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上十分罕见,属于全身弥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而凶险,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极高。自1925年首先报道至今仅报道500多例。我院成功救治了1例妊娠合并TTP,现予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2.
60例胎儿心电图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在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和脐带绕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初孕产妇临产前后胎儿心电图(FECG)的监测,同时与NST和B超监测结果对比,以新生儿阿氏评分作为新生儿结局的判断。结果:FST段改变,FQRS时限延长〉0.05% s,应注意胎儿宫内窘迫或脐带绕颈。FQRS振幅〉30μv,应注意胎儿体重≥3500g。结论:FECG可以作为早期发现胎颈、胎儿宫内窘迫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3.
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评价(附3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腹式子宫切除术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347例因良性病变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式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是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主要手术并发症为泌尿系及直肠损伤。结论 对巨大子宫肌瘤或合并盆腔严重粘连行子宫切除时应选择经腹途径;对于宫颈光滑、有条件进行宫颈癌筛查的40岁以下妇女行子宫切除时可考虑保留宫颈;术中有关卵巢的去留,应根据患年龄、原发病变、治疗目的、卵巢外观、患及家属的要求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儿及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未加任何镇痛干预的自然分娩初产妇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程及母儿结局,同时对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进行血气分析,比较其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镇痛组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是其母儿并发症无增加;脐动脉血pH值PaO2PaCO2为7.27 ± 0.06、(58.40 ± 9.12)mmHg、(17.07±6.41)mmHg,对照组为7.29 ± 0.06、(55.11 ± 8.64)mmHg、(16.89 ± 5.08)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EA + PCEA分娩镇痛对脐血血气和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5.
1病例报告 患者41岁,江西人,住院号:184121。因停经37+6周,疤痕子宫于2009年5月19日入院。孕妇末次月经2008年8月25日,预产期2009年6月2日。停经30d多尿妊娠试纸自查阳性,孕早期有轻度恶心呕吐等反应。孕4个多月起自觉胎动,定期外院产检未发现异常。孕37周多因疤痕子宫要求剖宫产入院。既往史:平素体健,孕5产2人流2,患者于1992年在当地医院顺产一足月成熟活男婴,之后人流2次,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的病史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晚期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确诊肝癌时均系妊娠晚期,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或核磁共振、病理检查,治疗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肝胆外科医师术中会诊,3例患者术后均行放射介入治疗。结论妊娠合并原发性肝癌病情发展快,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CSEA+PCEA)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6例初产妇病历资料,观察组(CSEA+PCEA)共135例,对照组(产程中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282例,比较两组产程经过、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223.33±105.84)min、(58.74±33.15)min,对照组为(176.14±99.66)min、(46.71±33.69)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产程中需缩宫素加强宫缩及活跃期停滞的发生率分别为60.00%、6.67%,对照组为27.68%、2.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4);观察组剖宫产率(11.85%)、产程中尿潴留的发生率(55.56%)较对照组(分别为5.54%、3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P〈0.001);难产手术(产钳助产+剖宫产)、羊水改变、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PCEA镇痛对产程进展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分娩结局及母儿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血清HBV DNA含量对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以指导HBV携带者孕期处理. 方法 选择经产前血清学检测诊断为HBV携带者的产妇145例,在产妇分娩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同时进行母婴血清HBV DNA检测,并将产妇血清HBV DNA浓度分级,分析产妇血清不同HBV DNA浓度级对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 结果 74例血清HBV DNA<500拷贝/ml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检出HBV DNA阳性者1例(1.4%);30例血清HBV DNA 500~1×10^6拷贝/ml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检出HBV DNA阳性者1例(3.3%);41例HBV DNA>1×10^6拷贝/ml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HBV DNA阳性者3例(7.3%),不同血清HBV DNA浓度的产妇,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妇血清中HBV DNA浓度对胎儿宫内感染率影响不大,孕期抗病毒于预对预防HBV宫内传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9.
输卵管结扎术是当前农村广泛采用的一项绝育手术。在农村卫生院或乡村卫生所的临时性手术室。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与环境的影响,感染的机会必然增多。自1970年以来,笔者共作输卵管结扎手术5000余例,早期由于手技不熟练,术后感染较多,自1983年以来,由于笔者参加县绝育手术队后,手技熟练,手术时间短,从实践中逐渐总结经验教训,做女性绝育手术1583例,术后无一例切口血肿与切口感染,现总结分析如下: 1.加强无菌观念,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采取绝对的无菌操作,术时做到分层次的切开切口,在技术熟练的基础上,一刀切至筋膜层最为理想,这样的切口整齐,组织损伤少,出血点便于钳夹,皮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12周复查的产妇共469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会阴侧切组187例、会阴裂伤组195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87例。应用盆底肌电生理仪和3D会阴超声两种评价方式评估三组产妇产后产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膀胱颈位置、膀胱移动度、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差异。结果 产后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异常率分别为85.92%,84.86%,其中裂伤组的异常率89.74%,88.21%,高于剖宫产组的78.16%,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静息状态下膀胱颈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裂伤组及侧切组的膀胱移动度及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及裂伤组的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阴道分娩的女性产后盆底组织结构变化较选择性剖宫产的更明显,会阴侧切对产后早期盆底的结构及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