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8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实验发现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1-7天,梗塞灶边缘区有脑微血栓形成,MCAO后3天对侧半球的相应区(镜区)有较明显的微血管变形和星形细胞足突水肿改变,说明RHR与正常的SD鼠在局灶脑梗塞后的超微结构改变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  相似文献   
52.
循证医学证据与脑血管病临床决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有人认为,循证医学已被公认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临床医生如果不具备循证医学知识是会落伍的。还有人认为,循证医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思维模式,循证医学的应用标志着一个新的医学时代的到来。真是这样吗?其实,自从1992年JAMA发表循证医学工作组对“循证医学”的全面阐述的文章以来,各国专家,尤其是临床医生从各个角度批评、反对  相似文献   
53.
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液流变学的方法于心脑血管病的研究是目前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已有文献把血液流变学的几个指标作为预报预测诊断、治疗心脑管病的重要依据。有些单位把这些指标列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但这些指标的确实临床价值如何仍值得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告48例眼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免疫学研究结果。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腾喜龙试验,并进行了1~14年的随访。利用肌电图检查作为肌无力性神经肌接头阻滞的标准诊断性试验。应用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或被动血凝试验等方法分别测定病人抗以下成  相似文献   
55.
苏镇培 《家庭医生》2011,(21):13-13
中风后,性情也大变 前些天接诊了一个病人的家属,没看到那个中风的病人。家属说病人不仅不愿意来复诊,而且谁劝他来看医生,他就用恶毒的语言诅咒谁;骂得起劲时,他还会随手拎起身边的物品朝家人砸过去。  相似文献   
56.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苏镇培国内外许多权威文献都把高血压看作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一人究竟是病因还是危险因素,是次要病因还是主要病因,对R前脑血管病的防治和研究关系重大,值得深入探讨。下面试从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三方面作一综合分析。一、从临床常见的...  相似文献   
57.
重视脑梗塞的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视脑梗塞的个体化治疗黄如训,苏镇培,曾进胜脑梗塞是众多原因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至最严重程度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病理状态,为一组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对于脑梗塞的治疗,至今已报告过许多被认为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并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方法问世。然而,世界范围内多中心...  相似文献   
58.
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对高血压所致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脑血管功能检测仪对高血压所致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采用WD-CV100型脑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压力和血流速度参数,对比观察259例共四个年龄组的高血压病人与157例同年龄正常血压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发现高血压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比同年龄对照组均显著减慢,外周阻力(R)、特性阻抗(Zc)两项参数比同年龄及大10岁对照组显著增大,说明这两项参数增大是高血压所致脑动脉硬化的反映,而非年龄所致的脑动脉硬化。表明该检测技术能为临床诊断脑动脉硬化症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9.
实验性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大动脉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实验性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大动脉损害的特征.将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测量.并观察了用卡托普利抗高血压治疗后这些测量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高血压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中层肥厚,但前者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引起,后者却主要是血管壁重构的结果。卡托普利抗高血压治疗可控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但不能改善血管壁重构。以上结果提示,高血压所致的颅内动脉损害主要表现为血管中层肥厚,而且不同血管对高血压和抗高血压治疗的反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60.
罗伟良读者提出“脑卒中是一个综合征还是病?”这一疑问很有意思,值得讨论。罗读者在该文中主要根据国内的教材和专著“均没有把脑卒中定义为一个综合征,而定义为病”,国外权威的文献则定义为综合征,就认为“国内医学界目前对于卒中的定义欠准确,至少可以说是不完整的。”但我们同样查阅了国内几本教材和专著后,发现并没有均“定义为病”的提法,故上述有关的概括至少欠准确或过于武断。如《脑卒中》书中是这样写的:“急性脑血管病按临床症状的短暂或持久又分为TIA和脑卒中两大类。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指包括脑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