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57篇 |
免费 | 766篇 |
国内免费 | 5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儿科学 | 116篇 |
妇产科学 | 103篇 |
基础医学 | 508篇 |
口腔科学 | 148篇 |
临床医学 | 1914篇 |
内科学 | 953篇 |
皮肤病学 | 87篇 |
神经病学 | 327篇 |
特种医学 | 6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933篇 |
综合类 | 3514篇 |
预防医学 | 1457篇 |
眼科学 | 66篇 |
药学 | 1457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233篇 |
肿瘤学 | 4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8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367篇 |
2021年 | 491篇 |
2020年 | 470篇 |
2019年 | 309篇 |
2018年 | 270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270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541篇 |
2012年 | 622篇 |
2011年 | 766篇 |
2010年 | 701篇 |
2009年 | 636篇 |
2008年 | 689篇 |
2007年 | 616篇 |
2006年 | 593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478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369篇 |
2000年 | 412篇 |
1999年 | 312篇 |
1998年 | 240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66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105篇 |
1989年 | 106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11篇 |
1965年 | 11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25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血清、呼吸道分泌物的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25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21.1%,呼吸道分泌物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3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名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0%,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4种疾病的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的检测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双源CT在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瘤(CA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采用超声心动图(2-DE)诊断的川崎病C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时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的诊断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比较两者诊断方法在川崎病C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共检测到84个CAA,52个呈现球状,24个呈现梭状,8个呈现串珠状;DSCT共检测到116个CAA,56个呈现球状,27个呈现梭状,24个呈现串珠状;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CAA的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之和右冠状动脉近段。超声心动图与DSCT在冠状动脉主干扩张及近段动脉瘤的形成上显示一致,但是其中8例合并RCA中段CAA在DSCT中有显示,但是超声心动图未能显示。超声心动图与DSCT冠状动脉主干直径测量上无明显差异,且呈现高度正相关。结论:超声心动图与DSCT在川崎病CAA显示上各具优势,其中超声心动图可对川崎病的冠状动脉病变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但是对中、远段病变的显示效果不如DSCT,二者应相互结合以提高川崎病CAA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耐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肠球菌(HLAR)的耐药性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HLAR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类型分布.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AMS对857株肠球菌属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法检测HLAR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肠球菌属中HLAR占50.4%,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HLAR的抗菌作用最好,但有3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粪肠球菌对氯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谱明显不同,aac(6')-Ie-aph(2〃)-Ia基因为耐庆大霉素高水平肠球菌(HLGR)的主要耐药基因,占HLGR的88.0%,严重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和头孢三代抗菌药物和激素的应用是肠球菌属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结论 HLAR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耐药菌,HLGR产生的主要机制是aac(6')-Ie-aph(2〃)-Ia基因介导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控制常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HLAR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正> 我院自1993年3月~1994年10月收治32例肾病综合征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6~68岁,平均49.8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3年;临床症状:24小时尿蛋白>3.5g/L32人,血清白蛋<30g/L27人,双下肢水肿23人,高血脂症19人;肾小球肾炎性肾病(包括膜性肾病)25例,糖尿病性肾病7例,25例病人入院前接受过各种不正规治疗,7例糖尿病肾病只接受降血糖治疗。本组32例的诊 相似文献
995.
1993年1月-1994年6月我科应用转移因子、卡慢舒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为门诊患儿。年龄1一12岁之间。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其中1-2岁22例,3-5岁14例.6-12岁4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其中1-2岁19例,3—6岁10例,6-12岁5例。.二、诊断标准:以1987年全国儿科成都会议文献为诊断标准。三、方法:治疗组采用皮下注射转移因子每周1次,每次1V,连用4次为一疗程。注射第一针转移因子同时口服卡慢舒,其用量1-2岁5ml。3-6岁10ml。9-12岁15ml。3个月为一疗… 相似文献
996.
用SPA协同凝集试验快速检测广州市不同地点225只苍蝇携带志贺氏菌属的情况。其检测结果为:火车站、码头阳性率为29.3%(22/75);近郊大排档阳性率为29.0%(29/100);城市居民占阳性率12.0%(6/50)。这一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环境卫生状况不同,苍蝇携带志贺氏菌属阳性率有明显差别。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是控制细菌性痢疾及其它传染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7.
冰冻切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术前或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许多州县医院送检标本均已固定,无法进行常规冰冻切片及快速诊断,而使临床诊治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固定后的标本进行了改良冰冻切片的快速诊断。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我院手术室及外院固定后送检标本.其中有较小的胃镜、宫颈活俭、淋巴结及胃癌根治术等组织性质不同的标本。2仪器设备:国产BL-3C型生物半导体冰冻切片机。3根据标本大小所用固定液及固定时间长短决定加热时间。如组织小加热时间短,采用10%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