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01.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痫的治疗目前临床约有 3 0 %~40 %的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无效 ,又因发作部位鉴别不清难以实施手术。对这些患者长期以来未能找到满意的治疗手段[1] 。 1985年 ,Zabara[2 ] 首次提出应用迷走神经刺激 (vagusnervestimulation ,VNS)治疗癫痫的观点。美国德克萨斯州的Cyberonics公司开发出称为神经控制假体 (neurocyberneticprosthesis ,NCP)的迷走神经刺激器 ,使VNS得以进入临床。1988年 ,Penry等[3 ] 首次在临床应用了VNS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后 ,VN…  相似文献   
102.
从理论上对磁刺激的发生发展、物理原理、特性,磁刺激与标准电刺激的差别,外周磁刺激技术的多信道磁刺激对电刺激的模拟等,以及临床上磁刺激对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3.
1908年7月10日,荷兰科学家卡麦林·奥尼斯首次把氦气液化成功,液氦的温度为-269℃(即绝对温度4.2k)。由于氦和液氦的资源稀少,成本极高,一直未能在现代医学中获得大量的应用。近十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氦和超低温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应用。氦气在大气中的含量甚微,按体积计算只占百万分之五。地壳中的氦是由于放射性衰变形成的。40多亿年以来,由于放射性衰变在地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国外医学界对肺音发生与传播、肺音检测与处理、肺音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肺音信号检测处理与肺音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在肺音检测方面,涉及肺音检测用传感器及肺音中噪声的滤波技术等。在信号处理方面,涉及肺音信号特征与肺音分析的振幅分析、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方法。并指出,开发适用于临床的肺音计,将有助于对肺音作全面分析,有助于肺音的广泛应用。最后,介绍了肺音在临床呼吸监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生物信号模式识别的方法及其在脑电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信号模式识别的方法及其在脑电中的应用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刘晓欲,蒋大宗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黄远桂前言模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对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客观事物相符[1]。模式识别的目的是对...  相似文献   
106.
数字X线成像与PAC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字X线成像与PACS西安交通大学蒋大宗,邓振生,叶屹,曹新华,刘新明,刘文胜(710049)1引言PACS是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的缩写,它是专门为图像管理而设计的包括图...  相似文献   
107.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合成和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人体骨组织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骨组织生长代谢所需物质的交流,并能很好地适应外部应力的变化。合成模拟骨组织多孔结构的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用于临床人体骨组织缺失的修复,是组织工程所需要的。将化学沉淀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原始粉末与过氧化氢、降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等孔成孔物质混合,经低温发泡,中温脱碳,高温烧结,可以获得孔径理想,互通性能良好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这种陶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骨诱导性能,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很好的吸附人体骨形成蛋白等骨生长因子,使其具有良好的骨再生能力,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性能。本文从临床应用性能的角度,评述了近几年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与医学和生物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种。由于这一学科综合反映了多种工程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的成就和水平,并对于人类的健康、生活及国家经济前途至关重要,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国家研究委员会和IEEE学会都曾发表专题报告以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亦在组织专家开展本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本文参考了国外和国内发表的有关文献,概括和重点地综述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范围、战略地位、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9.
从针刺麻醉机制的研究看当前经络实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经络的实质及经络研究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和针刺麻醉机制研究比较,认为循经感传的研究无法提示经络的实质,经络显示研究缺乏科学依据,目前还不具备进行经络显示研究的条件,经络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刺穴位是志祥作用于内脏器官以及作用途途径。  相似文献   
110.
中层心肌 (M)细胞的分布是决定心室不应期空间分布的重要参数。特定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是产生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基础。但在离子通道水平上对M细胞分布状态与长QT综合征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折返机制关系的理论研究甚少。用Luo Rudy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模型LRd0 0进行二维心室肌组织仿真研究。采用特定M细胞岛形分布观察心室激动的跨壁传播特点。通过设置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 (IKr)通道的电导为零 ,模拟动物实验中灌注d sotalol阻断IKr形成LQT2模型 ,并在四种仿真条件下观察复极跨壁异质性的特征。在LQT2模型中 ,动作电位的时程延长 ,复极跨壁分布的最大值从对照条件下的 1 5ms/mm延长至 2 5ms/mm ,提示动作电位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在LQT2模型中 ,M细胞岛形分布形状对不应期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传导阻滞、Tdp形成、以及壁内折返环的维持均与M细胞的分布形状有关。结论 :M细胞的特征分布是产生不应期在空间上异质性的基础。不应期的局部延长是产生功能性折返的基础。在长QT综合征中 ,M细胞的特征分布对Tdp的折返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