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41.
中英文书写相关脑功能区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成像技术,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中,检测中、英文书写相关的神经基础.方法:采用1.5T FMRI成像系统,扫描9名健康志愿者在书写中、英文状态下的脑部激活情况.结果:中文抄写主要激活脑区:双侧额叶运动区、双顶上小叶、双顶下小叶、左顶叶中央后回、左壳核.英文抄写主要激活脑区:双侧额叶运动区、双顶上小叶、左顶叶中央后回、左壳核.结论:书写活动涉及多个不同脑区,中文书写较英文书写需要更多的脑处理过程来参与完成,脑纹状体边缘区可能是书写相关脑区的皮层下中枢之一.  相似文献   
42.
Secretory granule-containing dendrites and their synaptic structuresof the supraoptic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i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microscope.Secretory granules were found in proximal dendrites,dendriticstems and fine dendritic branches.Synaptic structures with clear roundvesicles and a few large dense core vesicles could often be identified onthese dendrites.The synaptic membranes were either symmetrical or asym-metrical.  相似文献   
43.
长期记忆贮存分子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揭示了记忆的巩固涉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肿瘤发生和形成的早期研究集中在生长的正向调节基因 (即显性活跃的致癌基因 )相似 ,既往关于长期记忆和突触可塑性分子水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正向调节基因上。近几年提出了关于突触变化启动核内变化导致基因表达过程的多种分子模型 [1 ] ,这些模型受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信号转导理论启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揭示长期持续的突触可塑性变化不但需要有利于记忆贮存的正向调节机制的激活 ,同时也需要清除阻止记忆贮存的抑制性因素。正如正常状况下肿…  相似文献   
44.
纹状体边缘区与学习记忆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纹状体边缘区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神经毒剂海人藻酸(KA)注射破坏纹状体边缘区神经细胞体 ,并在注射前后用Y型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结果 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受到破坏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 (P <0 0 1) ,且与传统认为的记忆中枢NBM破坏后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纹状体边缘区与大鼠的空间辨别作业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该区与NBM在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中可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45.
<正>c—Fos是一种原癌基因蛋白,合成后存在于神经细胞核内,由于脑内某区域的刺激,首先会引起机能相关区域内c—Fos的阳性表达,再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神经细胞核的c—Fos表达可以作为研究脑内不同结构间功能联系的手段.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在大鼠脑纹状体尾侧有一层梭形细胞带,富含多种肽类神经纤维和终末,我们称之为边缘区,其离心投射纤维直接终止于Meynert氏基底核,用海人藻酸(Kainicacid)注入该区损伤两侧边缘区细胞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本研究试图用海人藻酸破坏边缘区和Meynert氏基底核后诱发c—Fos表达的方法,观察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状况.在脑立体定向仪上,按包新民和舒斯云编的图谱的座标,向大鼠脑Meynert氏基底核、纹状体及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0.1%海人藻酸0.1一0.2ul,存活六小时后,经主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处死动物,取脑用恒冷箱切片机切片,ABC一GDN法染色.  相似文献   
46.
本成果首先在大鼠脑内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发现了一个由紧密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的带状区域,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该区内含多种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肽,根据其位置命名为“纹状体边缘区”,并于1988年在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首先报道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时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Y迷宫观察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后第5天,观察到纹状体边缘区内的神经元明显缺失,c-fos蛋白一过性表达增高,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结论全脑缺血后导致海马以及边缘区等脑区神经元损伤,可能是造成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原因,进一步证明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大鼠纹状体P物质的分布及其与脑内其他重要结构如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内P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 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和矢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冠状切面上大鼠纹状体内S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内,主为为背腹走向的阳性纤维,苍白球的内侧绷亦有一条呈背腹走向的SP免疫阳性纤维带。杏仁枋的SP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杰仁中央核和杏仁内侧核;其中可仁中  相似文献   
4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隔核各亚核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神经降压肽,促皮质释放因子,P物质,亮氨酸-脑腓肽,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甘丙肽,胆囊收缩素,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甲硫氨酸-脑腓肽,等12种肽能神经元的分布,并用图象分析仪对肽能神经元的面积,周长,最大径,最小径和灰度进行了测量。肽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外侧隔核中间部,内侧隔核;而隔伞核及三角隔核中较少。图象分析仪测量表明  相似文献   
50.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老年性疾呆病人基底前脑和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阳性神经元减少,活性 降低.纹状体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和老年性遗忘有关,注射拟胆碱能药物能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纹状体边缘区是我们在纹状体内发现的一个新区,含有大量的胆碱能纤维及神经元.边缘区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到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的Meynert基底核,并与其胆碱能阳性神经无形成突触.迷宫实验证明损伤两侧纹状体边缘区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为进一步研究纹状体边缘区的神经元是否接受脑内其它部位传来的胆碱能投射,有无相应的胆碱能受体,以阐明纹状体边缘区学习记忆功能的机理,以及纹状体边缘区在脑的学习记忆神经网络中的地位.本研究用地高辛精标记的nAChR 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观察nAChR mRNA在纹状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纹状体内观察到大量的nAChR mRNA表达.nAChR mRNA阳性反应产物呈深蓝色或紫蓝色颗粒状,分布在细胞体及树突基部的细胞膜上,纹状体尾壳核中阳性细胞较多,为中等大的多极形细胞.苍白球内只有少量大的阳性多极形细胞.边缘区内则可见较多的nAChR mRNA阳性细胞,为中等大的梭形细胞,呈密集的带状分布.本结果提示纹状体边缘区内有较多的nAChR mRNA表达,接受来自脑内其它部位胆碱能纤维的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