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疼痛直接影响功能恢复.围术期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笔者对一组行THA和TK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2.
背景:众多的研究已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基质合成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并参与调节骨改建及修复的系列过程.目的:观察人胰岛祟样生长因子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对骨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及能否构建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组织工程人工骨,提高骨缺损修复质量.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03/2005-05在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体外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通过反转录病毒转入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并与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脱钙骨荩质材料复合.方法:BalB/C裸鼠15只制备颅骨8 mm缺损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细胞组和空载体细胞组将两种不同植入物脱钙骨基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细胞和脱钙骨基质/空载体细胞分别植入颅骨缺损部位,空白对照仅造模,不进行任何干预造模后4周处死动物,取出颅骨进行组织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检测转染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mRNA的表达.同时收集转染后细胞上清,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②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基质材料复合物共培养3,6 d后的生长情况.⑨颅骨缺损模型大体观察.④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造模后4周各组颅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①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中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及蛋白的表达.②扫描电镜观察转染细胞与脱钙骨基质共培养3d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细胞组脱钙骨基质材料表面已有大量细胞黏附并向深部空隙长入:6 d时脱钙骨基质表而黏附的细胞处已分泌出大量胶原纤维:而空载体细胞组各时间点黏附细胞数和胶原纤维产生量则均较少.⑨造模后4周各组植入物周围均无明显炎症反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细胞组植入物与颅骨缺损结合紧密:而空载体细胞组植入物可推动:空的对照组骨缺损处无新骨形成.④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细胞组植入物与颅骨缺损结合紧密,骨折缺损区有新骨及血管形成:空载体细胞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较少:空白对照组缺损末见修复.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复合物具有较好的骨缺损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73.
背景:由于人体的绝对个性化特点,标准人工假体与患者骨骼之间的误差使二者难以很好匹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个体化假体克服了其他假体的缺点,可有效地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并可能解决人工关节的翻修问题.国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建,探求个体化股骨假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提高假体与病变骨骼匹配度中的作用.方法:CT扫描对象为1例健康男性志愿者,排除髋关节疾患.采用GE Speed Light 16排螺旋CT对股骨中上段进行层厚3 mm扫描,得到CT数据的二维图像,利用自主开发的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将CT图像转换为bmp格式.对位图编辑预处理,用Mimics8.1软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股骨内外轮廓.然后输入Mimics8.1和Rapidform2004三维反求工程软件中,生成股骨内外轮廓的特征曲线,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将股骨髓腔的特征轮廓曲线dxf文件输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软件Solidworks2004中,以此股骨髓腔轮廓为基础,完成个体化股骨假体的设计.结果与结论:利用自主开发的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实现了CT图像信息的矢量转换.以CT二维图像为依据,进行三维反求,可获得精确的股骨内外轮廓三维实体模型.采用反求工程与正向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可设计出匹配良好的个体化股骨假体.提示反求工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个体化假体的研制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途径,解决假体与病变骨骼的良好匹配,可防止假体松动,提高其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4.
背景:自体骨在颈椎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最早、最多,但其来源有限,同时也带来供骨区感染、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型植骨融合材料的使用,使上述并发症得以避免或减少.目的:比较MC+~R 椎间融合器结合自体骨与硫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融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8-01/12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4个节段实施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融合术,取颈前斜切口3.0-4.0 cm,切除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保留终板,自体骨组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松质骨,硫酸钙组椎间融合器填充Wright公司OsteoSet人工骨,结合固定嵌片使用.以术后X射线片和JOA评分及术后Odom's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组共26例患者(34个节段)全部获得随访,术后两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定(Odom's标准)优良率,硫酸钙组高于自体骨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人工骨组融合率比自体骨组低,但12个月时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硫酸钙组术后6个月前凸角丢失较自体骨组多0.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硫酸钙结合MC+ 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结合MC+ 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一致,但硫酸钙人工骨可以有效避免取骨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5.
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鼠标准股骨闭合骨折模型制作的方法。方法:简化设计并制作骨折造模支架。对78只雄性SD大鼠行逆行性克氏针固定股骨,然后使用造模支架制造股骨中断闭合骨折,通过X线、组织学检查了解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X线摄片证实横断或短斜型骨折,移位不明显者67例,占总例数的85.9%,随访显示骨折呈典型的二期愈合过程。结论:简化改良自制造模支架制作的大鼠股骨闭合骨折成功率高,软组织损伤小,能最大限度减少外在因素对骨折的影响,通用性好,符合标准闭合骨折模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定量评价X线检查在预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经保守治疗后早期及晚期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57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骨折有移位40例,无移位17例.对骨折有移位患者行标准闭合整复肘下石膏固定,对骨折无移位患者仅行肘下石膏固定,并记录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及复位后早期、晚期的X线检查结果.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X线检查结果.结果 整复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尺偏角较整复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再移位13例(21.1%),桡骨短缩程度和掌倾角大小与复位后早期再移位相关(P<0.05);晚期再移位23例(40.3%),桡骨短缩程度、掌倾角、桡骨尺偏角大小及高龄与复位后晚期再移位相关(P<0.05).17例无移位患者中,早期再移位4例,晚期再移位2例.结论 X线检查对预测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早期及晚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保守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G-SCAN检查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膝关节损伤,采用G-SCAN(0.25T可旋转式核磁共振成像仪)膝关节表面线圈检查,分别采用自旋回波序列、梯度回波序列、脂肪抑制序列,做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结果 G-SCAN可以清楚显示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及骨挫伤。本组120例病例中,半月板损伤95例,其中单纯外侧半月板损伤63例,单纯内侧半月板损伤8例,内、外侧半月板同时损伤24例;韧带损伤85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6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9例,胫侧副韧带损伤65例,腓侧副韧带损伤5例;骨挫伤35例,其中单纯胫骨挫伤22例,单纯股骨挫伤5例,胫骨及股骨同时挫伤8例。结论 G-SCAN是诊断膝关节结构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之一,可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观察膝关节不稳早期软骨下骨三维结构变化及二磷酸盐的干预作用,探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软骨下骨三维结构的变化在O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24只)、二磷酸盐组(24只)、对照组(12只).采用兔膝关节不稳模型(切断前交叉韧带)右膝造模.二磷酸盐组每天皮下注射二磷酸盐(利塞磷酸钠)0.01 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皮下注射.术后分别于4,8,12周处死动物后,切取保留关节面上下各2 cm骨的手术侧膝关节,行Micro-CT检查.检测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F)、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ing,Tb.Sp)、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组织骨密度(tissue BMD,tB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第4周模型组BVF、Tb.N、Tb.T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BVF较二磷酸盐组也降低(P<0.05);二磷酸盐组BVF较对照组亦降低(P<0.05);模型组Tb.Sp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均增加(P<0.01),二磷酸盐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模型组vBMD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二磷酸盐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模型组BVF、Tb.Th、Tb.N较二磷酸盐及对照组增加(P<0.05),Tb.Sp明显减少(P<0.05),而vBMD显著增加(P<0.01). 结论 膝关节不稳软骨下骨早期以骨破坏为主,后期出现明显的骨形成.二磷酸盐可通过抑制骨吸收,保护软骨下骨的骨结构.  相似文献   
179.
本文对13例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外固定治疗术后的50枚螺钉进行位置分析.内容涉及在CT片上测量螺钉角度及螺钉与椎弓根管壁的关系.结果显示:有56%的螺钉位置正确;有44%螺钉存在一些不足,但均未破坏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同时,还讨论了CT片间接测量法,认为该方法与其他直接测量方法相比,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研制Perthes病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影像学研究。方法 利用手术方法,切断圆韧带和股骨头支持带血供,制作Perthes病模型,并对其进行X线、MRI、骨显像和病理学研究。结果 手术中断血供的方法成功地重复了Perthes病的基本病理变化,X线、MRI、骨显像均表现出与Petthes病相似的特点。结论 该方法可成功制成Perthes病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