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芦荟全叶冻干粉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探讨其一般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芦荟全叶冻干粉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给药组分别按12.20、3.90、0.65 g原药材/kg剂量灌胃给药,1次/d,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灭菌蒸馏水。连续给药3 d,观察该药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和小鼠协调运动及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催眠和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比格犬24只分组同上,每组6只。给药组分别按6.10、3.41、0.71原药材/kg剂量十二指肠灌胃给药,1次/d,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灭菌蒸馏水,记录麻醉犬给药后30、60、120、150 min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结果芦荟全叶冻干粉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自发活动、协调运动、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只数和阈上剂量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对戊巴比妥钠睡眠的潜伏期有影响(P0.01);给药组对麻醉犬的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各项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芦荟全叶冻干粉在实验剂量下,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托珠单抗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托珠单抗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托珠单抗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51例,患者年龄分布以51~80岁年龄段较多(36例,70.6%);多发生在用药后的12个月内(41例,80.4%);托珠单抗致ADR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例,21.6%)和胃肠道损害(11例,21.6%)较多;49例经停药和(或)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治愈或好转。ADRs好转后9例(17.7%)再次给予托珠单抗治疗,出现与之前相同的ADR。10例(19.6%)在ADRs好转或痊愈后重新恢复托珠单抗治疗未出现ADR。用药后重点监测时间段为3个月。结论:临床使用托珠单抗时应慎重评估患者相关的利益风险,综合考虑患者的各项实际情况,以防不良反应导致的严重损伤。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还需要开展药物警戒调查阐明托珠单抗的长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本实验以冈田酸(OA)损伤的HT2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的体外模型,探讨小檗碱对OA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冈田酸(0、20、40、60、80、160 nmol/L)损伤HT22细胞12 h后的细胞活力;不同浓度小檗碱(2.5、5.0、10.0、20.0μmol/L)预处理HT22细胞12 h后加入OA损伤12 h,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试剂盒对细胞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SOD-1和GSH-Px)活性的进行测定;2′,7′-dichlorfluorescein-diacetate(DCFH-DA)染色检测HT22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OA(0~160 nmol/L)处理HT22细胞12 h后,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0.42)%、(91.96±1.18)%、(72.79±1.51)%、(57.89±3.18)%、(41.50±1.58)%、(33.83±1.59)%,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小檗碱(2.5~20.0μmol/L)预处理细胞12 h后,再给予OA作用12 h,细胞活力由OA单独损伤组(76.48±3.94)%,分别上升至(89.18±3.38)%、(97.06±5.56)%、(94.85±3.16)%、(87.52±4.81)%;小檗碱(5.0、10.0μmol/L)预处理组,减少了MDA的产生,抑制了细胞内ROS的积聚,提高了抗氧化酶(SOD-1和GSH-Px)活性,下调了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对抗OA诱导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类型和预后。方法对1998-02~2004-02在本科住院并诊断为心律失常的52例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结果窦性心律失常23例(44%);窦性心动过缓10例,窦性心动过速13例。异位心律29例(56%);房性早博9例(频发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室性早博6例(频发3例),室早并行心律1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各种传导阻滞5例(9%):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Ⅱ度AVB(文氏型)1例,Ⅲ度AVB1例。转归心律失常消失43例,占82%(43/52);失访3例,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良性,以窦性心律失常和早搏常见,预后良好;室性心动过速如原发病严重则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ADO) 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方法对80例接受PDA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国产器械组50例,ADO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及费用。结果两组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00% vs 98%,P>0.05)。即刻完全封堵率国产器械组明显高于ADO组(75% vs 43%,P<0.05),但术后24 h,1, 3,6,12个月不同时间点随访完全封堵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器械组并发症1例(2%),ADO组并发症2例(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国产器械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DO组[(29 457.54±220.36)元vs (39012.65±143.73)元](P<0.00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DO 疗效、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但应用国产器械费用明显低于ADO,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背景:研究认为衰老和光老化状态下生长因子的表达不一定一致.生长因子与皮肤老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验证转化生长因子β 1对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以体外培养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重复实验,于2006-07/2008-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进行.材料:成纤维细胞来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整形外科门诊患者包皮,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获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使用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0,5,10,20 J/cm2)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 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以长波紫外线15J/cm2为照射剂量,选择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 1即小剂量组(0.1 μ g/L)、中剂量组(1 μ g/L)、大剂量组(10 μ g/L)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照射、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转化生长因子B 1剂量依赖性地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 1大剂量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长波紫外线照射组(P< 0.01).结论:长波紫外线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转化生长因β 1可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利于真皮内结构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47.
肾性水肿因其病因繁多、症状杂乱、数症并发的临床特点,既要重视明确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审证求因,同时在“审因论治”的思维下,强调“辨病寻因”指导“审证求因”,主张结合西医病理、化验检查、影像学技术等,详加分析各疾病引起水肿的病因病机,进而确立治疗法则予以施治方能取得最佳疗效。急性肾炎性水肿看似病位在肾,实乃风邪犯肺,肺气郁闭,通调失司,加之中阳亏虚,脾不制水,共发为水肿,临证治疗取越婢加术汤合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疏风解表,开宣肺气,化解病因,健脾温阳,培土制水,斩断病机,达肺脾同调以治肾之效。糖尿病肾病真阴亏损,水不制火,相火妄动,不安其位,成游离之火,遍历全身,火迫阴津偏离水道,停聚于筋肉之间而不散,浮肿乃作,治疗常以济生肾气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填补真阴,引火归元,化生肾气,消肿利水。多囊肾水肿多因命门火衰,阳不化阴,蒸化失权,则气冷水寒,流溢失序,出现水肿,故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治法,取阳和汤为主方治疗。肾萎缩水肿的核心病机为肾形消损,肾气衰微,气不化水,治以六味地黄丸补“形”,以升陷汤调“气”,则肾精得补且肾形渐充,大气发挥斡旋气机之能,气化功能恢复则水肿自然消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静脉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半乳糖凝集素-1 (Galectin-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48例接受静脉替罗非班治疗的AC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当日静脉血,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及经静脉替罗非班治疗第1天、第7天、第30天时抽取静脉血。比较两组间以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Galectin-1水平;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7、30天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301.16±1.24)、(264.25±0.98)、(198.36±1.02)、(251.48±1.13)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148.25±1.47)ng/ml(P<0.05);观察组患者经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清Lp-PLA2水平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但治疗后第30天血清Lp-PLA2水平较治疗后第7天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7、30天的血清Galectin-1水平分别为(3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名于2019年9—12月首次到医院胸外科见习的大四医学生作为教研对象,将其分为LBL+PBL组、LBL+CBL组、以及LBL+PBL+CBL组,每组20名。各组分别采取对应授课方式。授课结束后,各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LBL+PBL+CBL组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高于LBL+PBL组和LBL+CBL组(P<0.05)。LBL+PBL+CBL组的见习兴趣程度、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均优于LBL+PBL组和LBL+CBL组(P <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