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e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蛋白是一个胞浆蛋白家族,参与对细胞内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识别,作为细胞内受体能识别高度保守的细菌细胞壁成分一肽聚糖,并诱导炎症反应.NOD基因突变是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易感原因,本文对NOD突变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引起。HIV - 1直接感染脑引起神经病理变化导致认知和行为障碍 ,称为艾滋病痴呆症综合症 (HIV - 1-associateddementiacomplex ,HAD)。大量证据显示HIV - 1感染 ,免疫激活MPS分泌一系列神经毒 ,包括来源于HIV - 1感染MPS的因子 (如细胞因子、PAF、兴奋性氨基酸等 )和来源于病毒的因子(gp12 0、tat、nef)等 ,这些毒素被广泛认为是HAD病理发生因子。但有关血小板激活因子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如何通过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的作用而参与HAD… 相似文献
73.
全球疾病防治重点逐渐从传染病转向慢性非传染病 ,其中以糖尿病最为突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 ) ,是以胰岛素作用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 ,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 ,新兴的分子流行病学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流行病学人群调查方法相结合 ,从基因水平阐明NIDDM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而使NIDDM的病因研究深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对目前国内NIDDM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胰岛素受体 (INSR)、已糖激酶Ⅱ (HK2 )、葡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甘氨酸和多粘菌素B在体内对内毒素诱导的家兔急性期反应的影响.方法:复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模型,其中实验组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测量各组的家兔的直肠体温、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预先给予半剂量的甘氨酸/多粘菌素B合剂可以显著抑制内毒素诱导急性期反应,包括对家兔体温、C-反应蛋白以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的抑制(P>0.05),并且其效果与预先给予全剂量多粘菌素B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内毒素性疾病治疗中,选择分别作用于内毒素不同结构部位的两种拮抗剂组成合剂,可以利用某些拮抗剂的不同特点相互取长补短,从多个环节上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减轻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病例讨论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巢凤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3):240-242
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病例讨论,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P53结合位点在 NOD8 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发现人与黑猩猩的 NOD8 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相似位置含有P53结合位点;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含有人 NOD8 基因序列,构建含有/缺失人P53结合位点的 NOD8 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NOD8融合蛋白的质粒p NOD8 (760 bp)-EGFP- NOD8 和mp NOD8 (750 bp)-EGFP- NOD8 ;将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介导瞬时转染HEK293细胞中,并加入不同浓度的P53抑制剂pifithrin alpha(PFT-α)处理HEK293细胞,用RT-PCR和Westren blotting 方法检测NOD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此外,用p NOD8 (760 bp)-EGFP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观察P53是否与 NOD8 启动子结合。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ChIP实验证实P53能与 NOD8 启动子结合。 p NOD8 (760 bp)-EGFP- NOD8 转染组中NOD8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pEGFP-C2转染组(P<0.05),并且NOD8 mRNA 在缺失人P53结合位点的mp NOD8 (750 bp)-EGFP- NOD8 转染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发现加入 PFT-α的p NOD8 (760 bp)-EGFP- NOD8 转染组NOD8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90 μmol/L PFT-α 对NOD8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与mRNA检测结果一致的是p NOD8 (760 bp)-EGFP- NOD8 转染组NOD8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EGFP-C2; 而mp NOD8 (750 bp)-EGFP- NOD8 转染组NOD8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p NOD8 (760 bp)-EGFP- NOD8 转染组和加入 PFT-α的p NOD8 (760 bp)-EGFP- NOD8 转染组(P<0.01)。结论: P53结合位点在 NOD8 基因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P53结合位点与 NOD8 基因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2(RIP2)对人肠细胞清除大肠杆菌的作用。方法: 使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TM介导人 RIP2 基因(pEGFP-C2-PIP2)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以转染空质粒及未转染的SW480细胞株作为对照,应用RT-PCR检测外源性RIP2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RIP2蛋白的表达;并利用大肠杆菌ATCC25922感染转染和未转染的SW480细胞24 h, 用平板培养菌落计数活菌数。应用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作用于3组细胞,计数活菌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转染RIP2组其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1, P<0.05),表明RIP2表达质粒成功转染SW480细胞。转染RIP2细胞能清除胞内大肠杆菌;而阻断p38 MAPK信号通路后,RIP2清除胞内大肠杆菌的作用被阻断。结论: RIP2转染细胞可有效清除胞内大肠杆菌,这种胞内细菌的清除作用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这些结果提示RIP2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寻找与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方法:克隆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ALP3-LRR)结构域的DNA序列并经测序检验。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以NALP3-LRR结构域为诱饵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对人胚肺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经酵母回交实验验证蛋白质在酵母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并对阳性克隆的DNA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一步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NALP3-LRR结构域与阳性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克隆NALP3-LRR结构域的DNA序列并经测序检验正确。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胚肺cDNA文库进行酵母杂交筛选共获得4个阳性克隆。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能与NALP3-LRR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的阳性蛋白是人细胞周期蛋白H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Cal99的ORF1a。结论:NALP3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能与人细胞周期蛋白H和禽冠状病毒蛋白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SH大鼠实验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TC、TG的含量;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IKKβ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检测肝组织IKK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组织病理染色提示大鼠NASH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肝组织TC、TG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C、TG含量及血清TNF-α的含量以综合方高、低剂量组、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疏肝方高剂量组下降显著(P<0.01,P<0.05);IL-1和IL-6含量均以综合方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高组及健脾方高组下调明显(P<0.05),磷酸化IKKβ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健脾方高剂量组及综合方高、低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P<0.05)。结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的显著升高、肝组织IKKβmRNA及其磷酸化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降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抑制IKKβmRNA及蛋白磷酸化可能是疏肝健脾方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对家兔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性发热的影响。方法:侧脑室给药,ST-1型数字温度计测家兔的结肠温度。结果:(1)静脉注射ET,家兔体温呈典型的双相热;若事先侧脑室注射α-MSH拮抗剂,则体温升高更明显,且热程明显延长,6h体温反应指数(TRI6)显著高于NS+ET组(P<0.01)。(2)侧脑室注射TNF-α引起体温明显升高;事先给予α-MSH拮抗剂,则显著增强TNF-α性发热效应(P<0.01)。而α-MSH拮抗剂对正常体温无影响。结论:内源性解热物质α-MSH在限制发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