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神经导管作为桥梁,连接受损神经,在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神经导管进行归纳,从结构与功能构建方面,综述神经导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2.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脑卒中患者在脑梗死和脑出血两个层次上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但是一般的常规内科治疗同康复组.结果:对照组2例死亡,康复组无死亡病例.康复组在各阶段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积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月末时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相当于正常人的32.29%、51.41%、75.00%和87.31%,而对照组分别为:27.62%、34.42%、48.51%和56.13%,入组时、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月末时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116.95%、149.35%、154.60%和155.55%;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运动功能积分差值相当于对照组的指数分别是:2.81、2.10和1.97,1个月月末与入选时、3个月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月末与入选时的康复组运动功能积分差值分别高于对照组:9.95、17.47和21.12分.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肱骨远端AO-C型骨折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合并有软组织损伤;由于肱骨远端是三角形,因此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三角固定技术有利于双柱及关节面的恢复,本研究评估三角固定技术治疗肱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包括38例患者(男15例,女23例),所有患者采用鹰嘴截骨暴露骨折、直视下复位、内外侧平行锁定钢板加空心钉固定(三角固定技术)。通过VAS评分、MEP评分及DASH问卷调查来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肘关节前后位、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创伤后骨关节炎及异味骨化等情况;CT用来评估关节面情况。结果所有骨折都愈合,无复位丢失,在VAS、MEP及DASH评分方面,患侧肘关节与健侧肘关节无明显差异(=0.140、=0.090和=0.262),患侧肘关节平均活动度明显差于健侧(=0.001),38例患者中33例肘关节活动100°;通过随访的CT观察,其中2例患者关节面的下沉2mm,但与健侧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仅AO-C3型骨折与临床治疗效果呈负相关(=0.012)。该38例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率为7.89%。结论对于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的治疗,三角固定技术对于双柱的重建是有效和可靠的,并且有利于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同时能很好的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康复训练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AS)及新生神经元的影响,研究康复训练对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d康复组、1d对照组、7d康复组、7d对照组、14d康复组、14d对照组。各组大鼠造模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评分结果作为各自的0d组。脑缺血后24h开始对大鼠实施康复训练,20min/次/d,于训练后1d、7d、14d进行大鼠运动功能检测和脑组织取材。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皮质素(DCX)及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1)的表达。 结果:比较各组前后行为学评分发现,7d康复组、7d对照组、14d康复组、14d对照组有差异性,训练后较0d组评分明显降低(P<0.001);组间比较提示7d康复组行为学评分较7d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GFAP表达发现,14d康复组较14d对照组GFAP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组相比,1d康复组GFAP表达明显增高(P<0.001),14d康复组GFAP表达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DCX表达发现,14d康复组DCX表达较14d对照组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14d康复组DCX表达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NeuroD1表达发现,1d、7d康复组较相应对照组NeuroD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1d、7d、14d康复组NeuroD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MCAO大鼠的运动功能,活化缺血半暗带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并使局部新生神经元增多,且新生的神经元有可能是在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1的调控下由星形胶质细胞转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55.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11株SAU的标本来源和临床科室分布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SAU均由VITEK 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结果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为48.9%;SAU除对糖肽类抗菌药物100.0%敏感以外,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 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6.
我院研制的TW-702F型外固定支架与制式夹板相结合,应用广泛,能提高战救质量。  相似文献   
57.
58.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伤创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功能需要,选择应用显微外科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36例,包括隐神经皮瓣5例,腓肠神经皮瓣9例,足背皮瓣3例.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3例,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1例,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5例. 结果 除2例皮瓣边缘表皮少许坏死经换药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术后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正常.结论 根据创面缺损情况及部位选择应用皮瓣或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9.
他汀类药物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调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lglutary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酶受到限制。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可调节血脂,而且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辛伐他汀治疗3周后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CD40L水平,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sCD40L、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sCD40L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1),hs-CRP与TC(r=0.37,P<0.01)及LDL-C呈显著正相关(r=0.42,P<0.01),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sCD40L、hs-CRP水平。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通过升高炎性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辛伐他汀通过降低炎性因子对心血管系统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