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8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单抗2C10为一株抗结直肠癌抗体,与卵巢癌和胃癌有交叉反应。以放射性核素111-In标记,裸鼠实验显示良好的肿瘤定位效果。临床应用共检查病人15例。其中结直肠癌11例,卵巢癌2例,胃癌2例。肿瘤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最大体积为10×8×7cm(卵巢癌):最小体积为3×3×2cm(胃癌)和3×3×5cm(直肠癌)。另外5例经纤维内窥镜、B超及X光证实。病人检查前一般行肝、肾功能及常规检查和血清CEA水平测定。注射前作过敏皮试并予抗过敏药防止过敏反应。 药检合格之2C10无菌条件下标记111-In,以2~3mCi/1mg的剂量加入100ml生理  相似文献   
4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病因、病理、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应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胃癌细胞系是胃癌研究的重要手段。但胃癌在体外生长及建立细胞系比较困难,不易获得成功。虽然目前国内外均有建立胃癌细胞系的报告,但又因胃癌的病理特征复杂,接种细胞的类型不同其细胞系所表现的生物学特性也各有差异。1982年我们开始对胃癌作体外培养,1983年8月有1例生长良好。至今已传至83代,现将建株经过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告用抗乳腺癌单克隆抗体6c6对乳癌转移淋巴结进行体外和体内放射免疫定位的研究。用DTPA法标记铟-~(111)Iodogen法标记碘~(131)。经双侧指蹼注药对7例乳癌病人和1例乳癌良性肿瘤病人进行腋窝淋巴结的体外放射免疫显像。有6例患侧腋窝显阳性影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5例有淋巴结的转移;2例显相阴性,病理结果2例均未见癌细胞转移。4例未经淋巴结封闭的病  相似文献   
44.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 ,5 0岁。 1991年 4月自觉受凉后感脐周痛 ,腹胀、腹泻、暗红色血便 ,无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等。 5月初来我院行肠镜检查见结肠肝曲处有 3cm× 4cm大肿块 ,散在溃疡 ,周围水肿。B超检查示右上腹有 5 1cm× 3 0cm“假肾症”样包块。钡剂灌肠示回盲部 8cm× 8cm充盈缺损 ,呈分叶状。再行肠镜检查仍在结肠肝曲处发现包块 ,4cm× 5cm ,表面呈黄色有溃疡。病理报告为结肠粘膜慢性炎症。体格检查未发现腹部包块。初步诊断为结肠癌。手术中见回盲部 3cm× 4cm包块 ,质软 ,浆膜略充血 ,系膜淋巴结…  相似文献   
45.
<正>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不断深入了解,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已从它是一种局部的疾病上升到认为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当肿瘤从一个细胞逐渐发展成一群细胞,在达到109细胞数之前,肿瘤的生长仅靠从周围的组织液获取营养。在此  相似文献   
4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52例术后复发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系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间隙内的肿瘤,其组织学类型繁多,部位深在,缺乏特异表现,肿瘤常较大,多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大多数腹膜后肿瘤对放疗、化疗及其他辅助治疗不敏感,而手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腹膜后肿瘤多呈低度恶性,较少全身扩散转移,局部复发后再切除率高,预后好。本文对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腹膜后肿瘤352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该类肿瘤术后复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7.
放射免疫引导下的手术(radioimmuno-guided surgery,RIGS)是八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外科新领域。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应用各种肿瘤单克隆抗体进行肿瘤诊断的技术逐渐从实验室研究过渡到临床应用。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肿瘤单克隆抗体上井注入体内,这些抗体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他组织或循环中的标以同位素的抗体大多数已被排出体外,只有肿瘤部位仍浓集着相当剂量的同位素。因为可能存在有肿瘤的部位会发出射线,所以在术中采用手持式γ-探测仪可探测到这些肿瘤部位。根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的Martin EW等研究认为,采用此项技术可以在手术中发现用常规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不易发现的隐匿的肿瘤。约30%的手术方案可能要有所更改。尤其对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时用RIGS方法可测得更多的隐匿病灶。 RIGS的主要优点是:①协助医生在术中就可较正确地对疾病作出分期,为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②使手术更为合理彻底地清除可能切除的肿瘤,从而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并提高生存率。③可更深入地了解肿瘤的(如结肠癌)播散途径,对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作出进一步了解。 目前除美国有多个医学中心合作进行临床研究外,在欧洲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亦有一些研究中心与美国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48.
胆囊切除术对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对大肠癌发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以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癌,观察大肠肿瘤发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大肠粘膜上皮细胞S期百分比;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手术前后鼠粪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含量。结果 实验组荷结节鼠大肠平均荷结节数、受检鼠大肠腺瘤发生率及S期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囊切除术后鼠粪石胆酸含量较术前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结论 胆囊切除后二甲基肼诱发的小鼠大肠肿瘤发生数量有所增加,并且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旺盛,提示胆囊切除术对二甲基肼诱发小鼠大肠肿瘤有协同促进作用,可能与术后肠道内次级胆汁酸-石胆酸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9.
医疗研究质量机构(Agency for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公布的报告指出,对乳腺造影或体格检查异常的妇女而言,磁共震成像、超声检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及闪烁乳腺造影这四种常见的乳腺癌无创检测法均不够准确,无法取代乳腺活检(http://effectivehealthcare.ahrq.gov/repFiles/BrCADx%20Final%20Report.pdf)。很多妇女因乳腺造影或体格检查异常而行活检,其中每五人就有一人患有乳腺癌,无创检查可减少活检的数量。然而,这份最新报告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 IT)基因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蛋白(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8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H IT和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80例胃癌组织中FH IT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51.3%,在癌旁组织中分别均为1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 IT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均有关(P<0.05)。结论:FH IT和PTEN基因蛋白缺失在胃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