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6篇 |
内科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78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27篇 |
出版年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报道了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McAb)制备的HAg18-1血清快速EIA检测试剂对良恶性消化系疾病血清检测结果。阳性率如下:原发性肝癌(PLC)79.63%(43/54);肝硬变9.09%(2/22);乙型肝炎4.88%(2/41);胃癌23.08%(6/26);大肠癌20%(5/25)。19例胃肠炎、16名正常人均为阴性。该试剂对PLC诊断的特异性为89.52%,HAg18-1阳性与甲胎蛋白(AFP)含量无关。两者合用对PLC诊断阳性率达94.44%。 相似文献
72.
PDGF与HSC中信号传导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由之路。慢性肝损伤后,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胶原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同时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细胞的过程。现已证明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核心环节,因为激活的HSC是合成ECM的主要细胞。慢性肝损害后,HSC被激活成一种新表型,表现为增殖、活动、收缩及ECM成分合成增多,从而为组织修复过程中ECM网络的重建提供重要支持。很多因素对HSC激活起促进作用,包括ECM组成及结构的广泛改变,数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化反应产 相似文献
73.
74.
军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军人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1995~2007年我院就诊的部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472例,均接受胃镜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美蓝染色检测H.pylori感染状况,观察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结果:2472例H.pylor/感染率为61.7%。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84.2%、92.2%、83.3%。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64.6%、67.7%、71.8%、70.0%,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49.7%(P〈0.01—0.05)。在前3年随着军龄的增加,Hpylori感染率逐渐增加(P〈0.01—0.05),3年以上军龄H.pylori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炎症活动从轻度→中度→重度,其H.pylori感染率逐级增加,分别为42.7%、54.4%、73.1%,差异显著(P〈0.01—0.05)。结论:军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军人的生活特点可能有利于H.pylori的感染。 相似文献
75.
胃癌组织中HpcagA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胃癌组织 Hpcag A基因感染状况 ,探讨Hpcag A基因与胃癌的关系 .方法 采用 Warthin- Starry银染和原位 PCR方法 ,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4 0例和胃癌 (CG) 35例的胃粘膜 Hp及cag A基因感染状况 .观察非癌患者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 .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癌组织、癌旁胃粘膜组织 Hp检出率分别为 5 7% ,6 2 % ,0 %和 5 4 % ;cag A基因检出率分别为 2 0 % ,5 0 % ,2 9%和 4 6 % ,萎缩性胃炎、癌旁组 cag A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 (P<0 .0 1) .非癌患者胃粘膜单个核细胞、分叶核细胞浸润程度 cag A+组较 cag A-组、Hp+组较 Hp-组显著增多 (P<0 .0 1) ,且 cag A+组还较 Hp+组明显增多 (P<0 .0 5 ) .结论 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 cag A菌株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 cag A菌株引起更严重的炎症反应 .说明 Hpcag A菌株感染与萎缩性胃炎、胃癌关糸密切 相似文献
76.
内镜下射频电流治疗消化道疾病初探楚人俊,张毅,吴小红,张家碧,赵平,蒋明德,陈霞本文报道射频电能在内镜下进行消化道止血、息肉消除和晚期癌症治疗的初步结果。资料和方法一、仪器射频治疗仪(锦江通用电子仪器厂产,HT-300型)发生频率为750KHz的连续... 相似文献
77.
红景天甙对人肝癌细胞c-myc表达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c-myc表达的逆转作用。方法:通过不同剂量红景天甙处理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c-myc表达。结果:不同终浓度(0.5mg/ml、1.0mg/ml、1.5mg/ml)的红景天甙均能抑制SMMC-7721细胞C-myc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8%、21.6%和39.8%(P<0.01)。其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正相关。结论:红景天甙可抑制SMMC-7721细胞内c-myc的表达,提示其在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78.
红景天甙对拟高原缺氧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高原低氧环境可能导致肝脏损伤,但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红景天甙为藏药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等功能.目的:以肝动脉结扎模拟高原肝脏缺氧,了解高原缺氧对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并验证药物红景天甙对拟高原缺氧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结扎组制备肝动脉结扎模型;红景天甙+结扎组分别于结扎前2 d,1 d、结扎前2 h腹腔注射红景天甙灭菌水溶液,两组分别分为结扎1,2,4,6,8 h五个时间段;设正常对照组.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水平变化,TUNEL法观察肝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通过大鼠肝动脉结扎模拟高原肝脏缺氧可引起肝脏急性损伤.红景天甙干预处理可使大鼠血清肝功指标得到改善(P<0.05);降低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减轻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水平(P<0.05)、减少细胞凋亡(P<0.05).提示药物红景天甙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细胞凋亡起到对拟高原缺氧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加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37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分为对照组(A组):36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抗病毒组(B组):3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及阿德福韦酯10 mg/d抗病毒治疗;血浆置换组(C组):31例,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加抗病毒组(D组):38例,在联合抗病毒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HBV-DNA定量。结果 A、B、C、D组的临床好转率分别为33.3%(12/36)、46.9%(15/32)、64.5%(20/31)和71.1%(27/38);达临床好转所需时间为(138±25)d、(105±21)d、(89±18)d和(71±15)d;,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4组的HBV-DNA阴转率,治疗1个月时分别为0(0/36)、59.3%(19/32)、0(0/31)和60.5%(23/38)(B、D组vsA、C组,P<0.01);治疗3个月时分别为0(0/36)、87.5%(28/32)、3.2%(1/31)和92.1%(35/38)(B、D组vsA、C组,P<0.01)。治疗后12个月时4组的存活率分别为25.0%(9/36)、36.1%(14/32)、48.3%(15/31)和65.7%(25/38);近期临床好转患者治疗后12个月时死亡率分别为25.0%(3/12)、6.7%(1/15)、25.0%(5/20)和7.4%(2/27)(B、D组vs A、C组,P<0.05)。结论联合抗病毒加血浆置换治疗可加快肝功能好转,快速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