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2篇
  免费   717篇
  国内免费   505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112篇
基础医学   628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1566篇
内科学   1077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4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25篇
综合类   4143篇
预防医学   1944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43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720篇
肿瘤学   35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39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601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83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多巴胺(Dopamine,D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主要参与运动、情感以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1],曾被认为是去甲肾上腺素(NE)的前体,没有自己的独立功能.20世纪60年代应用左旋多巴(L-DOPA)替代治疗帕金森病取得显著疗效,这是神经递质药理学研究第一次取得的突破性成就[2].然而,黑质部位DA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的原因始终不清楚.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腹腔镜探查的126例全部明确诊断,101例(80.2%)同时进行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5.5±1.5)d;25例(19.8%)中转开腹手术,2例(8.0%)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1.5±2.5)d.结论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确诊率高、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阴性削腹探查率,适用于大部分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使肾病综合征病人能坚持治疗,避免因中途停药和放弃治疗而造成不可逆的病情恶化,乃至死亡病例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至2005年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结果:100例患儿中无1例再发生自动停药、放弃治疗或因此发生的死亡。结论:使该类患儿及其家长了解疾病的迁延性,服药时间长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懂得一般消毒方法及卫生知识,从而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可以达到坚持治疗直至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乳康片联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2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康片联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乳康片2片/次,逍遥丸1包/次,3次/d,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共3疗程。结果297例患者良好213例,达71.72%,显效61例,达20.54%,无效23例,占7.74%,总有效率为92.26%。结论乳康片联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4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组和卡马西平组各23例,分别单用托吡酯和卡马西平治疗,治疗10周,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VAS)、发作频度、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托吡酯组治疗4周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完全缓解率60.9%,总有效率91.3%,治疗最终的无疼痛剂量为(89±53)mg/d,4周后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卡马西平组三叉神经痛完全缓解率65.2%,总有效率为91.3%,治疗最终无痛剂量为(432±65)mg/d,2周后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较治疗前显著减少。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组起效时间较托吡酯组短(P<0.05),但4周后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托吡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法。方法:将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对照组25例继续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0.0%vs52.0%;76.0%w24.0%。结论:发生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改用阿德福韦酯比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好,阿德福韦酯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是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理想选择,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7.
护理工作中法律观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护士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医务人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医患纠纷也不断发生,使护理人员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工作。其原因是实际工作中护理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为完成工作任务有些护士不顾及法律的保护,只是完成治疗护理任务,所以质量下降,易发生纠纷。告诫每位护士时刻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醒自己依法执业,只有这样,法律才能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998.
rhGH预治疗对烧伤后并发脓毒症大鼠早期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预治疗对烧伤后并发脓毒症大鼠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根据烧伤和(或)脓毒症模型建立及预治疗情况进行随机分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致炎因子(IL-1、IL-6、TNF-α)和抑炎因子(IL-4、IL-10)水平;制备大鼠脾脏组织标本,HE染色计数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细胞HLA-DR的表达.结果 与烧伤并发脓毒症未预治疗组比较,相应rhGH预治疗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0.0064±0.0022 us 0.0139±0.0018、0.0058 4±0.0010 us 0.0128±0.0014、0.0055±0.0030 us 0.0145±0.0020)(P<0.05),而血清IL-4和IL-10水平则明显上升(0.0178±0.0045 us 0.0082 4±0.0026、0.0251 4±0.0104 us 0.0143 4±0.0029)(P<0.05);脾脏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0.38 4±0.52 us 1.73±1.49)(P<0.05),淋巴细胞HLA-DR表达下降(0.0280 4±0.0167 us 0.0594 4±0.0336),仍明显高于烧伤对照组(P<0.05).rhGH预治疗对未烧伤脓毒症大鼠的炎性细胞浸润和HLA-DR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有创伤因素存在时,rhGH在降低致炎因子表达同时提高抑炎因子表达;在烧伤或烧伤并发脓毒症时,rhGH不但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反应,还可显著减少炎症细胞在外周的浸润,有效调控外周淋巴细胞HLA-DR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我们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5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8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年龄46-78岁,平均68.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17h,平均11.4h;出血量30~50mL者22例,51~80mL者28例,80mL以上者8例;额叶出血6例,基底节区出血36例,颞顶部及丘脑区出血16例,其中破入脑室者20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经CT证实。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清雌孕激素及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米非司酮阴道给药(6ml/kg,1mg/ml)以及灌药口服给药(6mg/kg)后不同时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结合化学分离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研究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和雌二醇、孕酮浓度以及输卵管内分泌液、输卵管组织中Ca2+浓度。结果:灌药口服给药组的各时间点血清米非司酮浓度均明显低于阴道给药组,1h,2h时间点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种给药方式均可使血清孕酮水平降低,雌二醇浓度明显增加。阴道给药组孕酮的浓度最低值以及雌二醇浓度的最高值均明显早于口服给药组,0.5h,1h,2h时间点两组对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米非司酮阴道给药与灌药口服给药对Ca2+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两种给药方式对输卵管生理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阴道给药对血清孕酮、雌二醇的影响明显大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