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68篇 |
免费 | 618篇 |
国内免费 | 3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篇 |
儿科学 | 90篇 |
妇产科学 | 79篇 |
基础医学 | 411篇 |
口腔科学 | 118篇 |
临床医学 | 1533篇 |
内科学 | 782篇 |
皮肤病学 | 72篇 |
神经病学 | 265篇 |
特种医学 | 49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77篇 |
综合类 | 2817篇 |
预防医学 | 1161篇 |
眼科学 | 51篇 |
药学 | 1172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967篇 |
肿瘤学 | 3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4篇 |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288篇 |
2021年 | 404篇 |
2020年 | 368篇 |
2019年 | 241篇 |
2018年 | 217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220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439篇 |
2012年 | 495篇 |
2011年 | 614篇 |
2010年 | 552篇 |
2009年 | 524篇 |
2008年 | 566篇 |
2007年 | 509篇 |
2006年 | 457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66篇 |
2003年 | 382篇 |
2002年 | 359篇 |
2001年 | 300篇 |
2000年 | 335篇 |
1999年 | 234篇 |
1998年 | 191篇 |
1997年 | 169篇 |
1996年 | 153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34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47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32篇 |
1983年 | 25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9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6篇 |
1965年 | 8篇 |
196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3.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超前镇痛及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眼科住院的择期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时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B组:术毕前10 min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C组:麻醉诱导时静注氯化钠注射液2 ml。盐酸纳美芬0.1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l。于麻醉诱导前(T1)、术中加固材料与后巩膜加压缝合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T4),记录MAP、HR、SPO2、PETCO2、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10 min记录RSS、RS。结果 B﹑C组MAP、HR其余各时点与T1比较升高(P0.05),A组各时点平稳(P0.05)。B、C组TM2、T3、T4时与A组比较升高(P0.05);C组T2、T3、T4时与B组比较升高(P0.05)。B、C组RS、RSS与A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B﹑C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A组(P0.05)。结论术前或术毕前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μg/kg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可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术前静脉注射较术毕前静脉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验式干预对减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及意外伤害事件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小学二年级学生200名,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根据学龄儿童认知发展特点设计体验式干预方案,对干预组实施连续5周的体验式干预,对照组为自然空白对照,在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得分分别是14.42±5.67、14.14±8.95,低于干预前的16.85±8.48(P0.05)及对照组(P0.05)。(2)干预组儿童在干预后3个月内、6个月内的轻微意外伤害发生率分别是34.7%、41.8%,低于干预前的55.1%(P0.05)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受过2次以上轻微意外伤害的人数占比分别是23.5%、24.4%,较干预前的63.0%明显减少(P0.05),低于对照组(P0.05)。(3)干预组儿童在干预后6个月内的轻度及轻度以上意外伤害发生率为8.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验式干预可以减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及意外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6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临床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昏迷时间、长托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昏迷时间、长托宁化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有利于提高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效果,对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目前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现象比较严重[1],其中医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比一般综合院校大学生高[2,3];而护生的焦虑水平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4]。 相似文献
18.
柔红霉素是针对恶性肿瘤(实体肿瘤及非实体肿瘤)常见而有效的化学治疗药物之一,但其突出的心脏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剂量。这种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两种:(1)药物剂量相关的慢性甚至迟发型心肌病:多发生于药物连续治疗数月或者数年后;(2)急性、亚急性心肌毒性作用:多表现为初次或者两次药物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如QT间期延长、早复极综合征,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或者室性心动过 相似文献
19.
<正>臂丛神经阻滞是应用已久的一种上肢手术的麻醉方式。传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多在体表定位后利用神经刺激器诱发肌肉颤搐或盲探寻找异感来完成,但是受肥胖、解剖结构变异等因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高、阻滞成功率较低、患者痛苦多等是较常见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麻醉可视化的进展,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日益被重视,操作者能够通过超声图像来对神经及周围组织的结构进行清晰地分辨,降低并发症、提高阻滞成功率[1]。分析我院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消炎利胆片与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对患者血清胰岛素( Ins)、C-肽( C-P)、透明质酸( H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老年胆结石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试验组采用经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包括消炎利胆片口服在内的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Ins、C-P及HA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Ins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C-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的8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清Ins和HA水平,对C-P水平无影响,较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