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rginal zone lymphomas,PCMZL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5例PCMZL,分析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21、BCL2、BCL10及B细胞标记CD20和CD79a等。结果:15例PCMZL中女9例、男6例,平均年龄61.2岁,中位年龄58岁。11例发生在头面部,其中1例为复发性,3例在背部,1例为全身多发。均表现为皮肤红斑性结节。苏木精-伊红染色为真皮内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10例可见反应性淋巴滤泡或呈模糊的结节。免疫标记显示肿瘤细胞标记CD20(+),CD79a(+),BCL2(+),BCL10(+),5例CD43(+),CD5、CD10均(-),CD21可显示淋巴滤泡形态。结论:PCMZL常见于头面部,老年女性多见,细胞形态学特点和BCL2和BCL10免疫组化染色对皮肤淋巴组织增牛病变有诊断和答别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多基因多分子水平的变化。本实验用针对胃癌基因蛋白产物 [p5 3、c erbB 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 (Rb)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 NA)的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对胃癌及肠化生组织连续切片同步进行多基因检测 ,分析不同蛋白产物在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进而对筛检胃癌高危人群及临床早期诊断起到一定的帮助。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理室存档 1995、1996年门诊胃镜活检标本共 73例 ,其中男 5 3例 ,女 2 0例 ,年龄 2 5~ 88岁 ,平均年龄为 5 2岁。所有标本切片…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针对4种胃癌标志物(p53、c-erbB-2、PCNA和Rb)的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步检测以分析不同蛋白产物在胃癌及肠化生组织中表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央坏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观察35例中央坏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ER、PR、HER2、CK8/18、高相对分子质量CK(34βE12)、CK5/6、CK14、CK17、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波形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5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0~82岁,平均54.2岁.大体观察,肿物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的单中心结节,直径1.0~5.0 cm,平均2.4 cm.镜下,肿瘤中央有大片坏死或无细胞区,残留癌组织呈缎带状环绕在坏死区周围.中央坏死区表现为三种形态:24例主要由肿瘤性凝固性坏死组成,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或玻璃样变;8例以纤维化或瘢痕组织为主,见少量坏死癌组织残影;3例为梗死.周围残留癌组织32例为浸润性导管癌3级,3例为2级.20例伴有导管原位癌,5例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7例肿瘤周边见淋巴细胞浸润.31例中央坏死性乳腺癌中,基底细胞样标记(83.9%,26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肌上皮标记(38.7%,12例).基底细胞样型所占比例(20例,64.5%)显著高于管腔A型(3例,9.7%)、管腔B型(3例,9.7%)、HER2过表达型(4例,12.9%)和不表达型(1例,3.2%).20例基底细胞样型癌中,基底细胞样标记中CK5/6阳性18例,其余依次为CK17(8/10)、CK14(14/19)、EGFR(8/16).1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15~42个月,平均21.5个月.9例疾病进展(因乳腺癌复发、转移或死亡),中位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4.0和18.0个月.平均和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6.6和13.0个月.结论 中央坏死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容易识别的形态特点,大多显示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预后差,是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对化疗不敏感和复发现象是否与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bcl-2蛋白及增殖因子ki-67蛋白的表达有关。方法:收集2000-2003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DLBCL患者,符合入组条件41例,分析IPI各因素及疗效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同时,20例可获取病理组织标本的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survivin、bcl-2及ki-67蛋白表达的测定,并对其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结外侵犯情况、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及疗效均为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是否合并放疗或使用美罗华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差别;多因素分析提示ECOG评分与疗效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免疫组化分析显示ki-67乘积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P<0.05),复发组的平均ki-67指数及bcl-2乘积较未复发组高(前者P<0.05,后者P=0.069),bcl-2乘积高的患者死亡率较高(P<0.05),survivin核阳性患者较核阴性患者生存期短,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结外侵犯情况、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疗效及ki-67均为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Ki-67指数高为复发危险因素,bcl-一2乘积高为预后危险因素,survivin核阳性可能是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S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1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S2的表达。结果:pS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1.5%(56/91)。pS2阳性表达与ER、PR之间及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及腹水细胞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0.1)。化疗不影响pS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pS2的表达与晚期卵巢癌化疗效应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P>0.1)。结论:pS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仍为激素依赖性;在ER、PR高表达及黏液性囊腺癌、临床分期早或腹水细胞学阴性患者,其表达率高(P<0.05);但pS2尚不能作为一个独立指标来预测晚期卵巢癌对化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简称TG)多克隆抗体对126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及45例甲状腺癌进行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记法(ABC)标记。33例乳头状和滤泡状甲状腺腺癌中,除1例分化较差者阴性外,余均为阳性;颈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腺癌52例亦均呈阳性,而其他非甲状腺来源的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则全为阴性。这一结果提示:应用抗TG多克隆抗体对常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标记,可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如能确诊为乳头状或滤泡状甲状腺癌来源,则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推测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增殖生长因子(PCNA、Ki-67)及癌基因蛋白(p53、ras p21、c-myc及c-erbB-2)在人肉瘤及移植癌中的表达特征、相关性及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增殖生长因子及癌基因蛋白产物在人肉瘤及移植瘤的42个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 人肉瘤及移植瘤组中Ki-67、PCNA表达率及p53蛋白过度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erbB-2呈现低表达.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有协同表达.Ki-67表达与PC-NA表达,核分裂相,%S及%S G_2M密切相关;PCNA表达与核分裂相,%S密切相关;Ki-67和PCNA两者的表达均与DI不相关.结论 Ki-67和PCNA是判断肉瘤生长速率和进展的较理想的标记物;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肉瘤细胞的增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肉瘤的发生及进展与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nlonary blastoma,PPB)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和早期诊治的可行性。方法 对1例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X线片呈肺野巨大圆形软组织肿块的患儿行肺叶切除术、病理学常规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明确诊断为PPB,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2岁女孩肺内病变抗炎治疗无效,无呼吸困难、贫血、消瘦等表现,手术见左上肺尖后段囊实性孤立性、境界清楚肿块,组织结构见分化较差的小圆细胞、梭形细胞,间质成分含横纹肌母细胞、成熟和/或不成熟软骨小岛,腺管分化良好、免痰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PPB。结论 小儿肺部肿瘤病理学检查出现间胚叶组织和颖似上皮细胞且免疫组化标记呈阳性表达时,可诊断为胸膜肺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