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B淋巴细胞是一群功能复杂的免疫细胞,除介导体液免疫外,还参与免疫调节。大量实验已证明,在体外用丝裂原刺激的反应中,B细胞起辅佐细胞效应、有抗原递呈作用。免疫应答的发生也有赖于B细胞的存在。为探讨  相似文献   
72.
用T细胞增殖试验和IL-2活性检测法探讨B细胞膜表面IgM在抗原提呈中的作用,结果表明,B细胞与羊抗鼠IgM抗体在4℃作用1h后,再与破伤风类毒素抗原作用12h,B细胞抗原提是作用消失,而B细胞先与破伤风类毒素抗原作用12h后,再与抗鼠IgM抗体作用1h,则B细胞抗原提呈作用不受影响,提示B细胞膜表面IgM能摄取抗原,在抗原提呈中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构建含有甲型流感病毒M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真核细胞株HEK293细胞并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方法:从接种人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用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M2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所扩增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经酶切及PCR鉴定后用PolyFect脂质体将其转染到HEK293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其表达。结果: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M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荧光技术证实流感病毒M2基因的表达。结论: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是一种具有高保守性,可形成离子通道并影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HA)天然构象的形成,被认为是具有交叉免疫保护性的结构蛋白。甲型流感病毒M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成功表达将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工程疫苗,通用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免疫毒素DT390-mIP10(白喉杆菌毒素390-小鼠γ干扰素诱导性蛋白1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RT-PCR扩增mIP10基因,并插入到含有DT390基因片段的真核质粒SRα中,构建重组质粒.以PolyFect脂质体转染NIH3T3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免疫毒素质粒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了DT390-mIP10的真核表达载体SRα-DT390-mIP10,并在NIH3T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DT390-mIP10在体外能有效地杀伤活化的T细胞.结论:免疫毒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DT390-mIP10的构建成功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其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方面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CD3AK细胞冻融提取液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物治疗(Biotherapy)在当今被认为是除手术、放疗、化疗以外的第四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继八十年代后期的LAK细胞和TIL细胞后,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McAbActivatedKilerCels,...  相似文献   
76.
患者,女,24岁。左乳房巨大肿物、破溃3个月,肿物迅速增大,就诊时达8.0 cm×12.0 cm。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患者出生后因左乳房"海绵状血管瘤"接受同位素治疗,愈后遗留色素脱失斑。3年前发现HIV阳性。鳞状细胞癌较少见于青年,考虑该肿瘤的发生可能与既往放射及HI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不同HAT浓度下抗二性霉素B的杂交瘤细胞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方法:用二性霉素B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在不同HAT浓度下培养杂交瘤细胞。结果:常规HAT浓度筛选杂交瘤细胞,细胞大多数在8天~10天死亡;而H.T浓度不变,A为0.118μg/ml和0.132μg/ml,杂交瘤细胞均长势良好,并用间接ELISA筛选到二株抗二性霉素B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在制备某些具有强毒副作用的抗生素的单克隆抗体时,常规HAT浓度不适合  相似文献   
78.
我科自1982年2月以来共诊治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442例,其中376例患者有各类错畸形占85%,这说明错与本病有一定相关关系.错是常见病,发病率高而并发此病毕竟是少数,因此对本组病例进行长期临床观察、治疗、研究,发现由于严重畸形、异常引起干扰,导致偏侧咀嚼习惯形成.而长期偏侧咀嚼可并发颞颌关节综合征群.经追踪复查本组病例,能治愈而疗效巩固者均为纠正异常、干扰、恢复正常咀嚼习惯者,从而进一步证实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9.
蒋中华  佘松钦 《口腔医学》1989,9(3):149-150
<正> 错(牙合)畸形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它严重地影响青少年外形美观,损害牙颌系统的功能和机体健康,防治错(牙合)畸形十分必要。中学生阶段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颌面部的适应性,可塑性较大,有利于错(牙合)的早期防治,因此掌握中学生错(牙合)畸形发病情况实为重要。我们从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对广州市5所中学进行错(牙合)情况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