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正常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检测人脑纹状体边缘区是否参与了听觉数字工作记忆的过程。方法选取13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听觉数字工作记忆和听觉非记忆任务作业,同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检查,检测脑区在不同任务下的激活情况。结果11名受试者通过了数字工作记忆任务作业。功能磁共振结果显示受试者在进行听觉数字工作记忆时具有左侧优势的双侧前额叶皮层和左侧纹状体边缘区均有激活,出现高信号区,其他脑区激活不明显。而在进行听觉非记忆任务作业时,受试者的前额叶和边缘区均无明显激活。结论左侧纹状体边缘区与前额叶一起参与了人脑的听觉数字工作记忆过程,边缘区可能是一个联系着其他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皮层下中枢。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神经调控机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假狂犬病毒(PRV)注射咽肌后跨突触标记细胞在脑中的分布。咽肌注射PRV后,脑内PRV标记细胞出现的部位随着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咽肌注射PRV后48h,仅在疑核半致密部中出现阳性标记细胞。存活56h后,标记细胞可见于孤束核的中介亚核、中间亚核及吻内侧亚核。存活62~72h后,在延髓的中缝核群、三叉旁核、外侧网状核,脑桥的蓝班、臂旁核、A5细胞群等部位可见大量标记细胞。存活80~96h后,延髓和脑桥中上述部位的标记细胞更为密集,并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及Barington核等出现标记细胞。中脑的中央灰质和中脑深核;丘脑下部的视前区、室旁核、外侧区、弓状核、连合前核;丘脑的室旁核和外侧缰核;端脑的外侧隔核、终纹床核、杏仁核等部位可见大量阳性细胞。存活102h的动物,标记细胞的分布部位和存活96h者类似,但数量更多。且在皮层的边缘前区、内侧和外侧中央前区等出现较多标记细胞。推测脑内许多部位与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神经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内的P物质和受体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内P物质及其受体的分布特点,再用受体基因封闭方法结合迷宫行为试验研究P物质受体与边缘区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结果纹状体边缘区内有大量的P物质免疫阳性纤维及受体蛋白和NK1mRNA的分布,封闭纹状体边缘区内的P物质受体基因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结论纹状体边缘区内的P物质和受体对纹状体边缘区的学习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推测这种作用是P物质通过其受体NK1调节边缘区中的5-HT等神经递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4.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定点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海马、边缘区及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期望寻找到海马、边缘区的特异基因。方法:从引产胎儿胎脑中准确取出海马、杏仁核、边缘区和尾壳核。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上述脑区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海马的一个差异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4个脑区相比,海马、边缘区各发现2个差异片段,海马的一个差异片段长度为277bp,序列与编号为AC0049人类克隆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海马、边缘区等不同脑区间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6.
纹状体边缘区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于1987年在纹状体内发现一个新区,根据其部位命名为边缘区。十余年来我们对边缘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边缘区的结构跟纹状状体其余部位不同,功能主要与学习记忆有关。边缘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确认。对边缘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对提高人们的智力,防治老年性痴呆症等智力障碍性疾病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
猫下脑干至脊髓后角Ⅰ~Ⅲ层的投射——HRP法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一例猫颈髓后角Ⅰ~Ⅲ层注射HRP后的结果。标记细胞主要见于后束核、大中缝核、网状核、前庭核及孤束核。王喜莲参加了本研究的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28.
用家兔15只,分别将不同量的30%HRP或5%WGA-HRP注入颈髓、胸髓或腰髓内,观察Edinger—Westphal核(E—W核)向脊髓的投射以及此种投射有无定位分布关系。同时,观察了家兔E—W核的正常形态学。家兔的E—W核为中线结构,位于动眼神经核头侧及背内侧,包括头侧的前正中核(AM核)及尾侧的固有E—W核两部。AM核最头端分成左右两部。两核均由中、小型梭形细胞构成,但AM核之细胞较狭长。AM核及固有E—W核的细胞向脊髓颈、胸及腰段有广泛的投射,各段投射细胞在核内分布弥散,无明显定位。但AM核头端分成左右两半处的细胞主要投射至腰髓。  相似文献   
29.
E—W核是位于中脑中央灰质腹侧、动眼神经核背内侧及头侧的一狭长核团,在种系发生及个体发生过程中是较动眼神经躯体运动核新的结构。多数学者认为只有部分E—W核细胞为动眼神经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大部分E—W核细胞广泛投射到脊髓、小脑及脑干某些结构。因此把它仅看成为一个缩瞳中枢的概念值得商榷,有必要对其纤维联系及功能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视上核及室旁核内含分泌颗粒的突起及其突触结构。在树突根部、树突干及树突细枝内均可见到分泌颗粒。在这些含分泌颗粒的结构上往往有突触结构,含圆清亮小泡及少量大致密芯小泡;突触膜可为对称型或非对称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