查体 :T 3 6.6℃ ,P 80次 /分 ,R 2 0次/分 ,Bp 10 0 / 70mmHg。营养差 ,重度贫血貌 ,在锁骨上及左腹股沟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在中上腹部可触及一直径 8cm包块 ,质硬 ,表面光滑 ,活动差 ,有压痛 ,移动性浊音 ( -)。血常规 :Hb 5 7g/L ,平均红细胞溶积 66.4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2 0 .1pg ,WBC 6.8× 10 9/L ,N75 % ,L 2 5 %。白蛋白 3 5 g/L ,球蛋白 48g/L ,白 /球 =1∶1.4。血清铁 5 .6μmol/L ,转铁蛋白 1.7mg/L。术前诊断 :腹腔恶性肿瘤。术中发现 :…  相似文献   
48.
颌下及颈淋巴结结核30例临床分析王菊仙,薛林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617023)关键词结核,淋巴结,肿瘤,误诊颌下及颈淋巴结结核为单个或多个包块,临床上易误诊为良性或恶性肿瘤。笔者将1988年至1993年间收治的颌下及颈淋巴结结核30例报...  相似文献   
49.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非常少见,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增加而逐渐被认识.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通常为肿瘤引起腹部不适及疼痛时被发现或在常规体检中偶然发现.本文通过对5例SPN光镜观察、免疫表型研究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998年以来收治的5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2.5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界限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与皮肤或胸肌无粘连;针吸细胞学及术前冰冻病理学检查常不能明确诊断,5例手术标木经病理切片检查,光镜下均确诊为乳腺恶性淋巴瘤.结论 本病易误诊,病理学提示本病来源于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病理切片常发现淋巴上皮损害,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诊断,经手术+化疗和(或)放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