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1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349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368篇
内科学   777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2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2320篇
预防医学   912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109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045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呼吸机报警频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严格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各个步骤,针对引起呼吸机报警频次较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严格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后呼吸机的报警主要类型均为气道压高、呼吸频率高、吸气潮气量超限,报警主要原因均为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患者不舒适、呼吸系统泄露,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呼吸机报警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呼吸机的报警频次,但目前尚无法显著改善引起呼吸机报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对临床与检验相互沟通的认知状况,探讨加强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为医学教育体系沟通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各200名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对沟通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知一致,认为自身沟通能力存在不足的分别占90.5%和92.0%,认为教育体系中关于沟通学技能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的分别占89.5%和85.5%,学生对影响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也有相同看法,而对双方沟通主动方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重视对临床与检验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改革沟通学技能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主动沟通意识,为其尽早适应医学环境做准备。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而言,分析其应用放射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展开分组,其中参照组中36例,应用心电图和血气分析等其余诊断法展开诊断;实验组中37例,螺旋CT、胸片等放射性诊断法诊断,探究其临床检出率等内容。结果在检出率中,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比参照组高,即P0.05;而对于误诊率和漏诊率而言,实验组中数据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结论应用放射诊断急性肺栓塞疾病而言,其不但可以显著提升诊断检出率,并且还可以降低误诊和漏诊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
结膜-皮肤联合进路的上睑提肌腱缩短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睑下垂是一常见病 ,我们采用皮肤 -结膜联合入路行上睑提肌腱缩短和前徙术 ,治疗了 19例上睑下垂患者 ,经长期随访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9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0例 ;儿童 7例 ,成人12例 ;轻度上睑下垂 4例 ,中度上睑下垂 15例 ;上睑提肌动度平均为 7 8mm(5~ 12mm) ;睑裂高度平均为 5 4mm(4~ 8mm) ;上直肌功能良好。2 手术方法用美蓝画出距睑缘 6~ 7mm的上睑皱襞形成线。成人采用局麻 ,用 1%利多卡因加 1∶2 0 0 0 0 0肾上腺素行睑板前和眶隔前眼轮匝肌下浸润注射。儿童行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 ,术区用 1∶2 0 …  相似文献   
95.
狼疮性肾炎 (LN)应用糖皮质激素和 /或环磷酰胺(CTX)治疗 ,是目前公认较好的治疗方法 ,但副作用较严重 ,特别是应用CTX治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是造成继发感染和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阿胶浆治疗LN应用CTX治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治疗观察的 4 6例病人 ,全部按照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SLE诊断标准 ,其中共有 11项 ,患者具有≥ 4项者 ,并有较明显的肾脏损害。并经激素和CTX治疗后 ,白细胞显著降低 ,白细胞计数≤ 3.0× 10 9/…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绝经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间733例术后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性质均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为绝经后且ER阳性,其中501例接受三苯氧胺治疗,232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ER、PR、HER2检测.随访时间3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结果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三年无瘤生存率高于三苯氧胺组(90.6% vs.88.6%,P=0.038).三苯氧胺组亚组分析显示:LN+/HER2+患者三年无瘤生存率低于LN+/HER2-患者(88.2% vs 90.4%,P=0.037);HER2+/PR+患者高于HER2+/PR-患者(90.8% vs.89.5%,P=0.032).芳香化酶抑制剂组内LN(+)和LN(-)亚组中,HER2(+)患者与HER2(-)患者的三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PR+组高于HER2+/PR-组(91.9% vs.90.5%,P=0.029).芳香化酶抑制剂组潮热、阴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肌肉骨骼疼痛、骨折的发生率则高于三苯氧胺组(P<0.05).结论 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Luminal B型患者疗效好于三苯氧胺,此效果不受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影响,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
F-Z液与HC-A液对内皮细胞保存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A液(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何长民等)与上海市中心血站(刘书元等)在Ross溶液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经过约20年的肾移植临床应用,获得广泛的肯定。但HC-A液对于肝脏、胰腺和心脏的保存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命名为F-Z液,下文就是在内皮细胞水平,对两者的保存效果进行比较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
蔺晓霞 《腹部外科》2011,24(2):74-74
病人:男性,45岁。因突发心悸、气短、头痛、伴视觉模糊等症状入院。入院时血压200/100mm Hg。彩色超声检查示:双肾切面形态正常,内均未见异常回声,左侧。肾上腺厚0.7cm,左侧于腹主动脉外侧及左肾上极内侧可见2.7cm×3.2cm的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回声增强,该肿瘤与左肾不同步移动,与左肾轮廓形成“海鸥征”。超声提示:左侧肾上腺实质性病灶(嗜铬细胞瘤可能)。后经手术证实为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9.
超声诊断骶尾部表皮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0岁,因直肠憋胀感6个月、外院发现盆腔包块4天来我院就诊。经腹超声:膀胱充盈好,子宫及双侧卵巢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未见明显包块和积液。经阴道超声:直肠后方见约7.3 cm×3.5 cm囊实性包块,形态不规则,似"哑铃"型,边界清,似有包膜,内部回声偏低,不均匀,  相似文献   
100.
血清肝癌特异性结合多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出能够用于血清学筛查的多肽.方法 利用M13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对15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的血清和15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4轮吸附-洗脱筛选.挑取筛选后的噬菌体单克隆,用血清试验筛选特异性及阳性率较高的单克隆.目标单克隆通过DNA测序确定其表达的多肽序列,进而人工合成带FITC标记的多肽,再对血清进行鉴定.结果 随机挑取的50个经过4轮筛选的噬菌体单克隆.通过血清试验,从中筛选出9个特异性和确诊率较高的单克隆,其中单克隆ZH-3对肝癌血清确诊率达到46.7%.ZH-3经DNA测序分析,确定其表达的多肽序列为:SAHGTSTGVPWP.结论 ZH-3多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有一定的检出率,提示ZH-3多肽能够为研发肝癌诊断试剂奠定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liver cancer specific peptide for serological screen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via screening phage-display peptide library. Methods Fifteen sera from liver cancer patients and physical examinat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four-round screening with Ph. D. 12TM phage display peptide kit. Highly specific phage monoclone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ELISA results of the serological assay. The peptide labeled with FITC was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the DNA sequencing of the optimal monoclone and tested with serum via fluorescent imagery. Results Nine highly specific monoclones were found among 50 selected ones after 4 rounds of screenings.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ptimal monoclone,ZH-3, reached 46.7 %. The peptide sequence of ZH-3 was concluded by DNA sequencing as SAHGTSTGVPWP. Desirable specificity and affinity were also shown in the serum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peptide ZH-3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reagent for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