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2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6例。对照组口服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每3周给药1次。两组患者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比较两组持续治疗3个疗程的抗肿瘤疗效、肿瘤标志物、肺功能、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药物安全性,统计两组患者1年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3例。实验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胸甘激酶-1、神经元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Th1/Th2、Th17/Treg、CD4/CD8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对照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33%和2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截至随访结束,两组各失访2例。实验组73例患者存活59例,对照组72例患者存活56例,两组1年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可增强近期抗肿瘤疗效,抑制肿瘤标志物合成,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掌握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和《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17年在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居民、流动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和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44 118人,发现血检阳性1 925人,总体血检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开展流动人群监测2 175人,发现IHA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4.2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共对1 937头耕牛进行了粪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耕牛。在6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环境1 302处,有螺面积1 923.64 hm2;共调查钉螺348 756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7.19%;捕获活螺142 49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41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3个监测点的41处有螺环境检获各类野粪596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野粪。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回升的潜在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激酶Cθ(PKCθ)的表达及Th1/Th2,Tc1/Tc2的变化,探讨PKCθ在MDS及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外周血标本,MDS-RA 14例,AA 15例,正常人30例,分离PBM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PKCθ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 Th1/Th2类细胞因子和Tc1/Tc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MDS及AA患者PBMC中PKCθ mRNA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MDS及AA患者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分泌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P<0.05);Th2、Tc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分泌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MDS及AA患者组间PKCθmRNA表达及Th1/Th2,Tc1/Tc2类细胞因子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S及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Cθ表达增高,PKCθ可能通过上调Th1、Tc1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NHL患者及29名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细胞,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5例NHL患者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为(6.72±1.38)%,高于健康对照组(5.65±0.68)%(P〈0.05);Treg细胞在健康对照组为(5.65±0.68)%,NHL患者Ⅰ~Ⅱ期为(6.08±1.18)%,Ⅲ~Ⅳ期为(6.9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在健康对照组为(5.65±0.6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5.83±0.95)%,其他亚型淋巴瘤为(7.83±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在乳酸脱氧酶(LDH)正常患者组为(6.97±1.20)%,增高患者组为(6.54±1.02)%,LDH不同水平与健康对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g细胞为免疫抑制细胞,可由肿瘤诱导产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Treg细胞比值升高,Treg细胞比值可以作为临床评估瘤负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CD+4 CDhigh25 CDlow127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NHL患者及29名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细胞,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65例NHL患者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比例为(6.72±1.38)%,高于健康对照组(5.65±0.68)%(P<0.05);Treg细胞在健康对照组为(5.65±0.68)%,NHL患者Ⅰ~Ⅱ期为(6.08±1.18)%,Ⅲ~Ⅳ期为(6.9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在健康对照组为(5.65±0.6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5.83±0.95)%,其他亚型淋巴瘤为(7.83±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在乳酸脱氢酶(LDH)正常患者组为(6.97±1.20)%,增高患者组为(6.54±1.02)% ,LDH不同水平与健康对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g细胞为免疫抑制细胞,可由肿瘤诱导产生,肿瘤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Treg细胞比值升高, Treg细胞比值可以作为临床评估瘤负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热疗组(联合组)、同期放化疗组(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和比较三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优于放化疗组和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放化疗组的总体生存率优于放疗组,而远处转移率低于放疗组(P<0.05)。联合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的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恶性呕吐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放疗组(P<0.05);但联合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但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无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各细胞因子与胃癌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对46例胃癌术前患者(胃癌组) 和 30 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7A、IL-21、IL-23、TNF-α、IFN-γ、GM-CSF表达水平进行同时检测。结果 血清中IL-8、IL-17A、IL-7、TNF-α表达水平胃癌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4.50(10.38) pg/ml vs. 2.06(3.17) pg/ml, P=0.002、 0.83(2.01) pg/ml vs. 0.21(0.85) pg/ml, P=0.013、3.46(1.90) pg/ml vs. 2.11(1.48) pg/ml, P=0.001、1.21(1.13) pg/ml vs. 0.79(0.37) pg/ml, P<0.001;各细胞因子在胃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细胞因子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清中高水平的IL-7、IL-8、IL-17A、TNF-α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IL-8、IL-17A、TNF-α高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4-2015年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水平,为科学评估疾病发生风险及疫苗免疫效果、及时调整脊灰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市6个区抽取0~ 49岁人群,采集静脉血标本,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脊灰NA。结果 全市共抽取629人。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55%、90.30%、95.0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67.63、1∶28.22、1∶65.64。不同户籍、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地区、免疫史人群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市人群对脊灰具有免疫屏障,可有效应对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并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循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对危重型多发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危重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28例,治疗组B 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A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组B加用山莨菪碱及乌司他丁.观察三组患者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在治疗后1、3、5 d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当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 d和5 d测外周血细胞因子(CRP、sICAM-1、IL-8)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将腮腺肿瘤患者手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病理类型、手术方案、临床现状和后期恢复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患者进行抽样,选取50例患者进行比较总结,良性肿瘤30例患者中,21例进行肿瘤切除,9例进行全腮腺切除;2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进行肿瘤和腮腺全部切除。恶性肿瘤切除后进行放疗。结果:良性肿瘤术后复发患者有2例,复发率3.3%;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患者6例,复发率5%。结论: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的前提是需对肿瘤进行性质判定、术后观察,以便确定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