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55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45篇 |
外科学 | 130篇 |
综合类 | 95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48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目的 探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A)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和围手术期因素,了解这些因素与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HA的绝经后股骨颈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共纳入患者637例,平均年龄(70.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8.2±5.7)kg/m2,术后LOS中位数为7(6,8)d,术后LOS长于中位数的有263例(占41.3%)。采用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LOS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THA的LOS因素,其中年龄、BMI、入院时间、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合并症、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贫血、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不良事件这十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P<0.1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年龄>70岁(OR : 1.513 ;95% CI:1.032~2.260 ;P<0.001)、BMI< 18.5 kg/m2(OR : 1.577; 95% CI:1.073~2.319 ;P=0.021)、周五或周六入院(OR : 1.558 ;95% CI : 1.154~2.412;P=0.007)、ASA III/IV级(OR : 2.076 ;95% CI : 1.472~2.926;P<0.001)、合并术前贫血(OR : 1.665 ;95% CI : 1.338~2.072;P<0.001)、合并术后不良事件(OR : 1.814 ;95% CI : 1.174~2.803;P=0.007)这六项指标为LO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住院时间(LOS)与老年人术后恢复状况关系密切,绝经后股骨颈骨折患者THA术后LOS延长与部分人口学、合并症、围手术期指标、入院时间等因素相关;其中有六项指标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评价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proximal femur fracture,PPFF)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 采用LCP和倒置股骨远端微创锁定接骨板(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分别固定8对左、右配对的Vancouver B1型成人尸体PPFF标本,假体柄对应长度的股骨分别采用4枚双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LCP组)和4枚单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LISS组),骨折远端均采用4枚双层皮质锁定螺钉固定,两种接骨板使用锁定螺钉的螺孔距骨折端的距离相等.通过4点弯曲试验和扭转试验,对比分析两组的最大弯曲载荷、最大弯曲位移、抗弯刚度、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度和抗扭转刚度.结果 LCP组最大弯曲载荷、最大弯曲位移和抗弯刚度均大于LIS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最大扭矩、最大扭转角度和抗扭转刚度均大于LIS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抗扭转刚度明显优于LISS,对PPFF固定的力学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3.
股四头肌对髌股关节影响的临床和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临床和实验二个方面研究股四头肌对髌股关节运动的影响。方法 对一组 2 6例 5 2膝患者进行动力性CT检查 ,了解股四头肌收缩状态对髌股关节排列的影响 ;对一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用压敏片技术直观地测得股四头肌肌力变化对髌股关节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 静力性CT检查发现有 12膝髌骨半脱位和 14膝髌骨外倾 ,其余病例动力性CT检查又发现有 2 1膝在股四头肌收缩状态下髌骨半脱位 ,9膝髌骨外倾。力学实验中发现随股内侧肌肌力下降髌股接触面趋向外侧。结论 股四头肌各肌组的肌力不平衡对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力及髌骨位置有较大的影响 ,临床上应重视对股四头肌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4.
因特网(INTERNET)骨科信息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它首先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 ,其内容无所不包 ;它所提供的服务 ,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的每一角落。网络正走进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崭新的面貌。骨科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 ,如果能熟练利用因特网 ,则无论是在科研、教学与临床都能充分享受因特网所给我们的方便 ,使我们事半功倍。1 医学数据库1 1 西文医学文献数据库 (MEDLINE) 这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 :NLM )在网上发布的医学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实验条件下比较胸腰段椎体中央固定和椎体侧方固定的力学稳定 ,为前路器械的改进进行实验探索。方法 运用新鲜小牛脊柱标本 ,制造单个椎体缺损模型 ,并以该脊椎左、右两侧残留的上关节突应变变化为观察指标 ,将自行设计的钛合金椎体中央固定器、椎体侧方固定器 (Kaneda、椎体钉、椎体钢板 )分别固定 ,进行前屈加载、左侧弯加载、右侧弯加载比较。结果 椎体中央固定器最稳定 ,Kaneda在对侧侧弯加载有不稳定表现 ,椎体钉在前屈加载、对侧侧弯加载有不稳定表现 ,椎体钢板固定效果较差。结论 本研究认为椎体侧方固定的“前路固定器”在单纯截骨模型中有不稳定因素 ,临床应用应规范操作 ;联合良好、有效植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 ,本研究也提示椎体中央放置的固定器符合“骨———固定器系统”受力原理 ,拥有临床应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6.
关节镜下双钢丝牵引固定钢丝法修复膝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临床操作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运用双钢丝牵引固定钢丝法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要点。[方法]2006年2月-2006年8月运用该方法治疗14例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5—40岁(平均32.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运动中摔倒致伤5例,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术前X线片、Artoscan均提示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用“固定钢丝”横行穿过撕脱骨折腱骨联合区;在胫骨平台撕脱骨折两侧建立骨隧道;用2根“牵引钢丝”牵引“固定钢丝”从骨隧道中穿出并固定;术后屈膝20。位石膏托固定3—4周,4周去除石膏托固定功能锻炼,8周扶拐行走。[结果]经平均10.5个月随访,门诊x线片提示骨性愈合时间平均在术后5.5个月,随访末次的改良Lysholm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0例,近期优良率85.1%。[结论]运用“双钢丝牵引固定钢丝”法治疗无需传统切口,拥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操作中了解该手术的要点,对顺利运用该方法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7.
与磨损颗粒有关的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生物学反应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开展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需行翻修术者也逐渐增多。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性松动。生物学因素在人工关节周围骨溶解和松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磨损颗粒是引起生物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笔者对磨损颗粒所致局部生物学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8.
关节软骨的损伤修复一直是矫形外科的一个棘手问题,基因强化组织工程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组织工程包含了三要素:即种子细胞、信号因子(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和基质材料。本文重点综述信号因子(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转染种子细胞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9.
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临床、磁共振和关节镜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例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前临床表现、磁共振检查、关节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难以诊断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磁共振检查在术前判断膝关节内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紊乱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关节镜检查为目前确诊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退行性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4月~2010年4月期间,在本组应用关节镜检查、治疗存在半月板损伤或关节游离体等症状的膝退行性关节炎129例140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合并股骨髁问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有69例72膝,并发率高达51.43%。关节镜下屈伸膝关节动态观察股骨髁间窝与前交叉韧带有无撞击,作出诊断后,行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及关节清理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膝前区疼痛、关节积液、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明显提高。结论膝退行性关节炎并发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并发率较高,术前较难以明确诊断,关节镜是检查诊断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症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诊断有无股骨髁间窝前交叉韧带撞击存在及其病因,股骨髁间窝扩大成形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