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疾控人员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指导当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分别调查省级、市级和区/县级单位疾控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95%以上的疾控人员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较好;50%左右的疾控人员认为患艾滋病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害怕别人知道;40%左右的疾控人员对由不良行为感染HIV的患者心存厌恶态度;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时,61.8%的疾病控制人员愿意做全部的工作;在自己感染HIV后,68.3%的疾控人员认为能够正常工作生活。不同单位级别间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别;但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别,且差别不一致。结论应加强HIV/AIDS态度和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端正疾控人员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32.
摘要:为了分析宜昌市2010-2016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情况,为目标人群艾滋病防治策 略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和科学依据,本研究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调查期内符 合纳入标准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采集样本量约400人/年,2010-2016年共采集2755人,进行艾滋病知 识知晓率、相关行为的问卷调查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10-2016年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人群平均年龄为16~76 (34.94±10.38) 岁,主要以宜昌市汉族、已婚、青壮年 为主;艾滋病总知晓率为84.97%,呈上升趋势(χ 2=8.685,犘=0.002);HIV 阳性检出率、梅毒阳性检 出率均呈上升趋势(χ 2=9.284,犘=0.002;χ 2=11.577,犘=0.000);近三个月与暗娼/临时性伴发生性 行为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χ 2=14.433,犘<0.05;χ 2=6.670,犘<0.05);最近一年内接受干预/宣传服 务的比例有下降趋势(χ 2=67.857,犘=0.000)。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应作为宜昌市艾滋病防治重点关注 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多方位的、全面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倡导安全套的使用,同时调动医务 人员的积极性、探索行而有效的干预机制与方式,减少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关键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病毒;哨点监测;血清学监测;行为学监测;知晓率;干预服务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3 0392 03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HIV/AIDS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向.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某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共110名,进行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 约90%的调查对象对HIV/AIDS相关知识掌握较好;75%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艾滋病是不光彩的事情,害怕别人知道;37.3%的教师和13.7%的医学生对由不良行为感染HIV者心存厌恶态度;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时,仅有32.2%的教师和51.0%的医学生愿意做全部的工作;在自己感染HIV后,仅有55.9%的教师和54.9%的医学生能够正常工作生活.教师和医学生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但态度和行为存在差别(P<0.05),且差别不一致.结论 应加强HIV/AIDS态度和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端正医学院校教师和医学生对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湖北省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湖北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21.29%.年均发病率在15/10万以上的高发地区为武汉市、十堰市、荆州市和恩施州.男女性别比平均为0.83:1.各年龄组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在增长,以65岁及以上年龄组增幅最大.职业分布以农民所占构成比最高.各期梅毒报告发病数构成比均呈增长趋势,但以隐性梅毒增幅最大.结论 湖北省梅毒报告病例数继续增加,应加强预防控制措施实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湖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退出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湖北省MMT门诊入组接受MMT者,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吸毒史、MMT等信息,对其MMT的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 716例MMT者,男女性别比为3.34∶1(20 557∶6 159);保持治疗时间为0.01~15.72年,中位时间为2.21(95%CI:2.16~2.26)年。截至随访终点,退出治疗比例为86.75%(23 175/26 716)。MMT者入组0~、2~、4~、9~和14~年累积保持治疗概率分别为67.61%、40.24%、30.03%、15.49%和6.56%。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退出治疗风险较高的因素包括少数民族(HR=1.66,95%CI:1.52~1.82)、有职业(HR=1.05,95%CI:1.01~1.08)、无强制隔离戒毒史者(HR=1.04,95%CI:1.01~1.09)、入组治疗年份为2016-2021年者(HR=1.46,95%CI:1.35~1.58);退出治疗风险较低的因素包括入组时年龄≥60岁者(HR=0.56,95%CI:0.42~0.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HR=0.83,95%CI:0.75~0.91)、其他城市门诊(HR=0.90,95%CI:0.87~0.93)、吸毒年限≥20年(HR=0.72,95%CI:0.66~0.80)、日服药剂量≥90 mg(HR=0.73,95%CI:0.69~0.78)和入组治疗年份为2011-2015年者(HR=0.93,95%CI:0.89~0.97)。结论 湖北省MMT者退出治疗比例较高。退出治疗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MMT者的日服药剂量是在安全情况下可加以干预的因素,应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维持在较高服药剂量。  相似文献   
36.
湖北省六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或无)地区一般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艾滋病疫情较重、中、轻地区的1080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问题掌握情况不平衡,其中性传播、母婴传播、一起进餐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均达到了2005年的指标要求(城市75%以上,农村45%以上)。调查对象对于一起进餐、蚊虫叮咬可以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误解可能是造成他们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不宽容的部分原因。结论应加强疫情较重地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针对目前目标人群不足的认知,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7.
传统电刀头是一种固定在电刀手控柄上及脚控手柄上的金属头,头端的横截面积较大(约3 mm2),这样通过的电流强度就较大,从而造成局部较大面积的高温,导致患者治疗周围组织不必要的损伤,造成部分手术患者术后皮下脂肪液化及刀口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不便于外科精细手术的使用.为避免上述缺点,我院手术室于2000年5月对传统电刀头进行了改进,并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东北地区8种老鹳草总鞣质的含量。方法:采用总酚测定法对老鹳草属8种老鹳草的总鞣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突节老鹳草总鞣质含量为1.57%;鼠掌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0.71%;块根老鹳草灰背中总鞣质含量为0.273%;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1.71%;毛蕊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0.88%;北方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0.897%;灰背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0.62%;长白老鹳草中总鞣质含量为2.125%。结论:该实验方法稳定、可靠,操作合理,为系统开发、利用该药用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资料,对不同性别HIV/AIDS病例的异性性接触传播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湖北省2016—2017年共报告3 641例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的HIV/AIDS病例(已排除异性性接触史分类不明12例),其中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1 766例,占48.50%。男性HIV/AIDS病例2 508例,以商业性和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分别为1 344和1 092例,占53.59%和43.54%;女性HIV/AIDS病例1 133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传播为主,分别为674和333例,占59.49%和29.39%。随年龄增加,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随文化程度降低,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降低,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比例升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比例升高(均P0.05)。结论湖北省2016—2017年报告的异性性接触传播感染HIV/AIDS病例以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传播为主;高年龄、低文化程度的男性经商业性性行为传播风险较高,女性经配偶/固定性伴传播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新发现经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中晚发现病例特征以及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选择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湖北省新发现经性传播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晚发现病例的特征,比较晚发现比例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影响病例晚发现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012-2016年湖北省共报告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 11 832例,晚发现病例的比例为39.92%(4 723例),其中同性传播及异性传播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分别为27.09%和4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609,P<0.001)。4 508(已排除经推算的215例晚发现病例)例晚发现病例中,男性为主(79.41%);年龄组主要集中在35~64岁(63.38%);汉族为主(96.69%);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66.88%);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71.78%);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7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越大、经异性途径传播、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是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主要因素。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结论 现阶段湖北省新发现经性传播HIV/AIDS中晚发现现象依然突出,应针对不同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发现策略,强化医疗机构主动提供检测咨询(PITC)和自愿咨询检测服务作用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男男性行为人群检测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