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25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新抗感染药物的研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抗感染药物的研发 ,是当今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人们通过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将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机制分为 4种 :①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②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③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④细菌的外排机制。据此提出了新药研发的策略。1 结构改造 ,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的抑酶特性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是由细菌体内产生的各类钝化酶所致。这些钝化酶可分为 3类 :磷酸转移酶 (AHP)、核苷酸转移酶 (ANT)和乙酰转移酶(AAC)。AHP使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的羟基磷酸化 ;ANT使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中的羟基腺苷化 …  相似文献   
12.
药品检验所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家颁布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中,对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有的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实施细则,有的制度则要求各所补充制定,执行起来有可能不规范。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每一项检验都承担着严肃的法律责任。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是实现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确保药品检验数据及检验结论的科学、公正、优质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证。微生物实验室亦不例外。但在药检所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中对微生物实验室检查指导较少。正如美国FDA 药品质量控制微生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1996~2001年60家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探讨不同科别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及变迁。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6年间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陛西林的耐药率维持在40%;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51.4%和39.6%降低到2001年的36.2%和23.6%。外科住院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26.3%增加到2001年的45.9%;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从1996年的24.6%和17.5%增到2001年的43.5%和43.1%。ICU患者分离的大多数菌株对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门诊患者分离菌株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从1996年的17.2%增加到2001年的24.9%;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30%;SMZ/TMP的耐药率从1998年的61%降低到2001年的38.3%。结论 调查不同科别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对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经验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制剂中利福平晶型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制剂中利福平的晶型.方法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不同晶型的利福平原料,结合文献数据,总结出利福平各晶型的主要特征衍射峰;直接测定利福平胶囊内容物或片剂研细的固体粉末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根据图谱中存在的利福平主要特征衍射峰,确定制剂中利福平的晶型.结果利福平晶体的主要特征衍射峰(2θ)分别为8.79°和14.48°(Ⅰ型结晶),1 5.84°和20.06°(Ⅱ型结晶),18.36°(SV型结晶);制剂中的辅料不干扰对主要特征衍射峰的判断;国内5个企业的12批利福平片和37个企业的88批利福平胶囊中的利福平均为Ⅰ型结晶.结论本方法可方便地判断制剂中利福平的晶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应用三种药物体外抗菌、抑菌实验方法,检查灯盏细辛注射液体外抗菌作用并初步确定其无菌检查方法;通过无菌验证实验方法来确定其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的直接接种法无菌检查法抑菌实验显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强大抑制作用,直接接种法不能用于其无菌检查;进一步体外抗菌、抑菌实验显示其体外具有较强的抗菌、抑菌作用;应用薄膜过滤法对其无菌项目进行检查,无菌验证实验确定其无菌检查的有效方法为薄膜过滤法.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示出强大的抑制作用,其无菌检查的有效方法为薄膜过滤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中药黄连素、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1,菌种鉴定采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2,药敏试验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3,实验数据的分析采用WHONET5软件。结果:黄连素、鱼腥草素(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即合成鱼腥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黄连素、鱼腥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结论:目前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的判定尚无标准可以遵循,中药学工作者应加强临床疗效与基础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不同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中的响应因子是否一致,进而评价利用ELSD迅速测定该类药物含量的可行性。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了几种喹诺酮类抗生素(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进样量与响应取双对数的线性方程。色谱条件:YMC-Pack ODS-AM 柱 (1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 0.5%三乙胺水溶液(三氟醋酸调至pH 2.5)-乙腈(48∶12);流速0.6 mL·min-1。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117 ℃,气体流速3.0 L·min-1。结果5种物质的线性方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5种不同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在ELSD中的响应因子一致,可尝试用HPLC-ELSD法建立该类药物的一类新药基准品。  相似文献   
18.
上市抗生素类药品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昌勤 《药品评价》2004,1(1):60-62
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上市的最基本条件,而药品的质量可控是保障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虽然在药品的研发、注册、批生产等多个环节中,药品生产企业及药政管理部门已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药品的安全、有效及质量可控性进行过评价,但药品上市后仍能暴露出许多问题。目前我国的药品研发、生产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现存的6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水平参差不齐,药品的研发多以仿制为主,且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较严重。由于在研发阶段企业的投入不够,因此许多质量问题在药品上市前未能及时发现,而在上市后暴露出。如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注射…  相似文献   
19.
凝胶过滤色谱和Bradford法测定发酵类抗生素中蛋白残留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发酵类抗生素盐酸林可霉素为例,建立一个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的可用于发酵类抗生素中蛋白残留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利用凝胶过滤色谱(GFC)首先将蛋白质与抗生素分离,收集蛋白组分,再利用蛋白检测方法Bradford法(考马氏亮兰染色法)对残留的蛋白进行定量;色谱柱为SuperdexTM Peptide HR 10/30;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1 mL·min-1;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进样量为500 μL.结果本方法蛋白(BSA)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0%,蛋白浓度在0-12 μg·mL-1之间符合曲线方程y=-0.002 4x2 0.064 2x 0.002 9,r2=0.999 9; 检测限为3 ng·mL-1(相当于盐酸林可霉素中蛋白的残留量为7×10-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以用于控制发酵类抗生素中蛋白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软件。结果  2 0 0 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8个省、市、自治区的 5 7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 2 4 82 6株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见菌。主要标本为痰、尿和伤口及分泌物 ,分别占全部标本的 4 7.9% ,16 .8%和 10 .4 %。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 ,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及阿米卡星。 15 % (15 .6 %~ 5 1.2 % )的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雷氏菌和普罗威登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 ,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低于 30 % (6 .0 %~ 2 9.7%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 18.2 %和 2 2 .6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19.1%和 15 .2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 ,但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5 2 .8% ,4 1.6 %和 31.8%。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