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23(IL-23)是否能够诱导正常人T细胞IFN-γ的产生,作用的靶细胞亚群和调节因素。方法 正常人PBMC在抗CD3(anti-CD3)单克隆抗体或anti-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的条件下与IL-23进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IL-23诱导PBMC IFN-γ表达的T细胞亚群。结果 在未经任何刺激的情况下,PBMC产生很低或不产生IFN-γ。IL-23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由anti-CD3活化的PBMC IFN-γ产生。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IL-23诱导记忆CD4^+和CD8^+T细胞表达IFN-γ,对活化的CD4^+T细胞作用较为明显。Th2细胞因子(IL-4、IL-10)和抗IL-12受体β1 mAb(IL-12Rβ1)抑制IL-23诱导T细胞IFN-γ产生。结论 IL-23促进活化的记忆CD4^+和CD8^+T细胞IFN-γ的产生。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 mAb抑制由IL-23诱导IFN-γ产生,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和抗体对IL-23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卡介苗(BCG)通过诱导IL-12产生和受体表达促进人NK细胞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卡介苗(BCG)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抗结核抗体阴性志愿者外周血PBMC、纯化NK细胞, 分别与BCG、 IL-12、 BCG+IL-12、 BCG+抗IL-12Rβ1 mAb(2B10)培养.利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IFN-γ、 IL-12p40含量;利用ELISpot方法检测IFN-γ、颗粒酶B产生细胞的频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杀伤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结果:BCG呈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PBMC产生IFN-γ.在BCG刺激条件下, PBMC颗粒酶B分泌细胞数明显高于不加任何刺激剂组(P<0.05).BCG增强PBMC杀伤活性.BCG不能诱导纯化NK细胞产生IFN-γ, 但与IL-12同时刺激则表现出协同作用.纯化NK细胞经BCG刺激后杀伤活性与未刺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G呈剂量依赖方式诱导PBMC产生IL-12、并促进NK细胞不同亚群表达IL-12Rβ1.2B10抗体抑制BCG对PBMC产生IFN-γ和分泌颗粒酶B的诱导作用.结论:BCG间接地促进N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产生内源性IL-12、并上调NK细胞表达IL-12R.  相似文献   
13.
人NK细胞亚群与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K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的排斥反应以及在免疫的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NK细胞并不是一个均一的细胞群体,根据表面标志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将NK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在某些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HIV感染等,会导致NK细胞亚群的比例、表型改变和功能降低,因此深入了解机体内NK细胞不同亚群的表型和功能特征,从而明确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揭示疾病的机制及早期发现疾病、判断预后、发现新的以NK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我校第一届八年制学生--2004级八年制医学生<医学免疫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 利用Excel 2003和SPSS 16.0对2004级八年制学生共93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平均成绩为(72.25±1.12)分,信度为0.788,难度系数为0.73,区分度0.29.结论 试卷设计基本合理,反映了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基本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进八年制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并优化CFSE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分裂、增殖和杀伤功能的方法。方法利用CFSE标记磁珠纯化的人NK细胞,加或不加IL-2进行培养。分别在第3、5、7天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的分裂增殖进行检测;利用IL-2活化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靶细胞(K562细胞)按不同效靶比在37℃5%CO_2培养箱共孵育4 h加入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PI~+K562细胞(死亡的靶细胞)的百分率。结果CFSE标记的NK细胞在IL-2的作用下第5天即可观察到细胞增殖,至第7天80%以上的NK细胞均发生增殖,分裂1~6次。在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研究中,发现IL-2刺激后NK细胞的杀伤功显著增强。此外,当IL-2或IL-12活化的NK细胞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时,均可有效地杀伤靶细胞。结论以CFSE标记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可在单细胞水平客观精确地对NK细胞的增殖、分裂和杀伤功能进行分析。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对其他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IL-2和IL-15)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IL-17产生的诱导作用和调节因素。方法:将正常人PBMC和纯化的CD4^+T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与IL-23、IL-2和IL-15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7和IFN-1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IL-17和IFN-γ产生细胞的频率。结果:IL-23可诱导PBMC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受体B1(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IL-2和IL-15均可诱导IL-17和IFN-γ产生,并与IL-23具有共同诱导作用。IL-12可诱导PBMC产生大量的IFN-γ,但不产生IL-17。进一步研究表明,IL-23、IL-2和IL-15可直接诱导纯化的CD4^+T细胞产生IL-17和IFN-γ。结论:IL-23、IL-2和IL-15可直接作用于正常人CD4^+T细胞诱导其产生IL-17和IFN-γ;Th2细胞因子和抗IL-12Rβ1mAb可抑制IL-23诱导的IL-17和IFN-γ产生。为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