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大鼠ig不同剂量冰片后对栀子苷在大鼠脑内浓度的影响。方法 大鼠ig给予冰片0.05、0.1、0.2、0.4 g/kg 15 min后,尾iv栀子苷300 mg/kg,于栀子苷给药后0.5、1、5、10、15、30、45、60、90 min采血、取脑,HPLC法测定血样和脑组织样本中栀子苷的量,采用3P97软件计算栀子苷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参数,计算栀子苷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脑靶相关参数。结果 栀子苷在血浆和脑组织分布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经冰片处理后可提高栀子苷在脑组织中的Cmax和AUC,延长MRT,缩短tmax,其中冰片0.2 g/kg剂量对栀子苷的影响最显著。结论 大鼠ig冰片后iv栀子苷,冰片可提高栀子苷入脑量和入脑速度,以冰片0.2 g/kg剂量对栀子苷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2.
PrPC的生理功能至今仍未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PrPC在神经信号传导、参与铜代谢、抗氧化活性、细胞黏附和识别、脂类摄取以及形成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抗氧化功能主要表现为SOD样活性,并且在体内参与了抗氧化应激功能。目前从动物实验、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均证明PrPC具有SOD活性,其SOD活性是铜依赖性的且与构象有密切的联系,其八肽重复区、疏水区以及C端的GPI锚都对其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其八肽重复区的影响最为明显。PrPC与SOD活性可能为今后对于正常prion蛋白的了解和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带来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一次性采血袋和注射器进行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用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结果一次性采血袋和注射器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用动态比浊法定量检测一次性采血袋和注射器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患者感染率、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肾内科住院患者505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 50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0例、108例次,感染率19.8%、例次感染率21.4%,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最多,共32例感染率为32.0%,其次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感染率为2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共74例占68.5%;共培养出10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74株占68.5%,革兰阳性菌31株占28.7%,真菌3株占2.8%。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且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总结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r insomnia,FFI)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 分析1例FF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及基因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为57岁女性,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过程中出现吸气性喉鸣,随后出现反应迟钝、低热、多汗等表现.患者头磁共振DWI序列未出现异常高信号,脑电图监测显示睡眠图消失,无三相波,朊蛋白基因检测显示为D178N-129MM的单倍体型,脑脊液14-3-3蛋白为阴性.结论 朊蛋白基因检测在诊断FFI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6.
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直属单位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381项.本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科目,对课题所属科目进行分析,系统比较了课题在传染病、卫生、慢性病和通用技术平台4大单元共37个科目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重点科技发展科目绝大部分均获得国家财政来源的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课题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和卫生方向.研究结果提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发展规划制定的重点科目符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需求,准确地把握了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竞争能力,但各主要业务单元之间仍存在发展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中心2003-2012年十年获奖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中心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特别是2012年12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职能转变,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后,科研工作被重新定位,本研究为探索正确处理科研与疾控的关系,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对十年来中心92项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新布局和调整,卫生部科技奖取消,中心成立之初,获奖数量较少,随着中华预防医学会奖的设立,近几年获奖数量有所增多;学科分布渐趋均衡,成果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结论 为保持中心科研工作在全国预防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为疾控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科研与疾控能力兼备的队伍,同时加强科技人员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朊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CXC趋化因子配体1 (CXCL1)与CXC趋化因子受体2 (CXCR2)的分布特征。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荧光双染实验明确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CXCL1/CXCR2的分布特征,确定CXCL1/CXCR2的靶细胞及与羊瘙痒因子样朊蛋白(PrPSc)沉积的关系。结果 通过全脑区免疫组化染色发现,CXCL1/CXCR2在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主要分布在海马、皮层、丘脑、小脑及延髓5个脑区。CXCL1与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而CXCR2与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在羊瘙痒因子139A及ME7感染终末期小鼠脑组织中CXCL1、CXCR2和PrPSc三者存在明显共定位。结论 CXCL1/CXCR2分布于朊病毒感染小鼠脑组织中朊病毒病理特征集中的脑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收集到的64例临床诊断喉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应用Luminex及PCR的方法对HPV感染进行基因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HPV16/18E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在64例临床诊断的喉癌病例中,通过Luminex及PCR的方法发现7例病例具有HPV的感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18例病例具有HPV16/18的感染,基因及蛋白检测的总阳性率达到39.1%.结论 此研究发现在喉癌患者中较高的HPV感染率间接说明HPV感染对喉癌发生的重要性,为阐明喉癌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奶多散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驰  董小平  周志华 《中草药》1994,25(2):95-96,100
利用显微分析的方法,对奶多散进行了鉴定研究;并对本品山药中的薯蓣皂甙元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准确,为奶多散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