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62.
目的通过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以探讨西红花酸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0、50、100、200、300、400μmol/L)H2O2损伤PC12细胞12 h,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不同浓度(0.1、1、5、10μmol/L)西红花酸预处理PC12细胞24 h,观察西红花酸对H2O2(200μmol/L)损伤细胞后的恢复作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罗丹明Rh123染色,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DCF-DA染色荧光照相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 H2O2(0~400μmol/L)作用PC12细胞12 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100±4.1)%、(102±1.9)%、(89±11.2)%、(52±2.6)%、(42±1.6)%、(8±0.4)%,细胞损伤呈明显的浓度依耐性;西红花酸预处理后,细胞活力由(45.12±3.15)%,分别上升为(51.88±4.24)%、(65.14±8.19)%、(57.66±5.58)%、(53.61±4.57)%;西红花酸(1μmol/L、5μmol/L)预处理组减少了线粒体膜电位(MMP)的下降,有效清除活性氧(ROS),激活磷酸化ERK1/2。结论上述实验表明西红花酸能对抗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表明西红花酸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制定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诊断量表并进行验证。方法 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症状条目池,通过德尔菲法进行调查以筛选条目,然后纳入糖尿病肾脏病患者126例,运用频率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ɑ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筛选条目,并对各条目进行赋权、确定阈值以及程度分级,最终得到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诊断量表。在此基础之上收集糖尿病肾脏病患者52例验证该量表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量表,共包含乏力,腰膝酸软、足跟痛、健忘、头晕、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牙齿松动、性欲减退9个条目,通过赋权计算,其诊断阈值为38.5分,38.5≤总分<62为轻度,62≤总分<124.5为中度,总分≥124.5为重度。通过临床小样本验证,量表的灵敏度95.2%、特异度80%、准确率92.3%。结论 该量表可以对糖尿病肾脏病肾精亏虚证进行量化诊断,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总结柳红芳教授基于伏邪理论以清、透、活、补托四法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柳红芳教授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肾气不足、热伏少阴,提出补肾祛邪的治疗原则与“清、透、活、补托”的具体治法,“清”主要为清泄里热、清热凉血、清热解毒,“透”即透邪外出,“活”为活血化瘀,“补托”即补益脾肾、托邪外出。柳红芳教授临证依据发作期与缓解期虚实的轻重不同,灵活运用四法,以自拟经验方“热伏少阴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析“虚气留滞”理论辨治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观内涵,为肺部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拓展思路。[方法]基于王永炎院士根据其多年脑病学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的“虚气留滞”理论,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搜集部分医家对于“虚气留滞”理论的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探讨肺部结节的核心病机。[结果]“虚气留滞”理论符合肺部结节起病隐匿、病程日久等临床发病特征及病机要点,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是肺部结节的病机特点,正气亏虚(虚气)是肺部结节发病的内在病机基础,是发病之本;气机阻滞、痰瘀凝聚、毒邪损肺(留滞)是该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发病之标;“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结论]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肺部结节核心病机合理可靠。建立肺部结节辨证体系,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对肺部结节诊治体系的不足,可为今后中医药早期干预与治疗肺部结节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