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对85例肝细胞癌、57例慢性肝炎、48例肝硬化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GP73及AFP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GP73和AFP检测在肝癌组对PHC诊断的敏感度分别78.83%和64.71%;两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可提高至92.94%。结论 GP73对PHC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GP73和AFP联合诊断更有利于提高PHC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2.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由于PCR技术的应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检测近有很大进展.本文用RTPCR检测肝癌(HCC)和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藉以反映HCC细胞的存在,并与其他血清标记物比较.方法HCC患者22例,肝硬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0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对照)5例.取患者和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并作电泳鉴定,用合成的两对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AFPmRNA,同时分析血清AFP和乙肝标记物.结果AFPmRNA在13例HCC(591%),2例肝硬变(200%)患者外周血中测到,其余标本均为阴性.AFPmRNA阳性的13例患者肿瘤均大于5cm,为晚期患者.在该13例患者中仅有6例(461%)在血清中测到AFP,但有12例(923%)HBsAg,抗HBe,抗HBc全阳性,而AFPmRNA阴性的5例该3标记物全阴性.结论RTPCR扩增AFPmRNA是检测HCC和肝硬变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敏感方法.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标记对HCC诊断、随访观察和疗效评定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3.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增强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上有重要作用,是肝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强抑制物但肝癌(HCC)患者肝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高.现检测HCC患者外周血中TGFβ1mRNA表达,血清TGFβ1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GFβⅡ型受体(TGFβRⅡ)的表达.方法HCC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TGFβ1mRNA.血清TGFβ1水平测定用Promega公司产的试剂盒.肝组织TGFβRⅡ表达的分析用原位杂交法.结果HCC患者20例PBMCTGFβ1mRNA用RTPCR检测阳性率达70%,对照组阴性.HCC患者40例血清TGFβ1水平(2758mg/L±81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827mg/L±372mg/L).原位杂交表明,TGFβRⅡ在HCC细胞的胞质中有弱表达.结论HCC患者TGFβ1基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显示表达增强.PBMC有可能代替肝组织用以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相似文献   
44.
血清HBV-DNA定量PCR检测对干扰素治疗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有限稀释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利用有限稀释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38例HBsAg、HBeAg双阳性患者α-2b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结果 38例患者干扰素治疗12周HBV-DNA阴转7例(18.4%);治疗24周阴转11例(28.9%)。其中病毒滴度〉250pg/mL者阴转11.1%(1/9);病毒滴度25fg ̄250pg/m  相似文献   
45.
端粒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手术切除PHC 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32岁~71岁,平均47.4岁,术前均未放疗,标本均于离体后数小时内采集,液氮速冻后,转至-80℃冰箱贮存备用,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46.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AFP-mRNA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求早期诊断肝细胞癌微量转移的方法。方法 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甲胎蛋白信息核糖核酸(AFP-mRNA)进行了检测,并与慢性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44例PHCC中有27例检出AFP-mRAN,阳性率61.4%;10例肝硬化中2例阳性,占20%;肝炎及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PHCC患者PBMC中AFP-mRNA是早期发现肝细胞癌微量转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RFA)治疗老年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手术的老年中晚期肝癌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组肿瘤缩小、曲清AFP改变、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缩小率及血清AFP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6个月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O.05),而观察组12个月和24个月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体温升高(t≥38℃)、消化道反应、肝区疼痛、腹水增加及转氨酶升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8例PHC患者、73例肝硬化(LC)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8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GP73、GPC3含量,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HC组GP73、GPC3、AFP血清水平分别为346.9±208.7、143.1±66.9和(690.3±402.5)μg/L,与LC组、CHB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AFP、GP73、GPC3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敏感性为95.9%,准确性为89.2%。结论血清AFP、GP73、GPC3联合应用能弥补单项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不足,对提高PHC的阳性检出率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HBV C基因截短对S基因转录与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子克隆、定点突变技术构建C基因截短型HBV载体,瞬时转染HepG2细胞。应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基因的转录;应用Western blot、ELISA检测S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C基因截短型HBV载体构建成功;C基因截短对HBVS基因转录没有影响,但C基因截短141nt后可显著提高HBV S蛋白表达。结论HBV C基因截短可影响HBV 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机制发生在转录后或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对1 828份新生儿血清中HBV-M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HBV-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 828份标本共检出HBsAg阳性50例,阳性率2.7%;HBeAg阳性103例,阳性率5.6%。3例单纯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检出低浓度HBV-DNA。结论 HBsAg与HBeAg在新生儿中并不总是同时出现,HBeAg阳性可单独出现在新生儿血清中,提示分娩后短期内新生儿血清HBsAg与HBeAg阳性并不代表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需要进行HBV-DNA检测并进行动态观察,以便准确地判断HB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