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在现有采血管促凝剂的知识基础上,开发更高效的脑磷脂提取工艺、更稳定的保存方法,并在临床检测中证明其可行性。方法以猪脑为原材料,以乙醚、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脑磷脂,并经壳聚糖包囊固化处理。在脑磷脂提取后取2批(P1和 P2)各30份血液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固化并存放1年后同样取2批(GP1和GP2)各30份血液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并检测其溶血性;取固化后脑磷脂制备的促凝剂管与 BD 公司促凝剂管进行临床常规生化24项检测。结果脑磷脂提取后 P1血浆凝固时间为(28.05±1.14)s,P2血浆凝固时间为(28.08±1.09)s,P1和 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固化后 GP1血浆凝固时间为(30.88±1.34)s,GP2血浆凝固时间为(31.01±1.11)s,GP1和 GP2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血率为1.5%;临床常规生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猪脑为原料提取的脑磷脂具有较高且稳定的凝血活性;经壳聚糖包囊处理后的脑磷脂更能长期保证其活性及稳定性,且适用于临床常规生化24项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3.
4.
This paper reports 25 kinds of polyclonal or monoclonal antibodies by ABC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used for 253 cell smears by fine-needle aspiration. The results were,1. Immunohistochemical diagnosis were classified into 136 metastatic cancers ( K12 EMA CEA LCA-),92 lymphomas (LCA k12- EMA- CEA-), 4 mesenchymal tumors (Vimentin ), 3 melanomas (S-100 NSE ). 15 reactive proliferations (k λ4 CD CD8 ) and 3 unspecified.2. The origin of 70 metastatic cancers were classified into 36 lung (HLC3-AB ), 4 gastrointestinal tract (MG7 ), 8 thyroid (TGB ), 1 prostate (PSA ), 3 liver (AFP ) and 14 unknown. 3. Immunologic phenotype of 87 lymphomas wereclassified into 66 cases of B-cell, 4 T-cell, 3 hsitocyte, 7 Hodgkin' s diseases and 7 unclear.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 that immunohistochemlcal method may be used as a new method of diagnosing and differentiating epithelial and non-epithelial tumors, detecting primary focus of metastatic cnce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reactive proliferation adn lymphome 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t(11;18)/APl2-MALT1、t(1;14)/IgH-bcl-10、t(14;18)/IgH-MALT1和其他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6例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包括胃53例[其中9例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分]、眼眶50例、涎腺20例、肺20例、肠17例、皮肤17例、肝脏8例、甲状腺5例和其他部位6例(包括舌根2例,胰腺、喉、声带和肾脏各1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别检测APl2-MALT1、bel-10、MALT1和IgH基因的异常.结果 在196例MALT淋巴瘤中,APl2-MALT1融合基因共检出25例(12.8%).但是在不同部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从高到低依次为肺(45.0%,9/20)、不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22.7%,10/44)、涎腺(15.0%,3/20)、肠2/17、眼眶2.0%(1/50).而在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肝脏和其他散发部位均未发现APl2-MALT1融合基因.在196例中,1例肺MALT淋巴瘤同时显示IgH基因和MALT1基因异常,可能是t(14;18)/IgH-MALT1异常.3例(2例不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肺)同时显示IgH基因和bcl-10基因异常,可能是t(1;14)/IgH-bcl-10异常.此外,用MALT1基因探针检测中,6例(2例涎腺、2例肝脏、1例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甲状腺)可能为18号染色体3体;3例(2例胃和1例肠)为MALT1基因扩增.结论 在MALT淋巴瘤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但在不同部位,这些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该现象提示发生在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尽管组织形态学特点类似,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P53和C-erbB-2在胃癌和肠化生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期有助于筛检胃癌高危人群及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以免疫组化ABC法对15例正常黏膜、16例轻度肠化生、15例中度肠化生、13例重度肠化生和14例胃癌组织进行同步检测。结果 P53和C-erbB-2免疫组化阳性在胃癌组织中分别是8/14(57.1%)和7/14(50%)。胃癌组中P53和C-erbB-2双重表达免疫组化阳性的敏感性是28.6%,特异性是100%;P53和(或)C-erbB-2(合并表达)表达免疫组化阳性的敏感性是84.6%,特异性是88.1%。结论 C-erbB-2特异性高,临床上可用作胃癌肿瘤诊断的标记物。P53和C-erbB02双重表达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合并表达能在临床活检筛检高危人群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透明细胞类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5岁。于入院前 1个月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有一圆形肿物 ,伴乏力、咳嗽 ,于 1999年 12月 12日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胸部X线及CT检查示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约 3 .0cm× 2 .5cm大小类圆形肿物 ,其内密度不均。5年前有肺结核病史。临床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结核瘤。术中见肿物约 5 .0cm× 5 .0cm× 4.0cm ,位于右肺上叶 ,靠近中心 ,行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检查 :右肺上叶体积 15cm× 6cm× 5cm ,距支气管断端切缘 1.0cm处见一圆形肿物 ,直径 5 .0cm ,位于肺叶边缘 ,肿物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晰 ,无包膜 ,切… 相似文献
8.
P53、c-erbB - 2、Rb和PCNA的表达在胃癌起源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检测针对胃癌基因蛋白产物(p63、c-erbB-2和Rb)和核增殖抗原(PCNA)的抗体,以间接了解不同基因蛋白产物的变化在胃癌起源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方法:对15例正常黏膜,16例轻度肠化生、15例中度肠化生、13例重度肠化生和14例胃癌组织标本连续切片同步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4种蛋白产物过度表达均主要见于胃癌组织。p53基因蛋白产物的阳性率除重度肠化生组外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基因蛋白产物的阳性率在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1)。PCNA免疫组化标记指数值在非胃癌各组与胃癌组之间差别显著(P<0.05)。Rb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在非胃癌各组和胃癌组织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p53蛋白可在胃癌的早期诊断中起作用,其改变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居于肠化生阶段的癌前变化过程中。c-erbB-2蛋白可用作胃癌肿瘤诊断的标记物,其改变在胃癌的起源过程中属一晚期变化,居于癌前变化的肠化生阶段之后。PCNA的变化在胃癌的起源过程中属一晚期改变,发生在胃癌前变化的肠化生阶段以后。Rb基因在胃癌起源中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rginal zone lymphomas,PCMZL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15例PCMZL,分析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21、BCL2、BCL10及B细胞标记CD20和CD79a等。结果:15例PCMZL中女9例、男6例,平均年龄61.2岁,中位年龄58岁。11例发生在头面部,其中1例为复发性,3例在背部,1例为全身多发。均表现为皮肤红斑性结节。苏木精-伊红染色为真皮内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10例可见反应性淋巴滤泡或呈模糊的结节。免疫标记显示肿瘤细胞标记CD20(+),CD79a(+),BCL2(+),BCL10(+),5例CD43(+),CD5、CD10均(-),CD21可显示淋巴滤泡形态。结论:PCMZL常见于头面部,老年女性多见,细胞形态学特点和BCL2和BCL10免疫组化染色对皮肤淋巴组织增牛病变有诊断和答别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