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纤维软骨性间叶瘤(fibrocartilaginous mesenchymoma, FM)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2020—2022年4例FM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对其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为会诊病例, 患儿女, 10岁。CT示骶骨和L5关节突骨质破坏。例2, 患儿女, 7岁。右尺骨远段病灶合并病理性骨折。例3, 患儿男, 11岁。左侧胫骨近端干骺端骨质破坏。例4为会诊病例, 患儿男, 11岁。左侧桡骨远端干骺端病灶伴骨皮质破坏。镜下肿瘤均由多量的梭形细胞成分、透明软骨结节和小梁状的骨构成。梭形细胞区域细胞密度低至中等, 呈束状或交叉排列, 梭形细胞轻至中度异型, 例1间质富于黏液。透明软骨结节呈骺板软骨样排列。骨小梁周围被覆骨母细胞。例2~4均未发现GNAS、IDH1/IDH2基因突变和MDM2基因扩增。结论 FM罕见, 多位于长骨的干骺端, 其次为髂骨、耻骨和脊柱骨;好发于青少年。增生的梭形细胞、透明软骨结节和编织骨的形成是FM...  相似文献   
32.
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FD)也称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进展缓慢的良性纤维性骨病.以往认为是瘤样病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其病因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目前对FD的本质仍存在较大争议,但在发病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3.
前列腺癌治疗后的组织学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后的组织学效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2例前列腺癌治疗后4~36月作1~2次穿刺活检复查。将治疗前后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改变作对比分析。对残余癌的治疗效应进行分级并作随访。结果 治疗后残余癌检出率59%,13例有残余癌病例中,5例重度、5例中度、2例轻度治疗效应。有3例治疗后活检发现无明显治疗效应的癌灶,4例单纯内分泌治疗病例疗效明显比合并放疗者差。残余癌PCNA表达下降与治疗效应增强有相关性。同时,良性前列腺组织也产生一系列治疗诱导的形态改变。结论 为防止误诊和不适当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医师应熟悉前列腺癌治疗后的形态改变,对有残余癌的病例应作效应评级。检查是否存在无明显治疗效应的癌灶,以区分阳性活检中的治疗成功者和失败者,从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常用免疫组化标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基底细胞消失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形态学指标之一,高分子量CK(34βE12)是前列腺基底细胞特异性标记抗体,它用于判断有结构异常的腺体基底细胞是否已经消失,从而有助于鉴别腺癌和绝大多数良性增生性病变。但它不是鉴别腺癌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的绝对指标,也无法鉴别基底细胞肿瘤的良恶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和雄激素受体(AR)标记用于确定肿瘤是否来源于前列腺,对于诊断特殊类型前列腺癌有重要价值,对诊断膀胱、骨骼和其他脏器内转移性前列腺癌也极有帮助。KP-1客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有助于将低分化前列腺癌、经放疗或激素治疗后空泡变性的残余前列腺癌与以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良性病变相鉴别。S-100显示穿刺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它和低分子量CK合并应用可提高神经周围癌浸润的检出率。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与PSA、PAP合并应用,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与原发于前列腺或直肠的类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也有助于诊断恶性度较高的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前列腺癌。CD34、CD117则有助于诊断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起源的间质肿瘤,并可与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35.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患者男,23岁。因持续高热伴肺部多发性结节3个月,于1985年11月18日入院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患者病后曾疑诊为肺炎、肺结核、肺肿瘤及肺霉菌感染,给予相应治疗措施,病情反见恶化。体检: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泻2月反复加剧,于1980年1月18日入院(住院号80241)。入院诊断:慢性肠炎。经对症处理病情缓解。因自诉一周来有轻度吞咽不适而作上消化道检查。钡餐:未见异常。胃镜:距门齿40cm 贲门部见直径0.3cm 小溃疡,底部黄色,边缘出血,余无异常。在溃疡处取芝麻大组织三块,刷片三张。病理报告:贲门高分化腺癌(见图);刷片查见异型增生细胞。1980年1月30日作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切除标本见贲门部有0.3×0.5cm 粘膜轻度隆起,表面糜烂。切除标本全部包埋(共56个蜡块,其中33个为胃粘膜席卷)。全部切片经仔细观察,未查见腺癌残留,仅见轻度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灶性轻度异型增生。原活检部位组织块经深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前列腺萎缩,萎缩后增生和梗死在穿刺中与前列腺癌的鉴别。方法:将1994年以来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发现的52例萎缩,12例萎缩后增生和2例梗死与前列腺癌作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对比分析。结果:萎缩的主要特征是腺泡上皮胞浆退缩,萎缩后增生是在萎缩小叶中出现小腺泡增生,形成萎缩和增生两种腺泡的混合,梗死是前列腺泡和间质的缺血性坏死,常伴有腺泡上皮鳞化,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将萎缩,萎缩后增生和梗死与前列腺癌区别。  相似文献   
39.
临床A期前列腺癌的病理特征和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A期前列腺癌的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好发部位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复查上海地区5所医院1 020份前列腺切除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出50例临床A期前列腺癌,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及容量分出A1期癌12例和A2期癌38例,比较病理形态差异,分析A1和A2期癌的漏诊误诊原因.结果 A1期癌以低中级别、低容量、多灶性生长为特点,A2期癌以高中级别、高容量、高浸润性伴高级别上皮内新生物为特征.在漏诊误诊的8例A期癌中,A1期癌占7例,均误诊为良性增生性小腺泡病变.A2期癌1例误诊为反应性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结论 A1期癌大多在增生的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组织易被发现,A2期癌可能是大多原发于周围带的高中级别癌浸润至前列腺中央区域.国内A期癌检出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标本取材量少和A1期癌漏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40.
患者女性,46岁。因左膝疼痛不适伴肿胀3个月就诊。患者既往无外伤史。MRI示肿块位于外上髁股四头肌与股骨之间的髌上囊内(图1)。临床诊断:左膝滑膜炎,髌上囊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