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们于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测50例风湿性二尖瓣病患者,均经手术证实。50例中单纯MS28例,MS MR22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5~40岁。采用Sonos 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频率为3.5MHz。受检者取仰卧位,胸骨旁左室长轴及心失四腔切面进行观察二尖瓣前、后叶的活动幅度和厚度。从彩色多普勒观察二尖瓣口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前2DE均显示不同程度二尖瓣前、后叶肥厚,回声增强,舒张期瓣叶开放受限,前叶呈穹窿样外观。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该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7~8周龄雄性SHR大鼠24只,WKY大鼠8只。SHR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用缬沙坦30mg/(kg.d),雷米普利1mg/(kg.d)和缬沙坦15mg/(kg.d)+雷米普利0.5mg/(kg.d)灌胃。3月后,分别测定血压、心质量与体质量比值、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值,血清一氧化氮(NO)值及心肌组织NO值。应用心肌胶原纤维特殊染色法及图像分析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心肌,主动脉及脑组织ACEmRNA、AT1RmRNA和AT2RmRNA表达情况。结果联合应用半量的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更全面抑制了SHR心肌、主动脉和脑组织中AT1RmRNA和ACEmRNA的表达(AT1RmRNA:P<0.01vs雷米普利组;ACEmRNA:P<0.01vs缬沙坦组)。联合组明显提升了AT2RmRNA与AT1RmRNA比值(约为SHR组、WKY组或雷米普利组3~4倍),增高了局部心肌组织NO的含量[联合组(7.2±1.2)vsSHR组(4.7±1.2),P<0.05]。结论小剂量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在高血压治疗方面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I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对139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有无LVH ,同时作 2 4h动态血压监测 ,采血用PCR法检测AT 1R基因A 116 6C多态性。6 3例正常人作基因频率检测。结果 :①EHLVH(+)与LVH(- )两组动态血压指标除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SBP、DBP)、平均动脉压 (MA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 ,2 4h及白天平均SBP、DBP、MAP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②EHLVH(+)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LVH(- )组 ,LVH(+)组AC或CC基因型明显高于LVH(- )组 ;③ 6 3例正常人C等位基因频率C为 4 %。结论 :AT1R基因A 116 6C基因多态性与EHLVH明显相关。东方人与西方人AT1R基因频率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女性患者血清性激素动态变化(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雌激素(EH)对女性冠心病(CHD)的发病有保护作用。但有关女性CHD性激素(SH)变化的资料不多,进行系列SH变化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探讨绝经后CHD妇女系列SH的变化以及各SH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 对象:①CHD组:30例,年龄61.1(45~72)岁,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有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28例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心肌扫描及活动平板两项检查均阳性者。②对照组:30例,年龄60.5(46~69)岁,体检未发现心肝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活动平板和(或)ECT心肌扫描阴性。所有对象均不吸烟,已绝经一年以上。三个月内无急性应激情况,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心病 )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β ,TGF β)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改变。  方法  4 2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二组 ,其中窦性心律组 2 0例 ,慢性房颤组 2 2例 (≥ 6个月 ) ,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组织 (约 10 0mg) ,通过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测定心房组织中TGF βmRNA的相对含量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心房组织中TGF β的定位和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 ,慢性房颤组TGF β1 mRNA相对含量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两组间TGF β2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TGF β1 、TGF β2 在两组患者心房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心房肌细胞。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 ,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的TGF β1 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TGF β2 的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TGF β1 分子重构可能是房颤时心房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 ,13岁 ,因“发热、四肢关节肿痛伴心慌、气促 5天”入院。入院前 5天受凉后出现头晕、乏力、发热 (T38℃左右 ) ,对症治疗后热退 ,症状稍减轻 ,但很快又出现体温升高 ,全身不适 ,并出现四肢、肘、腕、膝关节游走性肿痛 ,局部肿胀明显 ,关节强直 ,活动受限 ,心慌、气促。胸片示 :心脏普大型 ,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心电图示 :多数导联ST段抬高。心脏B超 :心包积液。血象 :WBC10 6× 10 9/L ;N0 95 ;L0 0 5。体温波动在 37 5~ 39 5℃ ,病情逐渐加重 ,送本院。既往史 :出生 8个月时发现心脏杂音 ,未诊治 ,平时体力差 ,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心脏图像轮廓光流埸检测系统对20例正常成年男性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图像进行室壁运动速度测定。结果:左室壁最大运动速度<5.9mm/0.1s,各室壁平均速度<2.15mm/0.1s,峰速度出现于收缩期后1/3。结论:上述数值可作为判断节段性室壁运动低下的综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细胞感染模型。方法 以柯萨奇B3m病毒感染新生SD大鼠的培养心肌细胞,观察感染后细胞病变、搏动情况及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培养液中心肌酶的改变,测定DNA含量。结果 培养的SD大鼠搏动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m病毒后,逐步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停止搏动,电镜下可国胞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紊乱,Z线模糊,髓质体增多,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受阻于G1期。结论 该模型可作为体外研究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3年3月至2002年7月射频消融治疗的833例快速心律失常。左房室旁道消融二尖瓣环侧,右房室旁道消融三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双径路通过下位能量递增消融法,改良房室结慢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采用心内膜激动时间及起搏标测相结合方法,标测起源点消融;心房扑动采用三尖瓣与下腔静脉之间的峡部行线性消融的方法;房性心动过速采用双大头电极顺序标测法。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23例,成功51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0例,全部成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成功35例;房性心动过速21例,成功17例;房扑7例,成功5例。消融成功率97.4%,总复发率3.8%,并发症发生率1.8%,无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1月开始,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较严密的监护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病死率从40%降至11.3~20%。现将1979年1月至1982年11月收治的62例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48例,女14例;年龄25~89岁。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与血生化检查证实为急性心肌梗塞。梗塞部位:前间壁29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