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2篇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相关分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的分子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发生的分子病因创造条件.方法 在自建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和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性转化相关基因表达谱中,采用生物信息学聚类方法筛选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的新基因,进而分别用反向多点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分化程度不同的临床胶质瘤标本中加以验证.又将最感兴趣的基因用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细胞,观察其调控分化效应.结果 随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而表达量增高的基因有ADP核糖转移酶样蛋白3(ADP-ribosyltransfrase like protein3, Adprt3)、NESH蛋白(new molecule containing SH3 domain)、维甲酸和干扰素诱导的细胞凋亡调控蛋白(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FN induced mortality-19, GRIM-19)、半胱胺天冬酶-1(Caspase-1)和erbB-2转导蛋白-1(transducer-1 of erbB-2, TOB1)共5条;表达量下降的有p8蛋白(p8 protein)、Src样结合蛋白(Src-like adoptor protein, SLA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结合蛋白(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PPARBP)、尤文肉瘤断列点区-1(Ewing sarcoma breakpoint region-1, EWSR-1)、细胞呼吸因子-1(nuclear repiratory factor-1, NRF-1)、单核细胞超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共6条.随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化表达量增高的有锌指蛋白157(Zinc finger protein 157)、胆碱转运因子-2(CTL2)、T54蛋白(T54 protein)、血清素(albumin)、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polypeptide)、血清蛋白P(serum amy loid P component)、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调节因子-1(TNF receptor shedding regulator, ARTS-1)、嗜酸细胞源性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 EDN)和剪切刺激因子(cleavage stimulation factor, CstF)共9条基因,下降的有胆碱激酶样蛋白(choline kinase-like protein)和DNA多聚酶p12亚基(DNA polymerase epsilon p12 subnit)共2条.结论 我们筛选到的与胶质瘤细胞分化或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的新基因共22条,尤其是ARTS-1、TOB1等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基因转染、RNA干扰和基因敲除等作为调控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为SARS诊疗方案制订和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SARS诊疗信息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法对医嘱药品信息、化验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草拟SARS诊疗方案,即SARS诊治中的检查、检验项目和治疗用药方法。结论:对指导和规范SARS救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3.
实施CRM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小华  董军 《中国医院》2002,6(12):30-33
通过分析CRM原理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为病人让渡价值,使病人乐意选择医院;可提高领导决策的有效性,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高卫生服务的接受性;可完善医患关系,使患者满意,扩大医院的影响;可改变医院的服务理念,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可重塑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文化形象,从而提出现阶段我国医院实施CRM的方法:树立病人导向的医院文化和经营管理思想;研究开发具有我国医院服务特色的CRM系统;取得医院上上下下行为上的理解与支持;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永久保存小汤山SARS病案,为人类战胜SARS提供科学研究信息。内容:(1)小汤山医院SARS诊疗信息存储;(2)信息质量管理与控制:(3)建立SARS诊疗数据库和档案查询系统;(4)SARS诊疗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制定小汤山医院SARS病案信息档案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建立SARS诊疗信息数据库,开发SARS诊疗信息展示与查询系统,实现SARS诊疗信息保证和为临床科研的信息利用。结沦:SARS诊疗信息数据库是SARS防治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5.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军 《黑龙江医学》2003,27(4):256-257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疝修补术 5 4例。对手术方法、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 39min ;术后 6h病人能下床活动 ;伤口轻微疼痛时间 2~ 3d。术后排尿困难 3例 ,伤口异物感 2例 ,无切口感染。 5 4例均无复发。结论 本法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 ,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 ,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腰椎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机制和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3月~2003年3月治疗的151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16例,优851例,良415例,可174例,差76例,优良率83.5%。按病程分析:3年及其以下者1016例,优良率90.1%,3年以上者455例,优良率68.1%。结论:在重力牵引下,腰神经根松弛、位移,偏离了突出髓核高峰,建立了新的、和谐的“根-盘”关系,压迫或牵张减弱或?肖失,腰腿痛缓解或治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论及了牵张反射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应用可吸收钉棒(SR-PLLA)内固定治疗10例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中,4例股骨头骨折,4例髋臼后缘骨折,两者合并存在2例,术前9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例合并骶骼关节开放性脱位。均经髋关节后外侧或后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固定,术后持续骨牵引6周,并主动下肢屈髋活动。结果 随访平均14.5个月,按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3例,可1例,术后一年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无感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SR-PLLA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头骨折、髋臼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病种质量与费用实时控制系统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国内外病种管理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 ,主要有病例组合研究[1 3 ] ,包括 :①诊断相关分类定额预付款制度 (diag nosisrelatedgroupssystemprospectivepaymentsystem ,DRG PPS) ;②病人管理分类法 (patientmanagementcategories,PMC)等 ;③计算机病情指数 (computerizedseverityindex ,CSI) ;④马骏 1980年提出“病例分型分级医疗质量管理”和张力等于1998年研究采用计算机智能分型替代人工病例分型在病例分型的基…  相似文献   
109.
110.
近年来,许多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少活动、肥胖等都在增加,但由于国人对其危害和预防的认识不够,服药和治疗效果均不满意[1,2].我们调查分析了2002年1~12月在我院体检者对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旨在为临床心血管病防治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