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7篇 |
内科学 | 5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33篇 |
综合类 | 91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17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1.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重症患儿血流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11—2015年PICU患儿血培养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3 215份血标本分离病原菌180株,阳性率为5.60%,其中革兰阳性菌153株(85.00%),革兰阴性菌27株(15.00%)。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6.67%、25.00%、11.66%、5.55%和3.89%。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均为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70.18%、42.86%;大肠埃希菌仅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较高(50.00%~80.00%)。结论 PICU患儿血培养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不同种类CNS的耐药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IL-23受体(IL-23R)水平,探讨其在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24例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和25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3.0%高渗生理盐水10 ml超声雾化吸入行痰诱导,抽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痰上清液及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上清液及血清中IL-8、IL-17和IL-23R的浓度.Wright's染色观察痰液细胞涂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非嗜酸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细胞涂片中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其血清和诱导痰上清液IL-8、IL-17和IL-23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IL-8、IL-17和IL-23R在非嗜酸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临朐县部分中小学生HBsAg阳性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临朐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于 2 0 0 3年 5~ 7月对部分学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HBsAg阳性情况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3年 5月~ 7月 ,对临朐县 2 5所中小学校的部分学生 1312 2人进行调查。1 2 方法 每人抽取静脉血 3~ 5ml,分离 相似文献
34.
白三烯拮抗剂对激素抵抗型或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转录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白三烯拮抗剂对激素抵抗型(steroid-resistant,SR)或激素依赖型(steroid-dependent,SD)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中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kappaB,NF-κB)、活化蛋白-1 (activator protein-1,AP-1)活性和细胞因子IL-4、IL-5、IL-10水平的影响. 方法收集15例SR或SD哮喘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常规分离PBMCs,每个标本分成4组,分别加入孟鲁司特(培养12、18、24 h)和空白对照(培养24 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沉淀,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d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4、IL-5、IL-10的表达,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测定细胞沉淀中NF-κB、AP-1活性. 结果予孟鲁司特培养后NF-κB、AP-1活性和细胞因子IL-4、IL-5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孟鲁司特可以影响SR或SD哮喘患者中转录因子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SR或SD哮喘联合治疗较有前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5.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1例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67例和特美汀组64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每日8~12g,疗程7~14d;特美汀组每日9.6~12.8g,疗程7~14d。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特美汀治疗组细菌感染痊愈率为62.7%和60.9%,有效率为89.6%和84.4%,细菌清除率为91.5%和89.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36.
千里光的别名千里及、九里明、青龙眼、木莲草。小儿外感咳嗽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 ,急慢性沙眼、急性肠炎、急性菌痢湿疹等。我们根据“肺为娇脏 ,性喜清宜肃降 ,与大肠相表理”在治疗中 ,清热解毒、凉血明目、解毒止痛、去腐生肌 ,取得很好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 ,对照组70例。治疗组130例 ,其中男62例 ,女68例 ;年龄2~10岁99例 ,11~15岁31例 ;上呼吸道感染49例 ,急性沙眼61例 ,湿疹13例 ,慢性沙眼27例 ,急性菌痢10例 ,急性肠炎… 相似文献
37.
38.
热休克蛋白70和P53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HSP70和P53在乳腺癌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超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HSP70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在52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70的阳性率为35%(18/52),其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级别有关(P〈0.05)。P53的过度表达率为36.5%(19/52),其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级别有关(P〈0.05)。在52例乳腺癌中,P53的过度表 相似文献
39.
背景:肿瘤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EpCAMhigh/CD44+结直肠癌干细胞的发现使对肿瘤干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布的观察成为可能。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3/08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病理科完成。
材料:67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取自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2005/2007外检档案。所有标本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患者中男27例,女40例,年龄29~90岁。
方法:根据结直肠癌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EpCAM和CD44,标记石蜡包埋结直肠癌标本中的肿瘤干细胞,应用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定位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并在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的对应位置上观察其形态特征。
主要观察指标:EpCAM和CD44双阳性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
结果: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占肿瘤细胞的0.1%~30.0%,它们沿腺管样结构的基底侧呈局灶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状,胞浆稀少,胞核大小较一致,均质深染,呈卵圆形或高柱状;且其数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越低,数量越多。
结论: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耐药的根源,观察结直肠癌干细胞的数量、位置、分布方式、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可为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和分期、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KO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